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曾国藩以“静”治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国藩以"静"治军的思想主要来自于黄老道家,表现在守营以静、以壕为兵和攻城以静、围城打援两方面,充分体现出以道补儒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道家思想的经世价值,以及对于中国传统士大夫成就事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于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小地主家庭,他踏入仕途后,可谓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官至大学士.从此,汉族官僚的势力不断壮大,导致清朝的政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曾国藩是靠什么起家的呢?那就是他所创办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为清政府立有奇功.湘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我在这里谈谈曾国藩的治军之道.  相似文献   

3.
被古代兵学家们称为"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的"奇正"理论,其思想渊源于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思想;春秋时期"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的战争实践,是孙武"奇正"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一线部队与预备队的编组配置,是"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古典兵学"组合求胜"战略思维模式的思维范式;"奇正互变、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造成的"以碫投卵"的战略态势,才是"以正合,以奇胜"的"奇正"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作为近代思想史、学术史研究无法避开的人物,一生笃信理学,被学界称为晚清理学巨擘。他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既承袭前贤,又不乏己见,诸如天意难测、天人征应、代天主张、无故怨天、天罚昭昭、顺天为贵等认识的最终形成,无一不是本人践行理学、体躬心悟所得,尤其是批判常理测天的核心态度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滨州学院学报》2019,(5):18-24
中国兵学在近代经历了从中心逐步退隐的过程,但仍有部分的支流表现出了自省和奋进的态势。以奇正思想在哲学和实践两个方向上的发展轨迹为基础,对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关于奇正思想的认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反省中国兵学体系的不足,吸收西方军事理论的精华,从而创造出衔接中西兵学的缓冲平台,让兵学重新回归战场。这对兵学是深化,是一种反动,也是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一直为人称颂。他的千封家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家教思想。  相似文献   

7.
尽管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庄子》呈现出了不同之相状,但主流观念仍认为《庄子》乃为《老子》思想的承继与发展,即属于道家学派.可在晚明高僧觉浪道盛看来,《庄子》实为托老聃之名,行“尧孔之实”,为“儒宗教外别传”.通过对《庄子》“托孤说”的挖掘与解读,道盛不仅化解了《庄子》与儒学、佛教的长久冲突,而且还起到了保存儒、释、道圣贤真精神之价值,并在晚明特定时期起到了“以庄救世”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使人立志,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使人有长远的发展,读书应有所选择,经书史书为首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籍也应涉及,读书时应潜心,循序渐进,切忌懒惰,浮躁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孝致祥”是曾国藩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强调事亲以孝、祭祖以孝、健身以孝、兄弟孝悌、移孝作忠。他认为凡人只须具孝于心,谋事则无不祥瑞。  相似文献   

10.
特殊的社会环境、复杂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曾国藩多重矛盾的道德人格:即崇尚道德,却更注重经济;恪守传统,更主张变革;主张暴力,又追求仁爱。  相似文献   

11.
在曾国藩的思想中具有较丰富的廉政思想,他的成功与其廉政分不开。曾国藩的廉政思想来自于历史文化的浸染,来自于其处世从政经历的总结,对当今反腐倡廉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起于桑陌 ,一生事功、学问名噪天下。虽拜相封侯 ,官至一品 ,但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子之道 :读书之道 ;修身之道 ;勤俭之道 ;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军事统帅。后世对其军事思想的研究多着眼于其建军治军思想,对其指挥作战的理论和实践极少涉及。本文从以上制下、居高控远的战略决策,以活济呆、稳慎徐图的战役指挥,以主待客、奇正结合的战术原则,以水辅陆、呼吸相顾的协同思想四个方面,对曾国藩的军事指挥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品格。他强调治学要甄别书中真伪,不可盲从书籍;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研读内容,有所区别,讲求方法;要与社会现实政治相联系,经世致用。探寻曾国藩实事求是的治学品格,于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恕致祥”是曾国藩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一维。本文从六个方面剖析了“恕致祥”的具体内容及其得失。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对子弟有独特的教育。他成功的教育经验主要有:教育子弟时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育子弟要认真读书,不求做官发财,只求明理;教给子弟学习的方法:有志、有识、有恒。这些对今天的家庭教育都有一定的启益。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首倡“商战”,后发展成中国近代中叶的经济纲领,其时代内涵包括正确处理“商战”与“耕战”、“商战”与“兵战”、“商战”与“学战”三大关系,既标志着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已接近到本质的层面,又标志着中国人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思路已基本弄清。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终生注重家庭教育。他要曾家子弟在修“心”、修“身”、修“行”上砥砺磨炼,以成“贤人”,达“家道长久”之目的。曾国藩带有浓厚封建宗法意识的家教思想在今天已不完全适用,但其表现出的优良民族文化传统仍具强大之生命力,当为今人所借镜。  相似文献   

19.
"学"与"术"兼备是曾国藩的重要特点。曾国藩的学问是以通识之学和躬行实践为特征的"士大夫之学"。曾国藩既能"躬行践履",又能"涵养本原",做到了本末兼修,体用兼备,在"学"——"术"——事业的模式下,以"诚"为"术"之本,以醇正之学,化成其贞正之术,终以成就其事业、事功。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晚清官场派别林立,步步惊心。然而曾国藩、李鸿章却被同时誉为晚晴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为三朝重臣,李鸿章也官居极品,显然都得益于他们的为官之道。二人虽为师承关系,但细细比较,二人在为官背景、为官德性、用人识人、功过是非方面皆有不同。透视分析二人的为官之道,不仅使人深谙官场的风云变化,还可以警醒世人评价历史人物应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