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之乐     
庄周 《现代语文》2004,(1):18-18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智慧的庄子和聪明的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从容自在地在水中游,这真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否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会知道我不懂得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的确不是你,确实不知道你在…  相似文献   

2.
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① 之上。庄子曰 :“鱼② 出游从容 ,是鱼之业 ③ 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 ④ 不知子矣 ;子固 ⑤ 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⑥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⑦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⑧ 已知吾知之 ⑨ 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注释】①濠梁 :濠水的桥。② (ti偄o)鱼 :白鱼。③业 :快乐。④固 :固然。⑤固 :既然。⑥全 :很明显。⑦请循其本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循 :顺着。⑧既 :就是。⑨知之 :知道鱼儿快乐。秋水@庄子…  相似文献   

3.
生活真幽默     
子非鱼语文老师讲课文,讲到庄子与惠子那篇,读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时,老师说:"惠子应该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这时庄子应该又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知我不知鱼之乐。’……"全体皆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20):184-185
<正>《庄子·秋水》中一同出游的庄子和惠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每看到这句话,我都不禁会想,倘若庄子和惠子都来养鱼的话,一定是庄子的鱼比较快乐。道理很简单,庄子懂得鱼儿只要自由自在生活在水里便会很快乐,而惠子既然会认为身为人的庄子一定无法体会鱼之欢乐,那么想必他自己更加不会懂得鱼儿真正的快乐之源。若将学生看做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收录了两篇<庄子·秋水>中的故事:<惠子相梁>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与惠子就"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进行辩论.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程中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知鱼之乐《庄子·秋水》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漫步,庄子看见水中的鱼从容地游着,便说:鱼儿真快乐啊!惠子便说:先生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便答说:先生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儿的快乐呢?惠子回答说:我  相似文献   

7.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时所喜欢玩味的,我现在借这个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  相似文献   

8.
<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庄子》二则中的一篇小文章,从通常的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朗读、疏通文意、字词探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等。在问题探究上通常看到的如下的问题设计:1.这场辩论的辩题是什么?辩论双方是谁?双方的观点是什么?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里?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  相似文献   

9.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庄子》二则中的一篇小文章,以通常的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朗读、疏通文意、字词探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等。字词、文意是最基本的,这个方面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在问题探究上通常看到的问题设计如下:1.这场辩论的辩题是什么?辩论双方是谁?双方的观点是什么?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里?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 庄子说:"你看这些鱼儿,能够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地游着,这真是鱼的快乐呀。" 惠子却不以为然,反驳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反驳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了;可是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道理全都一样。" 庄子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说明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啊!"  相似文献   

11.
曹楷 《教学随笔》2013,(22):129
庄子惠子对"鱼之乐"的辩论,既是学术争论的话题,更为大众津津乐道。然而对这场辩论谁输谁赢的讨论上,却一直难有定论,本文力图对此问题的核心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正>庄子和惠子是一对“欢喜冤家”,他们之间著名的辩论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有学者说,《庄子》一书中,庄子多因驳难惠子而发感慨,世无惠子,庄子也就失去了相辩之人。后来,庄子路过惠子的坟墓,对随行之人讲,有人鼻端粘上了白灰,薄如蝇翼,请匠石砍去,匠石挥斧,呼呼作响,那人纹丝不动,安然无恙。宋元君想见识一下匠石炉火纯青的技巧,匠石说:“手艺仍在,但是配合的那个人死了,世间再也没有与我如此默契的搭档了。”庄子讲完故事,顿了一下,遥遥向惠子的坟墓拱手行礼,说:“先生啊先生,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与评析     
【翻译】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悠悠自得地游来游去 ,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 !”惠子问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 ?”庄子问 :“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 ;你也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吧 !你说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 ,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评析】这是选自《庄子·秋水》中的一则对话录。庄子 ,名周 ,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4.
知鱼乐     
“这张彩纸,请给我写点什么吧!”“给我写幅匾额吧!”不断有人来求写字。彩纸嘛,写一首自己作的歌也就行了,至于匾额,写什么词儿却大伤脑筋。最近,我常常给写“知鱼乐”三个字交差。于是,必定来问:“是什么意思呀?”这是从《庄子》外篇第十七《秋水》的最后一节里摘出的词句。我不能正确地翻译原文,但是我想,大体上是如下这样的意思:有一次,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河边散步。惠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好发议论的人。两个人来到桥上的时候,庄子说:“鱼悠悠然地在水面游着,这是鱼的快乐啊!”于是惠子立刻反驳:“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  相似文献   

15.
美文采撷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②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③。——《庄子·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④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被葑釉唬骸白臃怯悖仓阒郑俊弊釉唬骸白臃俏遥仓也恢阒郑俊薄蹲印で锼肺粽咦苊挝荩蜩蛉虎藓病W杂魇手居擘撸〔恢芤病6砣虎嗑酰蜣巨救虎嶂芤病2恢苤挝耄挝苡耄俊蹲印て胛锫邸纷⑹停孩佟脖壁ぁ潮焙!"凇才撤芊ⅰ"邸泊固熘啤程毂叽瓜碌脑啤"堋矁?tiáo)…  相似文献   

16.
<正>世俗之人专注实用,唯有闻道之上士,能超越功利,放眼长远。正如禅诗云:“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机敏之人如化龙之鱼跃过三级高浪而飞升,而那些痴愚之人为了寻鱼仍在熬夜舀干塘水。)庄子和惠子抬杠,濠水中的一尾鱼功不可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哲学史上的美谈。勾出两人一番争辩的还有大葫芦。惠子拙于使用大葫芦,在他眼里,葫芦只有实用功能,比如对半劈开,做成瓢,用来饮水。葫芦还可以装药,  相似文献   

17.
本主要从庄子与惠子深层心理上对我,物关系的基本认定,心理状态及心理活动等三方面,探讨了庄子与惠子濠之游中知不知鱼乐的游观感受的差异,由此得出结论,诗性的审美观照是庄子濠上之游所以的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秋水的余响     
庄子与惠施同游于濠水的桥梁之上。庄子说:"这里的鲦鱼上上下下、从容不迫地游着,这里的鱼儿是非常快乐的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从哪里或如何能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从  相似文献   

19.
我醉醉翁亭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你曾说过醉翁亭是遥迢的梦,一觉醒来只是惘然。你曾说过醉翁亭是空蒙的背景,怎么眺望怎么遥远。在梦里,我醉醉翁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迷恋上醉翁亭,尽管我身在醉翁亭千里之外,但我的心与它一直是零距离。  相似文献   

20.
藏舟难固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0,(7):F0003-F0003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庄子·大宗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