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黔西北民族杂居地区民族种类支系繁多,语言、方言分布密集,多民族使用、兼用两种、三种或更多语言的情况极为常见,形成较为复杂的语言生态。上古时期,黔西北的语言生态格局便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经中古时期至元明清以来,由于族群的迁徙和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语言生态格局。黔西北民族杂居地区的语言生态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即少数民族母语强势型双(多)语类型、汉语强势型双(多)语类型和少数民族母语濒危型双(多)语类型。  相似文献   

2.
民族杂居地区初中生书面表达问题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原因.抽样统计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书面表达中的语言问题的产生与学生的语感能力、其社会语言背景、其居住地有较为普遍的相关性.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感培养的研究.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言技能训练,加强教师的语言理论修养,提高教师纠正语言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涌入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族际交流、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空前增多,这种现象使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也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通过研究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找出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民族关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作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特点在这里是一个伟大历史进程的典型缩影。从多视觉对甘南地区多民族杂居格局进行探讨,全面梳理和揭示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杂居格局的历史现象与具体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展望民族的地域空间分布差异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工作的好坏.关系着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关系着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本研究选择民族杂居情况非常典型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地点。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这些年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诸如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给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以特殊的政策.才能促使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弄清我国语言和谐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对于科学地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着重论述以下四个问题:怎样认识语言和谐研究的重要性;怎样划分语言和谐的类型;语言和谐研究涉及哪些理论问题;有关语言和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语言接触与语言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语言接触和语言和谐的理论对喀卓人的语言生活进行描写和分析。指出全民保存母语是喀卓人语言生活的重要特点,全民兼用汉语是喀卓人语言生活的自然补足,汉语影响有助于喀卓人语言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日益明显,这在民族杂居地区尤为突出。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的瑶族服饰文化、岁时节日民俗文化、婚姻习俗文化等发生变迁,皆因内源性动力、外源性动力和文化变迁的推动力所致。要做好民族杂居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应从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持"乡村记忆"、实施文化扶贫政策、加强互联网数字化保护模式,以及将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对多民族共居的云南省丽江玉龙县九河白族乡的语言调查发现:多种语言能够和谐共存,民众能够和谐相处;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在当地各族居民的社会交际、情感联络、生存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各自功能;一些少数民族民众不但能兼用汉语,还能不同程度地兼用别的少数民族语言。随着各民族交往范围的扩大,语言生活呈现出汉语作用日益突出,母语在民族内部交往中有顽强生命力,以及曾经作为区域优势语言的民族语兼用程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织金县民族杂居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发展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述民族杂居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这一因素的多种影响,同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苗族形成了以和为贵、耻于诉讼、团结互助等思想观念。这些和谐思想观念,能够为当前中国由于理性化、个人主义等现代性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启迪,为正在快速陌生人化的中国社会提供帮助,为构建中国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遗产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应该丢失,而是应该在充分保持自己语言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又能够更好、更主动地融入到世界语言文化发展的主流中。今天,我们在谈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传承、语言文化的发展、语言文化保护的时候,必须要努力去做的一件实事就是积极倡导和推动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事业。这一点同我们国家积极倡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孔子"和谐"的社会理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所有思想的最终归结点:达成完美和谐的社会群体,广泛实现人类之爱。而拥有这种以“和谐”社会理想为最终目的的仁学心理结构的民族群体,不管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有多发达,也始终不会抛弃其中的个体,不会将其抛置在均一化整体机器的异化世界中,令其倍感孤独和凄凉,相反,能为高度物质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一个现实精神安息场所,这恐怕才是站在时空交汇的点上,研究“和谐”社会理想的真正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都富含和谐思想,在儒家传统中,更有着大量的论述,《论语》尤其论述深刻而详尽,它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研究孔子的"和"、"中和"、"中庸"、"仁和"等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礼记》和谐生态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礼记》从宇宙高度以“礼”作为世界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其基本概念是“和而不同”,它是保障生物多样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基本前提。《礼记》以人为基点来保证万物和谐共生的基本观念是“仁爱”,不仅“爱人”,还要“爱物”,是“合敬同爱”、普爱众生。《礼记》处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求人们对一切资源要“取之有度,用之以时”,适时发展农业,这是一种对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举措。《礼记》所赋有的和谐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当代人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整体和谐观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民族语文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从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出发,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慎重、稳妥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新时期民族语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加强民族语文法制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语文理论、政策的宣传;搞好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促进民族语文的翻译、出版、教育、新闻、广播、影视、古籍整理事业;推进民族语文的学术研究、协作交流和人才培养;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重大理论命题,包含着要实现党内和谐,重视党内和谐对社会的和谐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社会和谐对党内和谐的促进作用,建立党内和谐机制以促进社会和谐等几层涵义。“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对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命题的进一步回答,对党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理顺党内和谐概念提出的历程,厘清党内和谐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辨明党内和谐与党的团结统一的关系。在新时期,党内和谐的提出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是解决党内问题的关键。通过进一步完善党内教育机制、党内民主机制、党内沟通机制、党内监督惩处机制来推动党内和谐,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是一个多方面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三个方面,即:生产力本位论是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基点;共同富裕论是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结论;社会全面发展论是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中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这一方法论原则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巨史宏篇之中有着无数关于人类美好未来的设想和生动描绘。这些憧憬、理想与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许多历史的联系,其中大同思想尤为突出。如何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的宝贵资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启发与指导,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