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正刚 《大观周刊》2012,(52):322-323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严显忠 《大观周刊》2012,(13):155-155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对待,上好每堂思品课。笔者通过多年的思品教学经验,浅议了一些上好思品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付晓娜 《大观周刊》2011,(50):116-116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我认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应该在教学中、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既是思品课的教学目标,也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李会富 《大观周刊》2012,(30):289-289
学生从上学到长大成人,思想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做好这一过程的教育呢,关键是小学的思想的教育,就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而言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种心理,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过程。可是,通过深入课堂调查了解发现,目前本地区思品课仍存在着教学目标智育化,教学过程集权化,品德评价“简单化”的现象,思品课老师没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网络、能力结构和方法体系,上课时忽视了品德的形成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只重讲授不重内化,只重形式,不重实效,重教师,不重学生。  相似文献   

5.
刘显海 《大观周刊》2011,(19):243-243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6.
吴敏 《大观周刊》2011,(38):125-125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其方式方法有很多.但切合实际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就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实效。因此,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徐从国 《大观周刊》2011,(18):138-138
目前初中思品课存在看似热闹,但收获甚微的现象,所以追求“低碳而经济”的思品课堂显得尤为重要。为达到这一目的,要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手段选择等方面多管其下,这样才能使思品课有效、凝重、简明而富有灵气。  相似文献   

8.
周顺莲 《大观周刊》2011,(38):165-165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各学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教材到教法,对我们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而言都是新的。每堂课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认真讲授相关知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甚至有几次发现有学生看其他书籍的情况。我认识到学生不喜欢思品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王淑玲 《大观周刊》2011,(51):210-210
关于今天的政治教学,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研究生进行文明宿舍教育……形容文化水平越高.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等水平越低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及政治课教学效果的讽刺。  相似文献   

10.
张玉芬 《大观周刊》2011,(28):106-106,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思品课程的改革。思品课教师在教学方式和策略上得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从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挖掘教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王诚 《大观周刊》2012,(20):263-263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我们除了要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外,还要借用班会、团队课、读报、观看电影、开展活动等.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周顺莲 《大观周刊》2012,(30):288-288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品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丢掉枯燥、乏味、说教式,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结合思品教研活动以及自身的教学实际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吴立红 《大观周刊》2012,(50):221-221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为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思品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芦湘洲 《大观周刊》2012,(51):248-248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下面笔者试图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焦宝龙 《大观周刊》2012,(28):208-208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下面笔者试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张树军 《大观周刊》2010,(37):96-96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下面笔者试图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穆江艳 《大观周刊》2012,(52):130-131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基础.也就是要钛真了解小学生表现创新思难能力的行为特征,思堆能力是人类所具有丰富的潜能。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各个领域拓宽,延伸,开拓学习资源,使小学生的创新思堆得到发展。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柱心,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由之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努力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18.
耿玉坤 《大观周刊》2013,(6):250-250
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实际教学中思品教师赢充分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德育教育。将教材的德育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的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均 《大观周刊》2012,(39):144-144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实现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从而搞好思品课堂教学,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韦泽剑 《大观周刊》2013,(12):259-260
思想品德课不是无足轻重的课,它关系着学生心灵是否健康成长,因而,要引起各阶层人士足够的重视。小学生有强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环境好奇、敏感、喜欢模仿,但真伪判断能力差,对某事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一些盲目模仿的现象。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显的尤为重要。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中如何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显的非常重要,联系本人多年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中谈几点看法及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