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引入新闻报道的新闻理念。由于与传统新闻学存在分歧,使其在世界新闻史上"昙花一现",但新新闻主义的合理成分仍被保留下来。本文以《南方周末》特稿为例,对其经典稿件进行文本分析,展示新新闻主义典型写作手法在南周特稿中的呈现,并分析新新闻主义在当今媒体新闻语态转变背景下对新闻文本革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公报》最辉煌时莫过于新记时期,新记《大公报》既达到了文人论政的巅峰,又成为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先行者,其"四不方针"的提出义正言辞、铿锵有力,揭去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面纱,又赋予文人论政以新的生命力。如果说新闻专业主义是新记《大公报》新闻思想的基础,那它所传承的文人论政就是其新闻思想的本质精神,两者在中国这一复杂多变的环境构成中交织相融,成就了它的辉煌,使之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个时代的华章。  相似文献   

3.
周甜 《东南传播》2011,(4):53-55
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四个内核:客观性理念、自由与责任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以及自律与他律的原则作为分析的依据,通过对台湾三大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与《自由时报》的头条内容分析,指出台湾报界新闻专业主义背离的现状,并试图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志安 《新闻记者》2006,(10):82-83
“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这是特稿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的关键句。  相似文献   

5.
6.
新闻真实是新闻的根本要求,但是,如何做到新闻真实却存在很多争论。西方信奉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其值得学习的优势,但是,也很难从根本上做到新闻真实。李玮博士的《新闻符号学》从新闻符号学角度的探索,颇具有新意,对于理性看待新闻真实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由客体之真到符号之真,直至最终受众的认知之真,符号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在此过程存在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感与真实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新闻、新闻人、新闻真实,是新闻学最基本的专业术语,其内涵和所涉及的各类问题也是新闻研究者、新闻教育者和新闻从业者探讨与思考最多的领地。柴静①以一个专业记者的眼光和视角,通过剖析自己亲历的一些重特大新闻事件的采访过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务实而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蒋瑞森 《新闻世界》2013,(3):113-114
《大公报》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份历经百年仍在出版的中文报纸。从它诞生到发展,一直所秉持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我们现今新闻事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拉呱》作为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有地域特色的民生新闻节目,其独特的播报方式,与民众生活的贴近性等特点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其在现实操作中叶存在着一些弊端,本文认为应适当的加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使电视民生新闻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弭璐 《新闻通讯》2013,(10):12-14
2012年央视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著名品牌。时隔一年,央视准备在2014年春节前后在纪录频道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第一季形成的强大的品牌效应下,第二季首先应该总结品牌成功的经验,保持第一季的特色,抓住已有受众;同时在一些方面进行更好的尝试,带给观众更好的收视体验和更多惊喜,实现品牌提升。  相似文献   

11.
互动,让电视新闻更好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青年记者》2006,(20):58-59
把互动引入电视,应该说是几年前才兴起的新事物,但其发展速度之快绝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2002年1月,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电视新闻栏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让观众直接参与到新闻节目中,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话题进行交流,把自己的心声传达给栏  相似文献   

12.
夏丽丽 《新闻世界》2012,(8):294-295
新闻感官主义倾向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受到学者和公众的关注。近年来,台湾新闻报道感官主义有愈演愈烈之势,收视率为一切的主导被认为是新闻感官主义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包括传媒的生态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动新闻”引发的质疑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新闻制作和媒介理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林剑 《军事记者》2004,(2):22-22,24
2003年12月,年终岁末。老西送来一份珍贵的礼品——《西虹文集》第六卷《征途随记》。六卷共计300多万字。单单看这庞大的数字,就足以令人赞叹。3年前.我们干休所组织老同志到怀柔消夏。金海湖、红螺寺是游览的好去处。带队的人怕大家累着,宣布半天观光半天休息。老西夫妇总是利用下午时间整理带来的一大包书稿。人们说,你看老西过得既潇洒又  相似文献   

14.
应该说,每晚6:00并不是新闻节目的最佳时段,但据闵行、长宁、闸北、卢湾等区反映,一到时间,不少居民呼老唤幼,争相观看《新闻坊》。《新闻坊》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主要是其坚持"三贴近"原则,播发老百姓最关注的新闻,尤其是民生民计息息相关的事件、现象、政策发布等,强调第一手采撷的生动有趣的市民身边新闻、千姿百态的市民生活故事。  相似文献   

15.
刘正权 《军事记者》2005,(11):34-34
刊于《人民军队》报的通讯《新川和他的妈妈们》,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应《军事记》编辑之约,我在这里谈谈这篇稿件“出笼”的经过和一些采写体会。  相似文献   

16.
娱乐新闻是以“影、视、歌”三坛的动态信息为报道对象,尤其关注明星的个人生活及行踪的化新闻。  相似文献   

17.
袁良 《军事记者》2002,(10):9-10
我喜爱“军事新闻记成长的摇篮“——《军事记》,我更盼望愿意借助这个“摇篮”走好新闻成才路的人们喜爱《军事记》,而且是真心实意喜爱她。  相似文献   

18.
细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和朱镕基总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人们不难感悟——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为:实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两个根本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对结构调整,经济界人士乃至文化稍高、年龄稍长的读者,又都似曾相识:60年代初“大跃进”后的调整,70年代末“洋跃进”后的调整,80年代末“经济过热”后的调整……历历如在眼前。 于是,读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较之以往,这次结构调整有什么新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新闻事业史上著名的报刊,民国时期的新记《大公报》为研究对象,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考查其办报方针和办报实践,分析《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并且把它与同时代的其他报刊进行比较,总结出《大公报》一方面在新闻理念上,更贴近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实际运作中也有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做法。文章旨在通过对《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剖析,了解民国时期报刊的生存状况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报刊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贠贝贝 《新闻世界》2014,(7):235-236
本文选取民国时期成都的日报《新新新闻》和重庆的日报《新蜀报》为例,通过两份报刊的内容分析民国时期地处内陆的成渝两地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成渝两地报业发展的异同。两份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日报给当今成渝两地的报业发展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