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侧面描写又可称为“间接描写”或“烘托”,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方法。它不是直接表现描写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描写对象。它和正面描写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描绘、刻画描写对象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作家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中学教师经常以现代文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掌握其技巧。其实,文言文刻画人物形象时,这种方法也经常使用,如《史记》中的列传。本文试以《论语·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为例,分析正侧面结合刻画人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写作中侧面描写人物作为正面描写的一种必要补充,既可以打破单一的正面描写造成的单调感而使读者易于接受,又可以为读者的阅读欣赏留下更大的想像空间,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增强读者再创造的积极心理,根据自身的审美取向,去“再创造”出一个自己较满意的人物形象,从而取得正面描写难以取得的某些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我们常用的写作方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恰当的侧面描写,不仅可以丰富人物性格,而且可以深化文章的题,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下面就侧面描写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著名作家茅盾曾说过:"要考虑到读者必有的想象力,在正面描写以外,  相似文献   

6.
李保春 《小读者》2013,(5):39-40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与正面、直接描写相对应,指写入状物时,不从正面入笔,而是从不为人关注的其他面着笔,衬托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常见的侧面描写体现在以物衬物,以物衬人上面。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所写对象的侧面描写,激起读者的想象力,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诗意效果,实现对要表现主体对象的最终突显。侧面描写的极端便是反衬手法的运用,即用相反的事物来表现本要表述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描绘少女美的笔墨五彩斑斓,方式多样:或写其容貌,如“蛾眉杏眼”;或状其形态,如“亭亭玉立”;或用比喻,如“肤若凝脂”;或以夸张,如“沉鱼落雁”……这都是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指作者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的方法。正面描写好处多多,然而用得多了,就容易流于一般化,落入俗套。  相似文献   

8.
9.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杜爱宁 《新课程研究》2009,(11):181-182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邱慧 《现代语文》2010,(3):98-99
<正>《俗世奇人》是我国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冯骥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燕赵故地——天津卫,因此地"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要上层,更在市井民间"[1],令作者生发出"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2]的感叹,遂刻画出了苏七块、泥人张、刷子李、酒婆等性格迥异、举止奇特、身怀绝技的"奇人",集成一书,冠以总名。作品  相似文献   

12.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作者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别人的感官描述出来。这种手法往往是在难于或不适合正面描写时使用。别人的感官,“别人’是指作品中某个人物,以此写彼,以彼写此,而不是作者亲自出面,所以又称为间接描写。  相似文献   

13.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2,(Z2):34-35
主持人龙吟:何谓"对面着笔"?佳妙处何在?当如何赏析?此一讲,揭秘"对面着笔"的奥妙——诗法指津在古典诗词创作中,诗人或抒情主人公("主")在抒发对远方亲友("客")深挚的思念之情时,别出心裁地变换了描写的角度,即不  相似文献   

14.
【术语解析】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比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  相似文献   

15.
<正>以叙述代替描写,忽略细节,欠缺多角度,舍弃描写对象的个性特征,从而使描写的对象平面化、抽象化、平淡化,是中学生写作的一大弊端,也是平时大多数学生作文训练中呈现出的常态。如何矫正这种写作上的偏差?笔者认为,片断式作文训练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切口小,话题集中,可就一种方法开展几次训练,直至熟练;而且篇幅短,学生无  相似文献   

16.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又称间接描写,是指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描写对象的写作方法,是记叙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它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让塑造的对象更加血肉丰满,形象生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出使秦军,通过他人之口来反映烛之武的才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向赵王举荐蔺相如出使秦国,通过他人之口再现蔺相如的气魄。这些都收到了"未见其人,先识其胆,先闻其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仰臣 《辅导员》2009,(18):I0001-I0002
《考试大纲》的“发展等级”在写作“创新”方面提出这样的具体要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之句。以“霜禽偷眼”、“粉蝶断魂”来表现梅花景之美、香之幽。让人不禁心驰神往,拍案叫好。这便是侧面烘托的妙处。侧面烘托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状难写之景,写不尽之意。既可以弥补正面描写的不足,又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内容部分的第二项是“突出中心”。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常在耳畔回响的叮嘱,可同学们的作文还是经常遭遇“中心不突出”的评判,这个写作的“心腹”之病仍然困扰着我们,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作文成绩。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评分设立“发展等级”以来,对于“见解”的要求主要是“新颖”。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好奇心、表现欲强。敢想敢说,思想较少束缚,喜欢标新立异,这就为他们在考场写出新颖见解的作文准备好了充分的主观条件。那么,见解怎样才会“新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