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哲学家海耶克说过:一切的善意,铺成了通往地狱的路。祥林嫂的死因是《祝福》教学永远值得探究的话题,学生也很愿意对此进行讨论,我觉得柳妈对祥林嫂的死实在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柳妈普遍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她对祥林嫂讲的地狱的故事让祥林嫂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但柳妈除了散播祥林嫂的疤痕故事外,又有哪一点是可恶的呢?柳妈实在是鲁镇上唯一一个同情祥林嫂的贫苦民众。  相似文献   

2.
在《祝福》中,柳妈是一个次要人物,对这一人物,《语文教学用书》上是这么说的:“柳妈还一脸‘诡秘’拿地狱来吓唬祥林嫂,直到祥林嫂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来’,也许像那些‘老女人’一样,  相似文献   

3.
姜燕杰 《现代语文》2014,(10):50-52
多年教学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讲到祥林嫂,总是为她同情,她那临死之前的悲绝形象深深地印在笔者的脑海里,对她周围的鲁四老爷、祥林嫂、“我”、四婶这几个重点人物痛做批判,深入剖析。但总觉得有不过瘾之处,现在仔细想想,还有一个人不可不做痛批,那就是柳妈。笔者一直没有把柳妈这个人拉出来重点作一番分析,现在觉得柳妈这个人物不做分析不行,虽然她是一个小人物,但她对祥林嫂的死负有不可小觑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小说《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的必修教材都有选入。鉴赏小说,一定要鉴赏小说中的人物,《祝福》里的人物,被关注的有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乃至“我”,至于那群没有名姓的鲁镇上的民众,常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5.
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柳妈应该说是一个小人物,但正是这个小人物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柳妈是一个“吃素戒杀”的人,从她的政治、经济地位来说,她与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也是个被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物;但由于封建伦理观念、迷信观念的毒害,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却又不自觉地扮演着“帮凶”的角色,不自觉地一步步逼着祥林嫂往死路上走。因此柳妈既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更是一个可恶、可恨的人物。柳妈于祝福时到鲁四叔家,她也是前来帮工的,她的到来原本对于祥林嫂就是一种威胁和伤害。往日的祝…  相似文献   

6.
周冰清 《现代语文》2010,(6):110-111
《祝福》中的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有多种解读,有的认为是儿子阿毛被狼吃了,悲伤而死;有的认为是大伯子收屋,使她没了安身之处,穷死的;有的认为是鲁四老爷和柳妈等鲁镇人的冷漠合伙杀死的;有的认为是祥林嫂多重的、复杂的性格导致了她的死亡。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的确,从表面上来讲,吃儿子阿毛的狼、收屋的大伯子、鲁四老爷和柳妈等鲁镇的人对祥林嫂之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祝福>所描绘的鲁镇是旧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鲁镇的风土人情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传统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几乎全部内容:从风俗到制度、从思想到宗教、从日常生活到行为准则.环境造就人物.祥林嫂生不逢时,生活在"鲁镇文化"氛围中.倍受世人嘲讽,孤独地承受着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最后冻死街头.她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身份低微的小人物,她身上表现出的卑微,是她生存的需要;她所透露出的所有的狡黠,都是利益的驱使。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世态的炎凉和人物身上的悲凉意味。  相似文献   

9.
我对《祝福》中所用的“灵魂”一词有些不解。《祝福》是鲁迅先生于192 4年发表的。小说所展示的背景是在辛亥革命前后。在当时,广大农村中封建制度依然存在。从小说开头的“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鲁镇当时是很贫穷、很落后的。像祥林嫂这样一个女人,在当时是不可能受到教育的,那么,“灵魂”两字她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如果说是从柳妈的话中得知,无外乎是从“你想,你将来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分给他们”中知道的。那么,祥林嫂在见到“我”时应该问“是不是人死了,还要到阴间去受罪?”(其实,这句话也同样能表达出…  相似文献   

10.
何剑利 《时代教育》2009,(8):129-129
莉娜这个人物除了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以外,和当时所处的女性主义时代也有关系.在她的身上,强调的则是女性气质的保持和发扬.凯瑟将这个角色塑造出来以后,给了她"成功女人"的结局,也给女性主义者留下了疑问,这种女性是否更适合自身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在《祝福》中,柳妈是影响祥林嫂命运最大、最深的女人。她和祥林嫂的关系,是强势对弱势,即伤害与被伤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些专家将祥林嫂的死归因于鲁四,如史志谨先生在《〈祝福〉解读》中这样说:"围绕着主题,小说反映了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有鲁四和四婶与祥林嫂的矛盾,有祥林嫂和婆婆的矛盾冲突,有祥林嫂和鲁镇一般庸众的矛盾冲突,有祥林嫂与柳妈的矛盾冲突,也有祥林嫂和贺家墺大伯的矛盾冲突。但是,在这些矛盾冲  相似文献   

13.
历来读者对祥林嫂的死因,说法纷纭,各有说辞,存在着多元解读:有的人说祥林嫂是穷死了;有的人说她是被逼死的,逼死她的有人说是鲁四老爷、鲁四奶奶,有人说是鲁镇上以柳妈为代表的那些看客,也有人说是她前婆婆;有的人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迫害等等。文章通过不断分析矛盾,层层推进,最后揭示出祥林嫂穷死背后的真正死因:即封建礼教——无主名无意识之杀人团的隐性凶器,将祥林嫂摧残致死,来完成祥林嫂之死因的揭秘解读。  相似文献   

14.
碟碟不休     
李翊君文:L.C13年的歌坛历程中虽然一直低调地发展自己但她却是在做年度歌坛总结时常被人提起的人物,无疑,李翊君的事业是成功的,纵使灿烂的辉煌和耀眼的荣誉并没有太多地在她身上停留过,这其实也无所谓,因为昙花一现的流星永远都不会划出能被时间所考验的绚丽来。现在回过头去审视李翊君你也许才恍然大悟,李翊君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懂得怎样用身体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嗓子去歌唱出自己的风采,这是成熟女人的聪慧  相似文献   

15.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一个悲剧人物。她命运多舛,屡遭迫害。初到鲁镇,祥林嫂苦中求生、满怀希望;再到鲁镇,祥林嫂身心受创、苦苦支撑;三到鲁镇,样林嫂槁木死灰、日薄西山。  相似文献   

16.
《祝福》中的柳妈与祥林嫂一样,是农村下层劳动妇女,本应同情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并进而帮助祥林嫂。可柳妈却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无形中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封建礼教要求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是不可以的,所以柳妈这个从不杀生的善女人,自然不赞同祥林嫂再嫁,认为她应该“撞一个死”。更可恶的是,柳妈骗祥林嫂有阴间,到阴间去了祥林嫂的两个男人还要争,阎罗王只好把祥林嫂锯开分给他们。活着受人鄙视,死了还要被锯成两半,柳妈的胡言无疑让失去爱子的祥林嫂又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后来柳妈又怂恿祥林嫂去捐门槛,当作自己的替…  相似文献   

17.
鲁迅众多小说中出现的"鲁镇"空间意象,由于其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小城镇"的特点,既成为当时封建主义传统思想占绝对统治的中国社会的总体象征与国民劣根性衍生的温床,同时也有效地参与了鲁迅反封建的叙事建构.因此,"鲁镇"为鲁迅的反封建主题提供了一些鲁镇之为"镇"才能提供的东西,从而在推动鲁迅的反封建叙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祝福》中的两个小人物梁长青卫老婆子和柳妈是《祝福》中的两个小人物,但却是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们在作品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时应注意分析。卫老婆子是个串场人物,她与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两次为鲁四老爷家作佣,都由她举荐,祥林...  相似文献   

19.
论《外婆的日用家当》中迪依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婆的日用家当》通过刻画一个家庭中三个女人在面对文化遗产时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作家艾利斯.沃克对待美国黑人遗产的看法。作家赋予主要人物之一的迪依身上的象征意蕴对于揭示文章主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莫扎特维也纳时期的三部喜歌剧中女仆角色作为第三等级的典型代表,人性的真善、虚浮在她们身上都能得到深切地反映,从她们身上透射出的人性特质可以说是集莫扎特"人性歌剧"之大成.研究这三部喜歌剧中女仆的戏剧形象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及塑造这些人物的音乐形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