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姓名和人称代词构成同位短语可以有两种形式:“姓名+人称代词”式和“人称代词+姓名”式。两者的区别是:“姓名+人称代词”式只起一般的指称作用,语用上除具有同位短语共有的复说强调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舒缓语气作用;“人称代词+姓名”式除了具有一般的指称作用和复说强调功能外,在语用上还具有指别性的强调突出作用。因此,“姓名+人称代词”式在言语交际中较少被人使用,接受度较弱;“人称代词+姓名”式在言语交际中较多被人使用,接受度较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一道初一练习题想开,浅析了人称代词的常见语用情形,旨在注意人称代词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越南留学生的语用偏误入手,对汉越人称代词进行对比,越南语的人称代词在汉语中虽有对应项目,但在感情色彩义和语用功能的分布上有差异,越南语因第二人称代词缺乏如汉语"您"、"你"、"你们"这样的礼貌式而不得不借用亲属称谓词、职务名词等用于交际场合,第二人称代词空项给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天水方言人称代词"臬"在指称第三方的时候被赋予了特殊语用意图,具有特殊的语用修辞意味,语义上也含有对所指称者感情疏远的色彩意义,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表示一定心理距离的代词,"臬"的运用标记了说话者与被指称者实际心理上关系的亲疏远近。这种用法与传统的家族观念心理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理解这些人称代词的所指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在反应现实的过程中离不开交际双方的心理因素,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常常会使人称代词偏离其常规用法,文章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6.
语言中的代词系统是典型的指示语,人称指示语以人称代词为主要表现形式,标记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参与主体和话语本身的关系,并反映语用和文化特点。从第三人称指示语变异情况这一语言事实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表现出发,探讨其确指、代指、转指和泛指等用法及其语用特点,分析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第三人称指示语的变异以及语用功能,对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称代词是平遥方言中最基本的词类之一。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相比,平遥方言的人称代词颇具特色,在语用方面呈现复杂多样的形式。从语言事实出发,对平遥方言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称代词系统是人类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汉语和越南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两种语言在其意义、数量、感情色彩、使用功能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相似文献   

9.
人称代词既有人称之分.又有单数和复数之别。在特定的语境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活用人称代词,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称指示语以人称代词为主要表现形式,标记语言活动中的参与主体和话语本身的关系。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第二人称指示语用法的异同及其产生的语用效果,对语言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高方言属于赣语宜浏片。上高方言的人称代词常用的共有19个。三身代词单数形式有单音节和复音节两套,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没区别。单数复音节人称代词的“侬”尾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仂”是排除式,“我人”是包括式。三身代词修饰亲属、社会关系、处所等名词时一般用复数形式表达单数概念,并且不需要添加定语标记“个”。非三身人称代词在句法、语用功能和语义色彩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孝感话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本从形式和功能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孝感话的人称代词,还从语用的角度对人称代词的活用作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离石方言人称代词由三身代词和其他代词构成,有单复数之分,且表现形式多样。离石方言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与语用功能,与普通话的人称代词相比,展现了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日语的人称代词在形态、用法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日语里人称代词有谦称和尊称、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等语用上的差别,日常生活口语和正式场合用语有很大区别,其复杂程度要比汉语高得多。作者对关于日语教学中人称代词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中的人称代词,其基本作用是称代确定的人,并因此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实际语用中人称代词与句子会产生相互影响:一方面受特定语境的影响,人你代词的称代作用会矛口称代对象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人称代词不同,也会对句子的表意产生影响。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上古汉语早期代词宾语前置现象比普通名词宾语前置现象频繁,这是因为代词的可别度高于普通名词,高可别度的代词倾向于前置是语言的共性表现,并非句法结构和语用强调所致。关于代词可别度还有两条规律:一是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前置现象多于肯定句,这是因为疑问句、否定句可以提高代词原先的可别度,且疑问句的作用强于否定句;二是人称代词可别度随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顺序逐渐减弱,因而前置的倾向也随该顺序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张晓华 《考试周刊》2007,(36):36-38
人称指示语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等相关联,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汉、日、英的人称代词体系构成了汉、日、英人称指示语。除了具有人称代词用法上的一般情况外,其所指和用法有时会出现一些从语义上看似异常的现象,这些现象只能从语用的角度借助语境去解释。本文探讨了汉、日、英人称指示语语用功能异同。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代词重叠现象的研究相对薄弱。对荣河话中的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作出简要分析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荣河话中关于代词重叠的特殊用法。荣河话中人称代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都可重叠使用,对所指代的人称起到强调的作用。荣河话中的疑问代词按指称对象可以分为六类且都可重叠使用,疑问代词的重叠根据语用场合的不同,表达不一样的隐含义。  相似文献   

19.
今文《周书》的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我、予、朕、(印)”4个,第二人称代词“尔、汝、乃、而”4个,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3个,同时还有“某、自、己、人”4个特殊指人代词,人称代词种类齐全、指称功能完备且出现分工互补之势.今文《周书》人称代词的总体特点是周代的时代色彩鲜明,人称代词和名词共现构成同位语的现象常见,人称代词在使用中已显示出谦恭礼让的文化色彩.这些特点为从语言角度验证今文《周书》的语料时代问题及真实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同时也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语料,发现今文《周书》一些人称代词的用法及语用功能与过去学界认为的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及语用功能有不一致的地方,这为重新认识上古汉语这些人称代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翠珠 《文教资料》2012,(31):32-33
人称转指是汉语中较为常见的人称代词变异用法。它以语用为基础,以恰切地表情达意为原则。本文主要分析了汉语人称代词转指用法的八种情况。或将当场性的人称代词变异为非当场性的人称代词,拉开心理距离,客观说事,避免当面的直露和主观臆测;将非当场性的人称代词变异为当场性的人称代词,拉近情感距离,引起双方感情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