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时代就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傅维春 《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15):36-36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 相似文献
3.
加强课外阅读是由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关系决定的。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继续和扩展。由老师在课内教学指导方法,带动课外;而学生们对课外的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又促进课内的提高,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才能使中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广、更全面。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不能拘泥于课本,拘泥于课堂。只有既立足于课堂教学,又注重于课外阅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谈谈我在指导一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5.
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坚守着一个原则:提高学生的语素质。阅读能力是语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必须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在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已成为我们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助于开拓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增强理解能力,提高鉴赏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质整体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有两块阵地——课内和课外,这两块阵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重视课内这块主阵地,是非常重要的.但绝不可忽视课外这一阵地。课外阅读,将课堂所学知识和方法向课外迁移,使语文学习的触角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知识和生活的领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牛的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指出:"中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本文对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外阅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与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有密切关系。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不但可以进一步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同时可以促进思维,培养钻研精神。坚持课外阅读是把语文学习的小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结合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学,但也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因为课外阅读能促进课内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延伸,也是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发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能,陶冶学生情操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胡意青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10):63-64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常常为人所诟病:学生多抱怨,因为很多人再怎么努力语文水平也不见提高;老师不满意,因为即使老师上课时抓住教材内的文章仔细剖析,字词句段篇步步为营,学生当时或许懂了,但再遇上一篇课外的文章就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2.
13.
14.
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辐射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思考力,鉴赏力和审美感受力。因此,指导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能光靠课内阅读,还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相似文献
16.
宇龙 《新课程导学(上)》2015,(1):55
课外阅读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为课堂语文教学服务,对课堂知识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同时又是开拓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这是新形势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