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教学与人的和谐发展问题,在教育史上早有论述。八十年代以来,和谐发展问题又被各国普遍重视。在我国的教学领域中,也从重知识转变为重智能,进而重视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和谐发展,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它不只强调智力、体力的统一发展,更强调高尚品德的培养,强调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强调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及和谐的个性品质,最终使人的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以下就教学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对策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多方面的统一发展,包括人的心理健全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必然包括促使受教育者心理健全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晓霞 《教书育人》2006,(11):37-38
一、人的全面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来看,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强调的是人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和创造力的全而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的先行与指导,是人类的奋斗目标。首先,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存在形式是共产主义,而它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有四个标志性条件:一、私有制的消灭,即个人所有制和共同所有制的统一: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资料极大丰富,劳动不是手段,而是需要。是自觉自愿的活动:三、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交往空间扩大到世界范围的交往和联系;四、超出血统、权利和金钱,强调“能力依赖”,而非“人的关系依赖”和“物的关系依赖”。  相似文献   

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当前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所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者的结合是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多方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自由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幼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的智力训练对人的一生能否正常发展影响极大,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对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已成为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把儿童培养成为有觉悟、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共产主义一代新人。我们也必须十分重视和抓紧对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本文仅就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作一些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准确把握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的关系酒泉中学宋本立按照现代教学理论,所谓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统一活动,其任务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试论“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双辽县教科所薛振臣双辽县第三小学王桂琴一、“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即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即人的道德、智力、体力、才能、...  相似文献   

9.
人性提升:教育管理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性提升的意义 (一)人性提升:现代教育的中心 现代教育的能力本位,人性提升体现在人才规格上,张扬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也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强调的“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其解释为“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人劳动的能力即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充分的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生产力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因素,生产关系则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因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在我看来,应该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此外,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这些字眼,是对全面发展理论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而又全面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思想、质量观念、考试招生制度、课程教材、教育评价、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问题。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主动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兴趣和特长和谐统一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  相似文献   

13.
世界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首先是人类发展的理论,是人类劳动方式以体力支出为主向脑力支出为主发展的历史,是历史主体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拓展而从民族地域性的解放走向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人类智力发展的进程具有一致性,两者都与社会关系表现为相互正向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是有根本区别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着人类某种共同的精神追求,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的一笔财富,是构建现代伦理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其当代意义是:第一,宗教道德中属于人——神关系的道德层次,实质是对人自身神圣意义的追求,应该努力挖掘;第二,宗教伦理中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层次,大都与世俗道德内容交叉,可以强化世俗道德信仰的力量,提升世俗道德的功能;第三,宗教伦理中属于人与自身关系的道德,强调的是人们的自律,在很大程度上规范教徒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认同与履行。  相似文献   

15.
一、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来看,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强调的是人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根据马克思…  相似文献   

16.
一、素质教育包容于全面发展教育 这个论点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相同。因为素质教育在方向、目标、甚至内容上都与全面发展教育相同,再提出素质教育是没有必要的。持这种看法者提出了多种理由。比如,欧阳玉、谢再根两同志认为:“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充分自由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性趣特长的和谐统一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 (二)素质教育概念不明确,不及全面发展教育准确、科学。…  相似文献   

17.
契约是现代社会关系的基础,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本质。诚信是契约订立的道德前提、是契约执行的道德基础、是契约必须遵守的道德根据,诚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8.
“愉快教育”亦称“快乐教育”,这是目前我国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改革实验。这项改革实验,将为我国小学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领域与途径。一、实施“愉快教育”的理论依据实施“愉快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使人在智力、体力方面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使人的个性、人的道德和审美情趣得到广泛的、统一的发展。小学阶段是人的品德、智能、体  相似文献   

19.
受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即为法律关系,受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即为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是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受刑法所保护的、被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不应是具体的物、智力成果、行为。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学中均将法律关系客体界定为物、智力成果和行为,与刑事法律关系客体不一致。在理论上应将其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第五章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则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道德进步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道德的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共产主义道德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本质区别。共产主义道德同历史上劳动人民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共产主义道德产生的先决条件。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逐渐产生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