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6年4月26日,我国报纸微型新闻评论园地里悄然开出了一朵小花──《集思广益》专栏在《解放军报》头版正式诞生了。它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露,凝聚着我们学习兄弟报纸同类专栏的成果,闪耀着全军官兵的智慧之光,因此,尽管它编居一隅,每篇只有三四百字,却也不无丝丝幽香,逐渐引来了群群顾盼者。同兄弟报纸的许多小言论专栏~样,这个专栏的小言论也以“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短小精悍,有的放矢”和“把新闻性、思想性、形象性融为一体”作为写作规范,作为编辑准则。所不同的是,这个专栏作为全军官兵的一个“群言堂”,主要采用部队…  相似文献   

2.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经济新闻在报纸上的地位愈来愈显要.如何让经济宣传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1994年,我们围绕办好《湖北日报》经济新闻版的《经济生活》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田之章 《军事记者》2006,(11):54-55
刚接手编辑《集思广益》专栏时,经常有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同志问我,怎样给这个栏目写稿。所提的问题归结到一起,就两句话:写什么、怎么写。我的回答也是两句话:多看看、多想想。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使提问者满意。一些熟悉的朋友反问:多年的厨师难道煮粥不会?当然,这是把我看高了,把这个栏目看小了。不会煮粥的厨子有的是。经过几个月学习摸索,放水多少,添米几许,火候大小,总算摸到一点门道。我把我的体会说出来,算是对我回答的一个补充吧!知道“写什么”,先得搞清“是什么”。这就要从栏目的特点说起。《集思广益》是军报一版一个新闻性的言论…  相似文献   

4.
踩着改革开放的激越鼓点,传呼基层官兵新的心声。解放军报头版的《集思广益》小言论专栏,在努力求新的实践中度过了她十岁华诞。十年来,这个议论风生的“群言堂”,采用了军内外作者1160多篇来稿,成为我国报纸微型新闻评论园地一朵虽不起眼却也清新幽香的小花。最近,它又被评为第二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 编辑《集思广益》这一栏目的解放军报评论部是一个富有战斗力的评论创作集体。原主任苏建军是总部机关的“笔杆子”,主持军报评论部工作以后,凭着苦钻和勤奋很快进入“角色”,成为政论行家。副主任刘格文曾是当年以新闻言论和杂文写作蜚声文坛的“杨柳榭”的成员,他的一些言论作品曾在军内外产生过较大影响。他积极协助部主任谋划言论工作,亲自写作编辑重点言论,出手的言论具有思想深邃、论证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报二版的《军营之声》专栏,作为署名新闻评论园地,开办10多年来已编发稿件千余篇。由于文章出自广大官兵之手,贴近实际,贴近“中心”,贴近群众,寓事于理,小中见大,集新闻性、思想性、说理性、指导性于一体,加之现在的解放军报二版是“军事·后勤·科教”版,该专栏的文章自然也更具“军味”,因而颇受部队官兵欢迎。作为该专栏的责任编辑,我从多年来接触大量来稿及其编辑实践中感到,给该言论专栏写稿,需要在新些、深些、准些上下点功夫。先说新些一篇署名新闻言论的成功或失败,关键在选题和立论,核心是一个“新”字。“文求一点新”。我…  相似文献   

6.
7.
少儿期刊专栏特色,是少儿期刊专栏编辑程序综合体的产物,它是由有序列的,有机联系的因素构成的。因此,少儿期刊某一专栏能否办出鲜明的特色,使其具有较强的传播效应,关键在于编辑对该专栏特色整体架构的设计。 我们从《老队员话当年》这一专栏的编辑过程中体会到,重视专栏特色的整体架构具有6点好处: 1.使专栏编辑工作更加自觉有为; 2.使专栏的特色更加鲜明、多样; 3.可以避免以偏概全,挂一漏万,更好地反映事物全貌; 4.有利开掘专栏题材的广度和深度; 5.增强专栏的整体感、逻辑性和生命力; 6.可以强化专栏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8.
《我说尊干爱兵》征文已于去年10月10日结束。作为责任编辑,我对该栏目既有深深的眷恋,也有些许愧疚。说眷恋,是因为栏目虽小,却牵动了从老红军到新战士、从将军到基层干部等无数作者和读者的心,也得到读者的称赞和报社领导的充分肯定。能有这样的效果,我足矣。说愧疚,是因为这个栏目从开办到结束持续了近半年,但因版面所限,仅刊发了对篇稿件。面对400多篇来稿,也面对许多称赞该栏目的信件,我感到有些对不起广大作者和广大读者。举办《我说尊干爱兵》专栏创意是社领导提出来的。前年底,总政确定把尊干爱兵教育作为1997年全军政…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2003年4月,我开始担任解放军报《离退休生活》版的责任编辑。这个版在前任同志的努力下,宣传了一些在全军有影响的典型,推动了干休所的建设。但怎样把握老干部宣传的特点和重点.挖掘和抢救存在于老干部身上的历史资源,为现实服务.为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是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接手《离退休生活》版3年多来,对此作了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两万读者参与自己教育自己─—评扬子晚报《市民茶座》专栏江苏省通州市广播电视局朱惠民扬子晚报创办的小言论专栏《市民茶座》是1992年11月10日开始的。它主要采取话题式的方法,两年来共议论了56个话题。这些话题大到改革开放中的新鲜事、疑难事,如:《请大...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理论宣传如何打造亮点,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党报理论宣传面临的迫切问题。近年来,《宁波日报》理论专版《学苑》对此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对于艺术家来说,尝试是一种魔力,它无限的可能性充满神秘的诱惑,激发艺术家内心最敏感的触角伸向创造的天空,捕捉闪闪发光的灵感之星。对于观众来说,艺术家的尝试就像是魔术师的表演,不知道开启魔盒的刹那会有什么样的东西横空出世。‘人艺排演的话剧《三姊妹·等待戈多》就是一次尝试。尽管把不同的戏剧拼贴组装在一起在80年代的中国剧坛已不算新鲜。在这之前,已有《玉人魂》、《思凡》、《中国孤儿》、《放下你的鞭子·沃依采克》.但在林兆华导演的戏剧中这还是第一次.他第一次用拼贴的方式阐释经典名剧。尝试的意旨也非常郑重地…  相似文献   

16.
对待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人们常怀诗意和激情,其实,即使是平心静气,也能感受到“芭蕉叶大栀子肥”。出版事业算得上改革竞技场上的一匹快马。尤其是科技出版,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超常的发展与提高,成为当代出版繁荣的墙头红杏。在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光辉历程,同时也是世纪转身之际,梳理二十年来科技出版的发展轨迹与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但限于个人经历与识见的不足,难以独力作全景式总结,只想遣一己意趣谈谈“科学文化”类图书出版的崛起及其意义。“科学文化”作为一个出版主题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八九月间,辽宁日报在第三版设了“十年回顾”专栏,陆续发表了普通劳动者的文章二十二篇。这些文章都是叙述个人的生活变化的,内容生动,感情真挚,在广大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用回忆对比的方法,控诉了旧社会,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新社会。虽然每篇文章不过短短的几千字,却给人们回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社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18.
春风化雨培养根基─—《青年文摘》的办刊实践与思考陈安钰(一)世界每天都是新的,读者的趣味日新月异。究竟什么样的杂志受欢迎。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办刊,这是期刊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青年文摘》不断探索的问题,回顾全国期刊界10多年的变化,对展望未来会有所启...  相似文献   

19.
作为资政服务的新尝试,2003年3月,上海市档案馆创办了一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的综合性摘报——《新闻档案》,它的素材来源于全国及地方的各类报刊,通过形式和内容上的再加工,将各种社会热点话题的相关报道尤其是反映上海本地的百姓生活、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集中汇编,报送上海市委、市政府以供  相似文献   

20.
作为资政服务的新尝试,2003年3月,上海市档案馆创办了一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的综合性摘报——《新闻档案》,它的素材来源于全国及地方的各类报刊.通过形式和内容上的再加工,将各种社会热点话题的相关报道尤其是反映上海本地的百姓生活、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集中汇编,报送上海市委、市政府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