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语言不仅是一种进行思考的工具,也是一种可以建立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工具。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运用和表现形式体现了该国家或民族人际交往方式的某些特点。本文拟从人称指示词,敬语表现,授受动词及寒暄语的使用等方面来探究日本人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2.
论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语形及品位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日语亦然。本文根据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的通时态和共时态变化的理论,并根据作者在日本多年的感受及实地调查所做的统计结果,对当代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发生的变化从历史的线和共时的点上进行了比较。为什么第二人称代词的变化明显?这一变化从何时又向外何处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拜读贵刊2006年第6期张镇权老师写的<有第二人称写法吗>一文,反复细读全文,笔者观点总与张老师不能苟同,现也想借贵刊一隅,阐述一下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的语言文化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日本社会的"内外文化"。这种"内外文化"最能体现日本人的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和行为模式等。本文通过对日语语言中的人称代词、敬语及授受动词使用过程中包含的「内」「外」文化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内外文化的实质和对语言的影响,并提出日语教学中应不断融入日本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就有关《盐铁论》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进行研究 ,借以管窥从上古到中古过渡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发展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英汉第二人称代词作为语言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既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也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可以显示言语交际双方的身份差距和亲疏有别。运用权势和同等关系原则,对英汉第二人称代词进行研究,发现同等关系对英语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权势原则对汉语影响较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同等关系对汉语的影响力逐步加大。该研究能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授受表达历来是日语教学和学习者的难点,其不同于汉语中的"给"。相比较而言,日语中的授受这一概念,其内涵更加丰富,表达形式及关系更为复杂。本文拟对基础日语教学阶段的授受关系及表达从基本概念、存在的问题等入手,辅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以研究。旨在解决教学及日语学习者面对的问题,提高基础日语教学阶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日语的人称代词在形态、用法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日语里人称代词有谦称和尊称、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等语用上的差别,日常生活口语和正式场合用语有很大区别,其复杂程度要比汉语高得多。作者对关于日语教学中人称代词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阐述了日词词语中的文化内涵。用常见的实例,指出了日、汉词语中文化内涵的差异。说明了区分这种文化内涵的差别,是学好用好日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日语的第二人称代词种类相当丰富,但是在一般的会话中使用频率却相对较低,尤其是带有感情色彩"お前"一词,因听者的接受程度而异,会出现亲近或是失礼的分别,因此使用条件更为局限。文章从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指示性、失礼性方面入手,佐以网络调查数据及文学作品用例,说明"お前"的感情色彩,为读者能恰当使用"お前",避免于交流中产生误会而浅析该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7):9-10
日语中的授受关系是高中阶段的重难点,也是学生高考日语中的频繁失分点。本稿对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授受关系考题进行文本分析,归纳解题关键,并从学生角度探究影响其正确率的要因,借此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人称代词繁复,《孟子》体现了这一特点。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来说明《孟子》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内部诸代词间的关系,同时也对两类代词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授受表达一直是困扰日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习者对视点的制约因素不能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本文分析了在日语授受表达方式教学中引入视点理论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在日语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有“尔、汝、女、而、乃、若、戎、子”等八个。“子”很早就失去了尊称的意味,而具备一般代词的所有特点,是普通代词。方言的影响,加上古代汉语假借字、通假字的活跃,是造成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多至八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反映民族特性、反映语言使用者的生活状态与意识形态,体现着人们对某物、某行为的主观评价和价值取向,是人们内心意识世界的反映.本文从语言文化与日语授受表达、汉日对比二个方面考察日语授受表达存在的意义及其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英汉第二人称代词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相通性和相异性,文章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对比英汉第二人称代词演变中的异同,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异同.  相似文献   

17.
人前不喜自夸,自我突出自我展现,也是日本人的习惯之一,这种习惯在语言上的出现尤其明显。日本人在谈话的过程当中,会有意识地弱化甚至于省略一些有可能凸现自我的人称代词。而对于不得不使用人称代词的地方,日本人则通常会使用群体的立场来代替个人的立场,巧妙地避开突出自我的张扬行为。  相似文献   

18.
交际教学法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是目前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之一,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就交际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如何应用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人称泛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代对象并不稳定,容易引起人称的泛化,主要有单称泛化、对称泛化、任指泛化、虚指泛化四种类型。第二人称代词在句法上与祈使句关系密切,不同人称在构成祈使句的可能性上存在一个明显的层级系统;另外,人称与祈使对象的关系,也是祈使句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