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发,“还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幼儿的个性”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幼儿教师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矛盾:要常规的同时,该如何满足幼儿的自由发展?说到常规,人们对它的理解主要为“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所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就目前而言,很多幼儿教师都意识到幼儿园常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然而,常规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难以在“常规教育”与“幼儿自由、自主发展”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蒙台梭利在其教育理论中对纪律和自由都作出了重要的界定,对儿童遵守纪律的表现和纪律教育的途径都作了阐述,这对理清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内在纪律意识;结合一日活动有意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让幼儿自由地活动,避免强加不必要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符海燕 《考试周刊》2014,(35):184-184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班幼儿刚从社会的各个家庭进入幼儿园学习,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常规教育常常被异化为对幼儿严格管理和过分限制,以期待用高控制手段求得表面上的安静、有序的一种方式。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帮助幼儿形成主动的纪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蒙台梭利在其教育理论中对纪律和自由都作出了重要的界定,对儿童遵守纪律的表现和纪律教育的途径都作了阐述,这对理清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内在纪律意识;结合一日活动有意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让幼儿"自由"地活动,避免强加不必要的规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幼儿园教育中的规则与自由.以及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集体教育的机构建立规则和自由的意义与作用。同时简单阐述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幼儿园应该如何建立与执行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  相似文献   

6.
一日常规的养成是幼儿园工作中首要和重要的内容。规则是内化于心的教养而不是维持秩序的工具,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行为方式、教师对规则的定位以及规则教育的方式有关。规则教育需要"润物无声",需要对幼儿进行引导。美国幼儿园的规则教育具有"言必行、行必果""温柔地等待""智慧的较量"以及"规则教育始于教师对规则的遵守"等特点。规则并非是对自由的约束,而是保证个体更自由地活动。  相似文献   

7.
常规的建立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应当明确,常规的目的既不是要束缚幼儿的手脚,让他们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行事,也不是让幼儿毫无目的、无规则地放任自由.  相似文献   

8.
品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园应把幼儿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促进幼儿品德、情感与行为的良好发展.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品德教育因素,要注重常规活动与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地发掘、充分地发挥常规教育对促进幼儿品德发展的价值,增强常规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常规教育常常被异化为对幼儿严格管理和过分限制,以期用高控制手段求得表面上的安静、有序.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具体体现为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即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结合起来,促使幼儿了解、接受、遵守幼儿园集体生活所需的各种行为规则,养成相应的习惯。那么,如何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地纳入到幼儿园课程体系,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特色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模式呢?  相似文献   

11.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把儿童比作植物,把教师比作园丁,把学校比作花园,并首次将它命名为幼儿园,取意儿童如大自然万物在花园中自由、茁壮地成长,即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让幼儿的天性自由舒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从一日生活的常规教育到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无不体现出一种成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实然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幼儿的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中的自由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对于这种自由活动的质量评价具有双重性:既应当是幼儿愉快的活动,又应当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寓教育于自由活动中,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那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自由活动呢?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  相似文献   

14.
李晓春 《考试周刊》2010,(57):252-25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深受幼儿喜爱,往往让幼儿获益匪浅。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决定、自由选择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动、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逐渐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吕倩 《考试周刊》2012,(28):178-178
常规指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的教育。在幼儿园中,班级是孩子们的基本活动场所,幼儿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地生活、学习、游戏。要想科学合理地开展班级各项活动,保教并重是原则,常规管理是关键,常规管理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但由于受幼儿园文化氛围,带班教师自身素质、教育理念和管理策略,以及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的常态呈现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7.
丁海东 《教育导刊》2005,(11):18-21
在班级活动室内创设各种活动区域或区角,提供自由活动场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以开展幼儿自选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教育活动形式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自主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克服和避免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的手段性保障.然而,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能否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指导,是幼儿区域活动教育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淑蓉 《考试周刊》2014,(86):184-185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过渡到集体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会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具备初步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如今,幼儿园常规教育出现了一些违背本意的变化,很多教师为了能够管住幼儿,在幼儿面前树立威信,将常规教育强制灌输给幼儿,幼儿在这种权威的压制下不得不这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本文就幼儿园常规教育现状、常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规教育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主动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以关注幼儿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其个性潜能为教育的主旨。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尊重和鼓励幼儿的愿望和要求,使幼儿能够自由活动、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感情,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好的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幼儿从第一步迈入幼儿园,就是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步入社会的开始。此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爱模仿,愿尝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这一时期效果最好,即常规培养的关键期是小班,建立良好的常规习惯尤为重要,要使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得充实、愉快,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幼儿教师只有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抓好常规教育,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常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