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愚"谦称     
"愚"作为自谦的用法,争议较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小如先生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指出:"'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这个'愚'便是长辈对晚辈的谦称."  相似文献   

2.
近日偶见《语文学习》1995年第9期上转载的《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上吴小如先生一段介绍古代文化常识的文字,读后令人迷惑不解: “‘愚’,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谦词,平辈之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第四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二,古代文化常识简介”,在“谦称类”词语中,介绍到了谦词“愚”,说它是一个“一般人对人自称”的谦词。这本是一个很容易把握的知识点。可是,国内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刊物《文史知识》(2001.2)上著文说:“‘愚’字是不能轻易用的。它虽属谦词。却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年人对年轻人才能使用的专门礼貌词  相似文献   

4.
谦称是古人借用含有“低下”的字眼,以谦卑的口吻对人表示尊敬。古代一般男性对平辈或长辈的谦称有“臣”、“仆”、“愚”、“小人”、“小子”、“小可”、“鄙人”、“鄙夫”等。“臣”,本是西局,春秋时期的一种“男性家奴”之称。后引申为君主时代臣对君的自称,最后演变为自谦。如《孙膑》:“臣能令君胜。”这是孙膑对田忌说的话,二者并非君臣关系,谨表白谦。“仆”,本是“奴隶的一个等级”。后引申为“奴仆”、“仆人”,又引申为对己的谦称。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与任少卿是老朋友,并非  相似文献   

5.
我在《说‘于’》一文里提出:“‘于’字在古代汉语里是个纯粹的介词,它只起一种单纯的介接和组合作用。”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里是说:“古代汉语的‘于’字,比现代汉语的‘在’、‘到’  相似文献   

6.
现行沪教版高一语文课本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文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三:“诗中有18个‘自’字、19个‘相’字、5个‘见’字,请按照意思或用法分别作归类整理。”可见,“相”、“见”二字的意思和用法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文言文知识点。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中的“相”字有一种特殊用法,即放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不表示相互之间而只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和行为,动词后面的宾语不再出现。吕叔湘先生早在40年代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指出“此类偏指用法先秦经籍不数数见,两汉渐多,魏晋以后滋盛。”吕先生把具有偏指用法的“相”字看作代词性副词(1942)。吕氏的看法得到了学界的认同。王力先生说:“在先秦时代,‘相’的基本意义是‘交互’,就词汇意义说,  相似文献   

8.
李学勤先生在《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序》中对“”字的旧释提出了疑问,他说:“卜辞中常见的“”字,或写作‘’,旧释为‘之’,于上下文义不合。后来发现它的用法和‘又’相同,然而,‘’何以读为‘又’?‘有’可以写成‘又’,也可以写成‘又又’,为什么不能写作‘’?却没有令人满意的说明。”对此,我们偿试着来作一点探讨性的解释。卜辞中出现“”字的句子有这样一些:1.甲午卜,,贞于甲。(前七·四0·二)2.翌丁未酒岁于丁尊。(前五·四七)3.贞:于王亥卅牛,辛亥用。(前四·八·三)4.甲寅卜:于唐一牛。(前—·四七…  相似文献   

9.
一、疑难词句试析将衒外以惑愚瞽乎?愚瞽:一般选本均注释为傻子和瞎子,这正如于在春同志所说“卖果者‘惑’的并不只是愚瞽,如果把‘惑愚瞽’译成欺骗傻子和瞎子,就完全不合原意了。”(见《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但于氏把“惑愚瞽”译为“把人家当傻子瞎子蒙混”,把“愚瞽”理解为意动词,作为“惑”的状语后置,古汉语中似乎没有这种用法。愚意以为“愚瞽”乃偏义复词,词义偏在“愚”,“瞽”只是陪衬,作为“惑”的宾语。《说文》“愚,戆也,从心从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教育界,有一句人人皆知的响亮口号,就是“尊师爱生”。从字面上看,这几个字的意思是:学生要尊敬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   “尊师爱生”和被奉为中华民族美德的另一个口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尊老爱幼”——晚辈要尊敬长辈,长辈要爱护晚辈。老师和学生也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所以“尊老爱幼”拿到教育界,就自然成了“尊师爱生”。   如果把这两个口号改一改,变成“尊幼爱老”和“尊生爱师”,那还像我们民族的美德吗?这么一改,有的人可能听着别扭,有的人可能拍案而起:“那还行?那成何体统!”   我这里无意…  相似文献   

11.
米瑞瑞 《文教资料》2011,(11):46-47
汉语亲属称谓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成分之一。本文分别从"长辈"、"平辈"、"晚辈"三个方面归纳了榆林方言的亲属称谓,分析说明了个别具有榆林特色的亲属称谓语,并通过对其称谓词的文化特征的研究,诠释亲属称谓作为亲属关系和亲属观念的外化符号,以及其间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郭锡良《古代汉语》第1版312页说“愚”是“自谦的表敬副词”。316页又说“愚”是表“谦称”的名词。二者的例句分别为: 1.愚认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2.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礼仪文化中称谓词语很多,如(“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家”,是自称长辈和平辈家人的谦称,如“家父”、“家母”或“家兄”等等;“舍”,则完全是谦卑的自称,即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人,如“舍弟”、“舍妹”等等;“令”,美好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古人一向重视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自称和相互称呼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严格的规矩. 一般来说,在相互交谈或书信往来中,凡提到自己的则用谦称或卑称.在古人的自我谦称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鄙人”,即自谦为见识浅陋之人;“不才”“不佞”,即自谦为无才能之人;“不敏”,即不聪明之自称;“不肖”,即自谦为不贤之人.此外,一般男子自称“臣”“仆”,女子自称“妾”“奴”“奴家”,年轻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学生”“晚生”“后学”,老百姓在官吏面前自称“小人”“小民”等等,都是常见的自谦之词.即使是地位尊显的帝王和诸侯也有谦称,一般自称“孤”“寡”.后来,“孤家寡人”渐渐成为帝王的专门自称.  相似文献   

15.
近谓语感,夏丐尊先生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改的第二次浪潮》中也说到:“语感是人对作用于他的语言信息直觉地感受、把握、领悟的能力。”可见,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一种对语言的真切体验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那么,怎样进行语感训练呢?  相似文献   

16.
[病文呈现] 同学,你在祖辈、父辈以及你这一辈人之间发现了什么吗?比如,长辈对晚辈是怎样关心与呵护的,晚辈对长辈是怎样敬重和理解的.这样,家庭和睦,气氛和谐,长辈们的优良品德才能得到传承,晚辈才能得到健康成长,人类的生命也才能得到永远延续……请以"生命的延续"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作文原题  相似文献   

17.
读了张俊同志写的发表在《语文函授》一九七七年第八期上的《〈捕蛇者说〉中的几个文言虚词》一文,我们深受启示,为了互相切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想就主谓之间的“之”字的用法,谈点看法。关于主谓之间的“之”字的用法,张俊同志是这样论述的:“‘之’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其成为复句的一个分句。”主谓之间用上了“之”字,作为句子的独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婿”可以用作称呼“女夫之称”、女儿的丈夫、妇女的丈夫等表示姻亲关系的称谓词。文章具体分析了汉语方言中表示“姑夫”、“姨夫”、“姐夫”“女婿”、“妹夫”这五种姻亲关系的称谓词,其中,表示“姑夫”和“姨夫”这两种亲属关系的称谓词内部差异最大,文章归纳为六种形式;其他三种内部较一致。在分析中还发现,“夫”有逐渐取代“婿”地位的趋势。汉语方言称呼长辈或平辈中长于自己的姻亲多为“夫”,如“姑夫”、“姨夫”、“姐夫”;“婿”只是用来称呼晚辈或平辈中小于自己的,如“女婿”、“妹婿”等,而“妹婿”一词也逐渐为“妹夫”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兮今音“奚”(xi,平声),是延续《广韵》“胡鸡”切之读音,王力先生将其归人上古声纽的“匣”母,上古韵部的“支”部。《说文》:“兮,语所稽也。”左安民说:“‘稽’本为‘停留’的意思,这里是指声音延续义。”据《汉语大字典》,“兮”是“语气词,多用于韵文,相当于‘啊'”。但《说文》未给出“兮”字读音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一、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其”字教材未注。这个“其”字,既不是代词,也不是副词,用法比较特殊,不可不注。“其”是连词,用法同“而”。裴学海《古书虚词集释》:“‘其’犹‘而’也。‘其’训‘而’,‘而’亦训‘其’。”《战国策·魏策》:“楚国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其”作“而”;又《楚辞·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王逸注:“‘而’一作‘其’。”可证“其”与“而”可互训。课文中,“其”与下句中的“而”互文。“其”与“而”互文的用例,在辞赋中十分常见。如《楚辞·九章》:“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寞其无人。”又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