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现代湖南人才之盛,始于曾国藩办湘军,继而出现了人才群,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此后,湖南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人才成长进入高峰期。究其原因,湖南人才辈出离不开湖湘文化的哺育。  相似文献   

2.
以"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为主题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2日至15日在武汉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辛亥时期的政治景观、经济状况、社会情态、思想文化嬗变,孙中山及相关人物研究,辛亥革命与国际社会,辛亥记忆史与辛亥学术史七大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市历史学会与《历史教学》杂志联合发起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新学人、新视野、新话语学术征文、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学术征文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太平天国失败的文化因素,比较了洪秀全和曾国藩文化政策的得失,指出太平天国是融汇中西为一体的混合型文化形态,与曾国藩维护的传统文化相对峙,导致了双方的不同结局.  相似文献   

5.
对曾国藩的研究从单一的历史评价,到1995年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到2006年、2009年、2011年召开学术研讨会与举办曾国藩文化旅游节,在促进曾国藩故居富厚堂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曾国藩文献档案是曾国藩研究中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本文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文献档案这一重要信息的传播途径,以及在传播过程中的功能,以资文献档案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与湘中地域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品性的形成与湘军的崛起,离不开湘中这片故土的社会文化风气的熏陶与浸染;曾国藩的思想文化对近现代湘中地区社会文化风气的形成、变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深远,尤其是曾国藩统领的湘军的崛起,更加剧了曾氏对湘中民间乡土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家书》曾对中国近代学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从1879年至1949年的七十年间,《曾国藩家书》(原名《曾文正公家书》)一直是读书人必读的书。毛泽东1917年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家书》包含了仰事父母、下教子弟、治军为政之道等方面的真实思想.而其训导子弟之法尤为学人所仰慕和效法。在《曾国藩家书》中,无论是与祖父、父、叔父书,与弟书,还是与妻、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27日至28日,"留学人员与辛亥革命暨第二届中国留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个世纪以前,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留学生创建了同盟会,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此次会议即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召开。  相似文献   

9.
章开沅  马勇 《云南教育》2011,(20):24-25
【预言】 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有个高级幕僚赵烈文,他的日记现在流传下来,其中披露了一些史料。1860年前后,当时曾国藩谈到太平天国,谈到京师的种种腐败和破败,不免忧心,忧心打败太平军也挽救不了清朝。曾国藩问赵烈文:这个情况今后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赵烈文说,前朝皇帝对国家的恩泽和威望还没有完全消解,大清朝暂时还不能怎样,但50年之内可能会土崩瓦解,事实证明他是个预言家——恰好就是50年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的文化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晚清颓废不振的政局成为曾国藩文化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独特的曾氏家风对曾国藩文化思想的萌芽成型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湖湘文化与同时代的理学复兴成为曾国藩文化思想最终形成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长期来评价不高,甚而被贬低。如有的研究者认为,近代80年的文化历程,经历了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把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包括在维新思潮阶段,没有它的独立地位。有的研究者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忽视了思想文化,其贡献远不如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辛亥革命只是制度层次的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才进而思想文化层次的变革。有的研究者甚至断言,辛亥革命只是打落中国最后一顶皇冠,别的毫无意义。这些论断或多或少存在着片面性,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不是实事求是的。对此,笔者曾撰文阐述自己的一点看法(《辛亥革命与文化》,《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在这篇文章的结语中提到: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新文化曾经发挥了同封建阶级旧文  相似文献   

12.
本刊编辑部 《数学教学》2011,(10):1+27-1,27
辛亥革命100周年了,现代数学教育也走过了100年.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现象”或“曾国藩热”在曾国藩死后时断的续地出现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能不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关于“曾国藩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完整地刻画和还原了曾国藩的人格形象,从超越层面对其人生价值作了高度评价,从而为一切奋斗者进行了肯定性的文化定位;小说全方位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笼罩下的人生状态,为我们提供了对传统文化更为客观地观照的思路;小说在艺术上超越文艺美学范畴,具有文史哲相结合的特色,不同于当代正规的文学理论预定的文学作品模式。但小说存在全盘认同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偏失。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现象”或“曾国藩热”在曾国藩死后时断时续地出现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能不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关于“曾国藩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6.
图览世界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开放,6000文物展示百年巨变 100年前,辛亥革命先驱向封建统治阶级打响第一枪。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广州拥有大量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遗迹。100年后,广州投资2.26亿元兴建辛亥革命纪念馆.意图挖掘广州市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城市内涵.擦亮广州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独特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渊源于传统文化与家训祖规;西方文化与湖湘文化;师友砥砺与丰富阅历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耕读文化思想是曾国藩家族经营的基本文化理念。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湖湘地域文化和曾氏家族文化传统是曾国藩耕读文化的思想渊源。曾国藩耕读文化思想对曾氏家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当今中国家庭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曾国藩》这部历史小说力求恢复曾国藩的本来历史面目,纠正以往的漫画成份。本文从曾国藩的文化性格,政治生涯,识人用人等几个方面分析他,意在说明曾国藩乃是个人与时 代错位的悲剧性人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曾国藩的洋务观和洋务活动、曾国藩经济思想的近代化成份、曾国藩外交思想的近代化成份及曾国藩教育思想的近代化成份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曾国藩晚年对近代西方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