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的道德需要具有合宜与非合宜的性质。非合宜性道德需要是其践履后对学生的德性完善会产生负面意义,或者对他人和社会带来道德损害性质的道德需要。它包含了错误性道德需要、盲目性道德需要和不现实性道德需要三种类型。学生非合宜性道德需要的产生主要源于:学生对道德惯于做静态性的理解,学生缺乏较强的道德自主能力,学生的不成熟性使其对自身道德水平与能力难以做出恰当的认识。对于学生的非合宜性道德需要,学校德育应该做到:要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非合宜性道德需要,要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来化解学生的非合宜性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性道德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性道德是基于性的三种存在方式,即生理存在、心理存在和社会存在而发生的一种特殊道德意识现象。文章从性道德发生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社会机制三个层面上对个体性道德的发生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不同的发生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性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已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性。道德的二重性理论有效地克服了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片面性困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协调发展。道德二重性理论要求在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对道德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兼顾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大学生性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西方社会的"性自由化"、"性解放"等错误思想的渗入,传统的性道德逐渐淡化。目前大学生性道德的现状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在性道德上的疑惑和对传统性道德背离的趋势,其性道德观念和性行为现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性道德越轨以及"同伴互助"的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部分大学生和社会性道德规范产生对立与冲突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存在性道德越轨的现象。其原因与社会道德环境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欠缺有关,也是其道德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情景定界”是主要触发因素。“同伴互助”是有效的性道德越轨的矫正模式,它具有积极的矫正功能,可使大学生性道德自觉地由他律向自律升华,方法具体可行,同伴可一起获得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性道德教育的意义性道德是道德总体的一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两性关系上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男女两性平等,尊重异性并自尊自爱;其中尤其对女性的尊重与关照,已是全世界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准则。资产阶级性自由的核心是贪图享乐,损人利己,其结果是损害身心健康、道德败坏以至形成性犯罪。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核心则是尊重他人并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我国,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是放在首位的。但是由于封建思想余毒“性封闭”,所以性教育、性道德教育长期空白或不成系统。有的人认为这种事无师自通或者是不愿亦不敢过问,顾虑教育不当而效果适得其反。即使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的部分学校已把青春期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教育系列,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试点比例仅占千分之几;尤其性道德教育如何从小开始进行,无论  相似文献   

7.
性权利是内涵极其丰富的范畴,它的实现又有赖于一个社会的道德与法律。然而,当前我国在道德和法律上对性权利的保护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的性道德及婚姻道德标准和内容过分强调婚内夫妻间的性权利,而忽略了对已婚介体性权利的保护;造成了男女在性权利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个体性权利保护的范围窄,有些领域处于一种空白状态。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改进性道德规范;增强全体公民的性权利意识,使性权利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上得到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经历了重构和微调:清末时期的“压迫性道德”在民国时期、社会主义时期进行了重构,民国时期经历了从“启蒙性道德”到“主体性道德”的微调,社会主义时期则经历了从“奉献性道德”到“涵养性道德”的微调.从“压迫性道德”到“涵养性道德”,是从文化压迫到人文关怀的人性化过程,也是从“普适道德”到“规范道德”的职业化过程,更是从“身份道德”到“专业道德”的专业化过程.基于历史发展趋势,当前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建设需要重视人文性,增强规范性,关注专业性.  相似文献   

9.
性道德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性道德包括性道德的建立和性人格的形成。它是形成其他道德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应当进行性道德教育,同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加强小学性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生性道德教育是高职生性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职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生性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两大方面:一是性道德观念陈旧与开放交织;二是性道德行为具有自主性、轻率性和可变性特点。造成高职生性道德中种种问题的成因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高职生的身心特点:二是高职生的学业特点;三是性道德教育的缺失;四是大众传媒与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道德认知的发展包括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产生;也包括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道德概念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判断的发展更能促进道德观念的提高。就对道德行为的直接影响力量而言,道德判断力的提高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更大。因此,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基本原理及结构(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基本原理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以哈佛大学教授柯尔伯格为代表,他在瑞士学者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从…  相似文献   

12.
构建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科学模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正确的恋爱观、性观念,培养健康文明的性心理、性行为,预防性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其途径是坚持科学的性道德教育原则,确定科学的性道德教育内容,实施科学的性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大量实例表明,不少大学生性道德观念非常模糊甚至严重缺乏,导致大学校园里不时出现违背性道德标准甚至触犯法律的事件。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性健康教育,多途径地提高大学生的性道德、性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主流道德发展理论的批判,女性主义就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作出了另一种解释: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两性道德发展在事实上尽管存在某些差异,但这些差异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女性主义的这些观点为我国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根源于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客观要求,广大夫妻在生育问题上不可避免地要用计划生育作为协调和评价其性生活的新的道德选择。坚持计划生育既是彼此性行为吻合时代、富有责任感、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集中表现,又是相互性关系和谐美满的内在规定和真正令人幸福快乐的必要保证。计划生育体现性之美,促进性之善,讲性道德,夫妻就必须把计划生育转化为性生活应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6.
加强性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其性失误、性罪错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当遵循性道德教育与性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对大学生进行性责任感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性道德规范、增强性道德意识、提高性道德能力,最终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性道德教育是高职生性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职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加强对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本文在广泛的调查分析后认为,高职生性道德现状存在二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性道德观念陈旧与开放交织,二是性道德行为具有自主性、轻率性和可变性特点;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与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学业特点、性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大众传媒与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主流道德发展理论的批判,女性主义认为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两性道德发展差异体现为女性更有可能倾向于关怀取向,男性更有可能体现为公正取向;两性的道德思维模式也存在差异。女性主义认为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在价值上是等同的。这些观点可为我国当前学校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个体掌握社会制定的道德①准则和道德原则,这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道德准则与道德原则的实质是,它们体现着别人的、社会的需要。假如行动和行为表面上符合道德原则,但不是由社会的、别人的利益所激发,而是出于某种别的动机(如害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日益开放的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重大改变,其中在性道德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它只是一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但从中已经折射出大学生性道德的缺失问题。本文从查摆当下大学生性道德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性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