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继汉乐府之后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府诗(包括民歌)既因乐府而得名,就必然与音乐机构、乐官制度密切相关。梳理魏晋南北朝主要朝代乐府官署的设置情况和分析乐府文学发展趋势后可以发现:完备齐全的乐府机构是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乐府歌诗的发展趋势也会影响魏晋南北朝乐府官署的设置,甚至改变乐府机构的格局;乐府机构是实现乐府歌诗雅俗交融的催化剂;乐府机构是促进南北朝乐府文学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清人朱乾所编的《乐府正义》是一部对乐府诗作品进行集释、点评的选集。此书见解精要,评点得当,为明清乐府评点之佳作。朱乾对于乐府诗已经有了初步的音乐与文本二重性认识,既承认声音的重要作用,又驳斥郑樵“重声不重义”,主张“正声易,虽亡而今日之声犹在,有律可凭。正义难,虽存却难求作者之志,无辙可守。”  相似文献   

3.
在元代,"乐府"的概念专指散曲,作为文人所作散曲的雅称。但"乐府"不等于散曲,而是指具有同一体裁特征的文学样式。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曲评中指出了"乐府"与"传奇"、"俚歌"的区别,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乐府是创始于秦,重建于汉初的音乐机构。汉武帝重视并大力提倡郊祀乐、房中乐,各种民间风俗音乐等。乐府音乐更多的还是采集的各地民歌。乐府收集的民歌,大致北起匈奴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南到长江以南;西起西域各地,东达黄河之滨,所包括的地区十分广阔。乐府的撤销是在公元前6年。汉初乐府的设置和汉武帝的改组,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追溯歌词发展历史,以为自唐至北宋“涵养百馀年”,均呈“乐府声诗并著”局面。她批评“宋子京兄弟”,“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考宋祁创作,有声诗,亦有“乐府”。宋祁是仁宗朝雅乐建设的骨干,他“乐府声诗并著”的创作,正是宋初礼乐文化建设中“士大夫之词”创作的典型表现,也反映出“旧声”、“新声”竞相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春泉居士王言所撰《雍熙乐府序》,是判断《雍熙乐府》版本的重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前学者未能充分重视此篇序文的作者,致有讹误。今考证得:王言,字君实,号春泉居士,浙江处州府云和县(今浙江丽水市云和县)人,活跃于正德、嘉靖年间,雅好文艺,与当时贵胄名士多有交游,现存曲作三首。据王言的交游资料可知,其官职为锦衣卫千户,惜明代《武职选簿》残缺,不足征信,未能揭橥其任职经历。今之钩沉考证,可兹匡补《全明散曲》《明清戏曲序跋纂笺》之失。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少数民族乐器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并特色鲜明,是广西优秀文化宝贵遗产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七玄乐府是桂林旅游学院的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示基地。本文通过分析七玄乐府对广西少数民族乐器开发运用的历史,来窥探广西民族乐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在七玄乐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地阐明了执政党建设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地阐明了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文化的发展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地阐明了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明代散曲家王磐善于捕捉生活细节,从小处落笔,作品带有豁然旷达的感染力;其写景之作角度新奇,意象组合得当,色彩搭配巧妙;用典、拟人手法的运用也颇为用心。较之《萧爽斋乐府》,王磐俳谐之作的思想价值远高于金銮之作,时代性与进步性也展现得更为鲜明。王骥德在《曲律》里对《西楼乐府》也给予较高认可。  相似文献   

10.
从现存4首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作可知,两人交游颇为密切,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孟浩然、李白都是盛唐复古诗学的代表人物。“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是孟浩然复古诗学的总纲领,他标举“风雅”“六义”以革除齐梁的颓靡文风,继承了陈子昂等人关于比兴寄托的思想。在创作上,他强调伫兴而作,追求一种以“清”为突出特点的风格。孟浩然在创作实践上以五言为主,前人称其“大得建安之体”,突出表现为五律一体中“以古运律”的创作特点。无论在复古诗学观念,还是重五言轻七言,以及在五律一体中表现突出的“以古运律”的创作实践,孟浩然和李白都堪称同调。  相似文献   

11.
一在刘勰之前,用以标示文学艺术创作思维活动的“神思”这一概念,早已产生且为人们所习用。但“神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前人则很少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研究的是刘勰。刘勰用来说明“神思”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形神理论。大家知道,形神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先秦开始,历两汉魏晋直至齐梁,中国思想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极其复杂而激烈的研讨辩论和斗争。从研讨的范围来看,涉及哲学、宗教、  相似文献   

12.
“八体”是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少学者认为刘勰对“八体”持有不同的褒贬态度,其中,有关“远奥”“繁缛”“新奇”“轻靡”四体的褒贬倾向尚存在争议。结合刘勰在《体性》篇及全书其余篇章的相关论述,可知刘勰对“新奇”“轻靡”二体实有贬义,对“远奥”“繁缛”则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13.
萨义德认为追求普世价值,代表弱者对抗权威,保持业余性与流亡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才是知识分子的本色。他的知识分子理论对后世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王莽改制的背景和目的出发,对王莽的王田制性质进行了分析,肯定了王田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并从土地遗留基础、政治基础、王莽主观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刘勰《文心雕龙》中"乐府"一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乐府"这一诗体的论文.作者从儒家的乐教观出发,从声、辞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南朝宋以前的乐府音乐.对秦、汉、魏、晋的乐章包括庙堂仪式音乐及采自民间的乐曲和歌诗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些批评虽然过于严苛,但其研究乐府的开山之功还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6.
17.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改革的进程中,新的课程体系决定了教师的课程观念意识必须更新,从而决定了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将随之变化,唯其如此,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而基础教育也必须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昉作为宋初"白体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典型的"白体诗"特点:诗人心态上,居事常简,闲适清静;诗歌形式上,多属对工巧、"吟玩性情"的唱和之作,并以五言、七言律诗为主;语言风格上,闲适散淡、平夷雅正。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抛起了一股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的封建复古思潮,这股思潮在历史学界的突出反映,第一,代表封建史学观点方法的著作大量被编纂、出版;第二,部分史学家开始走向落后,甚至成了这股复古思潮的马前卒,这种局面严重窒息了近代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本山喜剧小品以其特有的语言魅力倍受观众青睐。赵氏小品贯穿于始终的"俗"是其特立独行的灵魂,也是广受欢迎和饱受非议的方面。研究赵本山小品语言中的俗雅文化,结合作品分析赵本山如何完成"以俗为主,雅俗结合"的语言风格,可以发现其雅俗文化重点表现在质俗、超俗、非俗、雅俗等四个方面。这种"俗"的现象不但是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更是赵本山小品源自生活,服务生活的本质表现。赵本山让雅的艺术"还俗",让高雅扎根土地、紧系群众,架起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欢乐共鸣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