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书大内容     
现在都说孩子的书太少,也许是“大手笔”嫌少儿读物“小”而不愿意写,而“小手笔”偏又写不好。实际上,在很多时代,很多国度里,给孩子们写书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恰恰是资力和能力的象征。孩子的书是小,但小书可能比大书更难写,所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不是“随便”和“敷衍”的代名词。尤其是历史书籍,如果没有对历史的深刻把握,又怎么能将枯燥的历  相似文献   

2.
必须承认,出版社确实出了一些好书,出了之后读者没有买到、读到是可惜的。遗憾的是这样的书颇少,有时近于左找右找都难于发现。偏偏书店里、书摊上、杂志社的经销处里到处可见,磕头碰撞,躲都躲不掉。真的翻开一本看看,又觉得这样的书没有白纸可爱(不包括添加了各种古怪颜色的纸)。老实说吧,有些书是在我读了之后才产生讨厌之意的,而有的是则是在我未读之前就已经讨厌。这样的书,一般有六种:一是连藤的书;二是鸣锣的书;三是硬挤的书;四是揩油的书;五是逗孩子傻笑而意在掏孩子腰包的书;六是雇吹鼓手叫卖的书。  相似文献   

3.
一个孩子最幸运和最幸福的是,能遇上一本好书……一般的家长常常被图书的外表所迷惑,较少细致地分析出内容的优劣,更容易忽略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去选一种适合孩子的书,最好能选到随着孩子成长而在不断成长着的书。  相似文献   

4.
《好大声的书》是一本为孩子也为成人创作的图画书。这本书捕捉、记录下一些声音,一些会在孩子耳边响起、会让他们心里听到的,好大的声音。好大的声音在这本书中,具体而真切,新奇而独特,结合着孩子的生活和趣味,关联着孩子的情感与情绪,流露着孩子的心声。我们打开书,打开感官的同时还要打开与孩子沟通的心灵之门,这样我们才能听懂那些特别的声音,并真正俯下身子和他们一同用心倾听。《好大声的书》对儿童读者而言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围绕主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童书出版的内容严重错位,编辑不是为孩子而出书,是在为经济效益出书,根本不管孩子们想看什么书。这种片面追求市场反应的现象其实正是目前中国童书出版的真实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施铮 《出版参考》2015,(Z1):49-50
少儿图书市场唱主角的永远是两类书:家长们希望孩子读的书和孩子们自己抢着看的书。前一类趋于理性,主要以传授知识为己任,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式应试教育体制的产物。后一类偏重自由想象,充分体现少儿读者主体性的阅读兴趣,一定程度上是包括家长在内的教育者顺应孩子的阅读心理并与之妥协的产物。这两大类读物在少儿图书市场上形成相互博弈、既争夺地盘又共生共长的依存关系。策划缘起从教育的角度看,在今日中国,针对孩子  相似文献   

7.
一位父亲对15岁儿子的长篇独白,提出如何能过上好生活的建议——看似老生常谈,却又别有深意,并会时不时打动人心。这是一本可以对孩子成长持续起作用的书,一本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共同分享的书,一本所有的孩子、父母、学生、老师都应一读的书。本文摘自该书序言,标题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8.
想为孩子准备一切,怕能力不足;什么都不做,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旦孩子跟上步伐,还会希望孩子跑得更快更好。这是很多妈妈的普遍心理。有些妈妈虽然很努力地对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可事后才发现遗漏了那个时期某个最需要的部分,等孩子长大后追悔莫及。做好不早不晚的适期教育,怎么找那个基准呢?"为什么家庭教育指导书总是重复同一句话呢?"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妈妈们要做很多独立决策,却又时常拿不准于是只好求助于书本,但很多书只是忠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本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一到单位,收到这样一本书,书名是《我的眼睛一睁开》,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23,(3):124-125
<正>本书作者从生命、人性、物性、心性、慧性、危机以及意义七个方面展开介绍,尽量以读者更好理解的方式一一阐述和分享。七个章节也是七堂课,引导读者与孩子互为老师,相互学习,内容关乎心理,又不只心理。作者认为缺少了生命教育,其他教育都只是无根浮萍,无论堆砌多少知识和财富也无法给孩子一个身心安定的人生,而安定比幸福更能带给人们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这里讨论的这些书你可能要花50年才能读完,当然读者可以用少得多的时间去完成,重点是它们将会成为整个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书碰巧比最新的畅销书更具娱乐性,但是在娱乐的层面阅读并不是从中获益的最好方式。它们能提供更为广大的东西,类似爱情、婚姻、抚养孩子、创业和成家所能带来的东西。这些书能带来丰富的体验,成为内在成长之源,所以我们才说"一生"的读书计划。这些书是一生的伴侣,一旦成为你的一部分,就将在一生的时间里影响你、帮助你、伴随你。这些书应该细细品读,就像结交朋友不能匆忙行事。这份书目不能读完了事,而应是相伴一生的宝库。我们的目的非常简单。《一生的读  相似文献   

12.
近日,“孩子他娘”(网名)因为“100万淘宝败家史”在互联网世界引来众多关注,成为近期蹿红网络的又一位网络红人。“孩子他娘”的新书《Happy女人Happy购》又被多家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列入推荐书目,书中内容受到众多网友热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市场上的教子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但大都是单方面的说教式。教育父母的一套,教育孩子的又一套,这样导致父母孩子无从下手,不但没有取得双方互助成长的效果,反而使得双方关系更加僵化。针对这种情况, 中央编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和谐教子”丛书,包括《决定孩子前途的45个细节》、《决定孩子前途的11种能力》等书  相似文献   

14.
施铮 《出版参考》2015,(4):49-50
少儿图书市场唱主角的永远是两类书:家长们希望孩子读的书和孩子们自己抢着看的书.前一类趋于理性,主要以传授知识为己任,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式应试教育体制的产物.后一类偏重自由想象,充分体现少儿读者主体性的阅读兴趣,一定程度上是包括家长在内的教育者顺应孩子的阅读心理并与之妥协的产物.这两大类读物在少儿图书市场上形成相互博弈、既争夺地盘又共生共长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5.
苹果乔布斯和脸书的扎克伯格,进了名校大学又如何,念着无聊就休学,不休学还未必闯得出事业一片天。换到中国大陆或台湾,孩子进了名校还休学,不是又要哭天抢地?  相似文献   

16.
1.父母可以给孩子赠送生日礼物以表示祝贺。礼物不要太贵,根据孩子年龄,选择那些既符合孩子兴趣爱好,又对孩子智力开发有一定意义的物品。如三至四岁可赠送各种玩具。五至六岁时,可赠送文具(笔、书等)、棋类、积木等。  相似文献   

17.
亲历美国社区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女儿读着一本叫<诚实>的书,书中问道:"你今天诚实吗?"五岁的女儿赶紧点点头,但又马上正经地说:"只有一件不诚实的事,现在我正想告诉你呢.就是我白天跟你说,我的嘴是我吃雪饼扎的.其实不是.是我咬钱罐小兔兔的耳朵扎的."啊!一本书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让孩子马上说实话.我千辛万苦,从小教她要做诚实的孩子,从"诚实找釜头"到"牧羊少年",以为她可以是一个至少不说谎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的藏书(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9期)盛曙丽我们读中学的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又“藏”着一些什么书?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和谁对话?是席绢,还是金庸?是曹雪芹,还是德莱塞?是文化精品,还是地摊杂货?他们与书做了怎样的“朋友”?是“拿来主义”,还是“照盘...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本由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4个孩子写的,关于孩子、送给孩子的书。打开书,小读者能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人文地理,还能建立起对不同文明的清晰认识,感受多元文化,培养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20.
据《生活报》报道,时下的图书市场都把儿童读物制作成沉重的“礼品”,成套出笼。包装弄得太精制,内容塞得太满,价格又偏高。一套书的价格,常常抵得上救助一个失学儿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费。这些书并没有真正把立足点放在儿童读书习惯的培养和相关的服务意识上,而看中了独生子女这个“商业”题材。 儿童对图书的形式没有自觉的要求,所以儿童图书应当更多地在内容上贴近孩子,而不是让他们手捧“精品”,产生物质消费形式上的优越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