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现从民族国家到民主国家的转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主权在民是近代国家转型的基本理论基础。如果说西方的发展沿着民主—国家的路径,而中国的进步则是沿着国家—民主的路径。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国家权力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民民主的问题。在经济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思想转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国家转型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要把作为治理形式和民主形式的协商民主嵌入国家治理之中,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能够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价值指引和实践路向,具体体现在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蕴含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容、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武器、培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等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政治引领、整合协调、教育服务、创新创造等功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3.
正一、问题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的治理体系逐步转型为现代治理体系、稳步推进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过程。要准确把握和理性反思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路径,第一个需要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面对各种特殊历史境遇的不同国家,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异同,是探索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理论起点。一方面,就治理的本质而言,中西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核心目标是相同的,即从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型  相似文献   

4.
推进税收现代化的目的是发挥税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保障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税收现代化的内涵是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现代化的规律,以符合国情的科学税制为前提,以先进的税收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绩效评价为保障的税收事业的全面变革、发展。税收现代化的标志是"未经同意不得征税"的税收治理原则的确立和实施。实现税收现代化的路径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和健全税制;转变税收治理理念;开拓发展动力;强化信息技术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绩效评价管理。  相似文献   

5.
6.
7.
8.
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哲学本体,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看,国家治理进程中存在社会民众参与国家治理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足、资本逻辑普遍通行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导向形成挑战及各种存量和增量体制机制现代性转型接轨难度增加等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人的发展。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塑造契合国家治理现代性价值体系、延展公民参与国家治理有效路径,提升国家制度执行力度与能力,推进人的现代化并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双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君阳 《教育研究》2021,42(9):120-130
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克服科层式行政管理制度本身固有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以及专业权威在决策中的价值与作用,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与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表现为:保障与促进在教育治理过程中共同意志合理性的形成;保障与提升教育系统中的个体与集体的权利、自由的顺利实现;赋予非行政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同位决策中以相应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除具有法治、效率、协调、民主等特点以外,还具有公平性、开放性、多元性、生态性等特征.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三种基本路径:建成学习型社会,积极促进教育治理理念的合理转变;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与善政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与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建立灵活有效的教育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市场经济发展促使利益多元化。利益主体要在经济发展中维护自身利益,就要采取各种行动,而制度正是保证各项活动在秩序范围内运行的明确界限。制度作为一种规则体系,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不断推进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是决定国家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推进制度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国家治理现代化除了现代化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制度基础之外,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资源,这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精神维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精神维度主要有四个方面: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平等精神的弘扬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民主精神的普及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科学精神的确立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法治精神的追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范围而言,存在两种典型的国家治理路径:德治中心主义与法治中心主义.古代中国是德治中心主义的典型代表,近现代的西方是法治中心主义的典型例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依法治国方略的前提下,法治与德治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价值与目标方向上的内在一致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伦理目标,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德性所在.法治中心主义、德治中心主义都不是完美的治理方式,德法合治才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更为妥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14.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社会保障制度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工具,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为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应有机制.为了加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路径为: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功能,推动经济治理现代化;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保障公平性,助力政治治理现代化;加强社会保障优良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新时代国家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治理理念、治理组织、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等方面。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实现治理理念现代化、组织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的高级过程。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治理面临机遇与挑战,亟须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质表征、制度困境和目标指向,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让中国以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和更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6.
法治政府的建设是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法治政府建设具有其自身的价值诉求:权力正当——法治政府的基础;权力有限——法治政府的关键;权力制约——法治政府的保障;权力为民——法治政府的目的;当前,明确政府治理角色、构建多元治理主体、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加快推进法制建设、完善政府监督机制等可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法治政府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它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必须着力解决的新课题。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急需我们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国家治理模式转变的原因对于我国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建设当代中国政治文化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想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浪潮下探究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目标,必须先要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目标形成一个合理定位即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应该是民主政治文化、法治政治文化、公民政治文化有机统一的复合型政治文化。只有形成这种适应中国国情的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才能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获得延续生命力,并跟得上国家治理现代化伟大实践的步伐,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工程与精细工程。政党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主要推动力量,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具有强大统筹整合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执行落实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强大政党能力是国家治理得以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凭借自身所具有的政党能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创造了根本性的条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主体与推动力量。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政党能力也不断得到巩固,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能力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价值引领、厚植了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党能力,构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根本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