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陈仕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名师讲坛栏目的文章一直最受广大读者期待。客观上讲,当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并不理想。当我读着名师们那些充满智慧的文字时,惊叹之余不禁困惑:这些名师是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编辑部收到越来越多一线教师撰写的关于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的文章。文章中精彩的教学案例、独到的理论思考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时常触动我们,但往往因研究范式和行文格式等原因,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从本期开始,我们增设"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栏目,就是要在保持以往杂志学术风格的同时,为那些精彩的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文章开辟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过的十年,是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起步走向全面应用的风雨十年,也是信息技术开始全面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挑战十年。十年来,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杂志都有比较完整的报道和忠实的记录。十年来,我们始终秉承"专题报道要有深度、有广度、有态度、有温度"的编辑理念,用前瞻性、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引起了教育界的一致关注。如:在苗逢春博士主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自己的地位和生存现状展开的讨论最为激烈;某知名学校校长在浙江现代教育技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信息技术教师,你会下岗吗?》引起了强烈反响;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系胡小勇在《电脑教育报》上撰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三方面谈了信  相似文献   

5.
朱广萍 《中国教师》2011,(12):72-72
<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运用情况,更清楚自己所肩负的育人责任,因而课堂上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那些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希望通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始至今,信息技术教师经过十余年的成长,已成为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有效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以"信息技术教师"为检索词,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1-201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章从发表数量、作者类型、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结合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从专业发展主体、途径和保障三个方面指导今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教育这十年的发展可谓不平凡。十年回望,作为课程的实践者,信息技术一线教师一定有许多值得回顾的故事和值得铭记的瞬间。我们在论坛上发布“十年故事”征集令之后,许多教师积极地将自己那些难忘的经历发了过来。我们从中选择了十个有代表性的故事,并尽量沿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脉络进行编排,呈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领域的真实场景和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8.
工作五年来,面对着一批又一批渴望知识的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在与他们的磨合中一步步地成长着。曾经的我,对信息技术教学充满困惑,对"不听话"学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2003,(7):8-11
与这两年教育信息化的热门相比,信息科技教师远没有人们想像中“幸福”,透视那些教师们的各种心态,我们可以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经过充分酝酿与策划,《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破茧而出,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上,"真是好时机"。在创刊号的《刊首寄语》中,明确了杂志的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清晰地界定了这份杂志的立意、宗旨、内容与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割裂,为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作者尝试在高师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中实施全新的课程设计,将"真实问题"、"可操作的"项目、"大学-中小学合作"的学习环境和"反思性行动"四要素融入课程教学,完成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很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数量少,教研活动一直是薄弱环节。为此,本刊将连续推出话题"聊聊教研的那些事儿",请那些在教研活动中有丰富经验、独特风格和良好成效的区域教研员和教师支招,以帮助更多的教师开  相似文献   

13.
赵健 《教育研究》2021,42(11):151-159
根据"加速批判理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造成教师负担短期减轻、长期增加的必然趋势.这种长期增负的趋势源于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以"学"为中心的技术意向性与教师长久以来被体制形塑的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惯习之间的内在冲突.这种冲突的解决,存在两种潜在可能:教师为教育转型承受更重的工作负担或拒绝运用新技术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因此,遵循"技术—负担—教育转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水平,推动教师专业标准更新,促进教师组织与管理体系变革,是数字时代教师负担治理、也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9,(1):1-1
<正>2008,一个无法用"难忘"和"不平凡"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的年份。年初那场罕见的冰雪,阻碍了列车前进的车轮,但没有隔断人们相互关爱、体恤的温情。当奥运圣火第一次满载着华夏儿女的深情在世界各地翱翔的时候,我们无法容忍破坏圣火传递的种种丑恶行径。汶川大地震让山动,让地摇,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抗震救灾,那些可歌可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作为教学前沿的教师,认识、掌握并创新的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必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仍然是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3月份借杂志在黑龙江省召开工作会议之际,黑龙江省教育信息中心王文波主任介绍本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时说到,在黑龙江省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方面,建议你们到大庆看看,在大庆石油适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的带动下涌现了一批热心教育信息化的行政领导及热爱教育信息技术的老师,而且他们将此项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就这样我们踏上了铁人王进喜奋斗过的这片黑土地、走入了大庆这个先有油田后有市的工业城市,几天的参观,让我们惊叹,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信息中心周爱萍主任(大赛的组织者之一)对去年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大赛的介绍。特此整理,推荐给全国的广大同行,希望能有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读者心声     
在《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相识的两年中,对她的喜爱与依赖在不知不觉中已滋生出来,于是乎每隔一段时间定会拿来一两本坐在书桌前细细地品读。那些"小"、"新"、"精"、"细",融理于行的文章,总能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1983年,英国教育与科学部以及英属威尔士事务部针对当时英国教师素质下降的现状,联合发表了《教学质量》白皮书,并提出了对教师评价进行改革的设想。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有一些学者和中小学校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特级教师杨建云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等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策略。笔者所在学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第1期封底,金边花千把字介绍了一下《江苏教育研究》的主要栏目。那些栏目和想法,是长期探索、积累形成的,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且有些已经成为这本杂志的品牌和标识。另外,我平常很注意观察、琢磨各种各样的杂志,感觉大凡有些底气或大气的杂志,在栏目设置上还真都有些 "以不变应万变"的坚守与自信。所以我们2006年的栏目基本上不变。我这里做的,就是把去年那篇《金  相似文献   

20.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马立会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拟于2007年4月底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为开好本次会议,研讨会承办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浦东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模拟思考。今摘登一部分研究文章,以期与大家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