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几年,民生新闻栏目凭借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贴近民情”、“反映民意”等理念,吸引了大批的受众,一举成为电视节目新的收视增长点、电视新闻的创新模式、以及媒体竞争的利器。但在民生新闻大张旗鼓,方兴未艾的时候,一股暗流也在悄悄的涌动着,很多民生新闻栏目正面临或者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古语云:“变则通,通则久。”民生新闻要想持续“增长点”必须有所变化。现在,民生新闻栏目或多或少存在着栏目多样性丧失,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对“民生内容”理解,只停留在过分关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层面,或是单纯满足百姓知情权的…  相似文献   

2.
王瑶 《记者摇篮》2009,(6):61-61
目前,全国各地“民生新闻”如星火燎原,方兴未艾。特别是一些地方电视媒体开办的“民生新闻”节目已成为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地方台“民生新闻”中开始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是“触及平民之事,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背离了新闻服务受众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周小华 《视听界》2009,(3):102-103
在当今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遍地开花的状况下,为百姓“传民情,达民意”的功能模式逐渐成为一个常态的节目理念,在电视里看到“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已经是稀松平常的受众体验。在同固有的节目形态、类型对垒碰撞后,民生新闻栏目虽然繁荣昌盛、风光仍然,但这只是表面,实际上,多数栏目并未得其真谛,仅停留在对名牌栏目形式上机械模仿的水平。比如学着在每条新闻后面作些言辞过激的评论,或把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理解为鸡毛蒜皮的报道……报道题材过于狭窄、重复,  相似文献   

4.
望诊电视民生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前  陈枕 《视听界》2004,(6):30-32
发端于南京地区并很快在全国各地浪潮汹涌的电视民生新闻,引起了电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做好民生新闻,办好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媒体贴近受众、赢得市场的一个重量级武器。但是,无论是在学界还是业界,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认识还存在着某些分歧和不少误区,尤其是业界,在具体的实务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在民生新闻热浪滚滚的当下,我们似乎更需要冷静、仔细地考量和审视这一被誉为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第三次革命”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5.
陆辉 《新闻通讯》2009,(8):32-33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民生新闻成了众多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报道的一大热点,成为媒体间竞争制胜、吸引受众的法宝。从深层意义上讲,重视民生新闻的报道,体现了媒体的民本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被业界喻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它一改此前电视节目的形态,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平凡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但是民生新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发展瓶颈渐现,如内容同质性、报道琐碎性、新闻平庸化等,观众也出现了审美疲劳,其收视率也由初创期的一路高歌猛进,变为后期的萎靡不振。民生新闻如何平稳度过审美疲劳期,持续吸引受众的眼球呢?笔者认为加强新闻策划,提升民生新闻品质,是提高民生新闻持续传播力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当下,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已经成为受众的习惯,这也给地市报发展带来了挑战。地市报继续报道受众第一时间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的新闻不可缺少,但受众更愿意知晓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故事。因此,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报道,以“深度”提升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不失为地市报应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挑战、发挥优势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的网络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亮 《网络传播》2006,(12):42-43
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民生新闻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特别在实践领域,从广播电视媒体到平面媒体,民生节目专版遍地开花,从关注百姓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到引导社会公共生活,其跨媒体的普适性、新闻内核的贴近性、受众话语权的扩张性,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李琳 《声屏世界》2016,(1):43-43
“假日印记”、会议报道、成就新闻、农牧业生产的“四季歌”以及涉及民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老话题,是许多记者感到纠结的选题,一不小心就会“似曾相识”或“早已相知”,受众失去新鲜感,新闻即成旧闻。如何才能把老话题说新,使之成为新闻精品,报道角度须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部署的“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三个方面,这为藏区发展报道指明了具体方向,即以经济发展报道、社会发展报道为抓手,推动藏区的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进而促进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本文主要探讨藏区社会发展报道的基本对策.大民生新闻社会发展报道要立足民生.藏区的民生报道可概括为两个视角,一是从下往上看,要关注受众利益,满足受众需求;一是从上往下看,要主动设置议题,让新闻超越记录历史的功能,直接推进现实.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小易 《视听界》2007,(5):12-15
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地方新闻异军突起,为地方电视台新闻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子。这种后来被学者们命名为“民生新闻”的新闻形态,与当时占据主流电视媒体主流地位的“联播体”新闻相比,无论在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还是在报道风格以及受众构成上,都大异其趣。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其产生、发展的意义毋庸质疑。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里,民生类电视新闻方兴未艾,已成为一些地方电视媒体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但是正由于“民生新闻”的蓬勃兴起,泥沙俱下的现象也随之而来,出现了“不屑触及平民之事,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观照,背离了新闻服务受众的基本规律”:还有的“将对平常事的关心夸大为‘民生关注’”,忘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责任和媒体的人文关注,导致民生新闻走进“庸俗新闻”、“市井新闻”的陷阱。为避免民生新闻落入恶俗的圈套,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地方民生新闻的报道中,报道方式落后,报道内容与受众的贴近性不够,地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不高等,都影响着地方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地方民生新闻在报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优化报道方式,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全面拉近民生新闻与受众的距离,综合性地提升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都市报的新闻题材多种多样,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看,“民生新闻”是所有媒体争相拓展和挖掘的重点。做好“民生新闻”,其实就是从“百姓关注”的角度出发,对新闻题材、报道角度和方式进行选择、策划,以期形成一定的媒体风格,争取受众认可。  相似文献   

15.
刘盈盈 《视听界》2010,(1):106-107
云南都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自2004年开播以来,市场占有率持续走高,建立了稳定的观众群,成为昆明本土民生新闻栏目中的收视冠军。《都市条形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但价值取向有时会出现偏差,如为争取受众,以各种形式满足一些受众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或自恃为公众“仗义执言”,过多报道社会阴暗面。  相似文献   

16.
王翀  孙娜 《大观周刊》2012,(47):50-50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一开始那种“收视飘红、所向披靡”的凌厉攻势已经在观众的集体“审美疲劳”中败下阵来:那些“一地鸡毛式”的琐碎选题已经无法满足自媒体时代观众对信息“知其所以然”的深度渴望;而一些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的内容更是在短时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消减着新闻媒体的公正严肃性。可以说,民生新闻已经走到了一个必须升级换代、沉下去出思想的境地中。不改,前面死路一条;惟有改,才能在电视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格局下打开一条通道,让有着广泛受众基础的民生新闻快车驶向更有希望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成为我国传媒界大力推进的传播新潮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理论热点。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自2004年到2007年10月,各种刊物发表关于民生新闻的研讨文章已近400篇。“民生新闻”不仅仅概括了媒介对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还体现了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出发点。更蕴含了媒介对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从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看,它“反映民众生活,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主价值取向等内涵。”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民众呼声的反映,促进了市民对自身权益、公众利益的关注,构建了大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信息的平台,协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样式,与其他新闻一样,也是记者将收录到的事实通过新闻媒介传达给新闻受众的新闻作品,只是人们的关注点主要是放在“民生”二字上。但是,由于一味追求收视率、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道德缺乏等原因,民生新闻的“民生”在现实生活中被曲解和误读了。  相似文献   

18.
湖州晚报细化民生新闻,增加社区新闻版,呈现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受众成为新闻主角的“圆桌对话”方式,受到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欢迎。两年多来,湖州晚报社区新闻版记者真正“下沉”到基层,挖掘了一批湮没在寻常百姓家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是与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电视改革相伴生的一种形式。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电视民生新闻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即从传者立场转变为受众立场,“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的意志而转移,完整表达受众意图及其生存状态和提高受众素质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①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的态势来。  相似文献   

20.
地方民生新闻,在中国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由最初的让受众耳目一新,到今天的日渐式微,悉数其中原由,这与民生新闻选题内容的琐碎化、同质化、表象化、一般化有直接关系。民生新闻要想创新和突破,留住一批忠实观众,首先就要从选题和策划入手。在前期谋划中,对民生新闻的内容和报道方式进行筛选和研究,创作出能被受众接受并对受众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