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每当人们谈起中华文化,多以黄河、长江文化为主体和代表,这固然无可厚非,但有欠全面和公允。实际上,中华文化是多元的,由各流域文化、地域文化组成。对此,史学大师、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曾指出:“中国文化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时代的差异、地区的差异,远远超过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中国文化”。正因为如此,近20年来,在风靡全国的“文化热”中,地域文化研究成为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以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24种最为引人注目,该丛书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文化文本作为一种“元语言”行为、批判行为,可以说是新生代网民“游走网络”、“点击体验”的一种例行反应和集体无意识的映射、释放。本文从互文本理论角度入手,以网络流行的“元芳你怎么看”、“杜甫很忙”等文化现象为例,就新生代网民对网络流行文化文本的互文性建构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06,(16):I0071-I0071
近3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历经了统一思想年、文艺繁荣年、产业发展年。及今年的人才推出年。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高峰,被专家学者誉之为“云南模式”、“云南现象”。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冷凇 《声屏世界》2006,(8):61-63
传媒通识教育西方传媒院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这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的非职业化目标上,体现在非专业课程及其教学的方方面面。英国的传媒院校在一些课程设置上与时代紧密结合:如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盛行拟定了“媒体与危机意识的传播”课程;针对美国等霸权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政策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与全球化”;针对“欲望城市”“老友记”等情景肥皂剧引领流行文化的现象制订了“肥皂剧中的女权主义”教学计划;针对技术发展对传媒领域的巨大影响开设了“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在传媒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焦点在中国的专业课程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历时3000余年而未断绝 ,并对今天的中国档案事业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这是世界档案事业发展史上所仅见的文化景观。本文从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其本身的文化特质两方面进行了剖析 ,试图从中找到能为我们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启示 ,并强调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长寿”现象。  相似文献   

6.
濮晓琬 《新闻世界》2014,(7):332-333
服饰文化是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涵盖的内容都是流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女士在多次外事访问中的服饰搭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一特殊的服饰流行事件成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现象。通过对此现象和流行服饰的深度解析,我们将更能了解流行文化的内涵,以及流行文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7.
现在网络上流行“山寨版本”的“俗”文化,打着仿冒各种文化名牌产品的旗号,招摇过市,比如,有一个北京市民,要办一场“山寨版”的春节联欢晚会,与中央电视台叫板。什么目的呢?不好说。站在精英文化的角度,批评这样的文化现象似乎非常容易,但是,事情绝非这样简单。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首先得分析它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纪录片开拓欧美市场必然遭遇的“文化折扣”为切入点,对“文化折扣”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深入纪录片内部,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西纪录片在哲学层面、美学层面、制作层面的“文化折扣”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中国纪录片开拓欧美市场应如何尽量减少“文化折扣”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红霞 《新闻前哨》2013,(10):97-99
玩微博早已成为一种时尚,而最近微博反腐呼声的高涨,更使“围脖”现象白热化。微博为何在中国如此盛行以至成为一种时尚?本文就此探讨微博时尚产生的原因、流行过程及群体心理,和微博作为一种时尚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为“微博”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郑自军 《新闻界》2004,(3):53-54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新闻文化”的概念,强调新闻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研究是一种文化研究。15年来,这一文化新样式被不少人认可。从文化视角对新闻活动进行全新审视,有利于丰富新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推动新闻研究向纵深化发展。本文拟对15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1.
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国务院决定,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在此之前,我国已决定基本上不再批准建立什么日,“文化遗产日”是个特例,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2.
马燕  魏佳 《青年记者》2007,(14):140-141
自从2002年中国引入博客以来,作为一只新锐网络发展力量,博客文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是博客元年,博客成为最流行的话语。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2007年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差不多相当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博客掀起一股热潮,普通大众、社会名流纷纷开博,内容涉及个人心情、娱乐资讯、新闻报料,甚至国家大事。“超级女声”作为文化领域的一次盛事,  相似文献   

13.
马燕  魏佳 《青年记者》2007,(14):140-141
自从2002年中国引入博客以来,作为一只新锐网络发展力量,博客文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是博客元年,博客成为最流行的话语。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2007年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差不多相当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博客掀起一股热潮,普通大众、社会名流纷纷开博,内容涉及个人心情、娱乐资讯、新闻报料,甚至国家大事。“超级女声”作为文化领域的一次盛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李娜 《报刊之友》2013,(10):138-139
面对当下的中国受众,中国现代文化心理对广告语的影响毋庸置疑。而中国现代文化心理又受到西方文化心理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冲击,广告语也明显出现了一些带有强烈西方特色的现象。本文就试图通过对具体广告语的案例进行仔细分析,从“自由”、“个性”、m}夹感”等元素入手深入探讨西方文化心理对广告语的影响,并从“儿时的回忆”、“自然的皈依”、“人生的安居”等方面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所作出的抵抗。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6,(9S):4-4
李红强在《中国出版》中撰文说,畅销书其实是一种妥协的产物,是介于创造和传承、旧体制与新体制、精英与大众、主流意识与大众趣味、个性与群体、理想与现实、生命力与流行性之间的“中间物”,是这一系列文化元素的调和品。缺乏传统文化积淀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畅销书,才情也许逼人,但光怪陆离的色彩时常超出接受者的承受限度;同时,缺乏信仰的情怀、细腻贴切的日常关切和记忆娴熟的表达形式,也许会“一月”甚至“一星期”流行,但生命力未必持久。  相似文献   

16.
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拉开了“无聊文化”的序幕,伴随着“无聊文化”的登场,在中国内地流行了近十年的“贱文化”走进了穷途末路,离彻底退出人们的文化视线不远了。  相似文献   

17.
针对韩流文献在解读韩流现象时对“亚洲”一词的高依赖度,来解读“亚洲”在韩流跨文化传播现象中的意义与使用。借用Appadurai的文化想象概念,提出韩流中的“亚洲”是一种主观建构的地缘文化想象,用以处理不同文明对撞时的困惑与矛盾,更是韩流引起区域内共鸣,得以跨文化流行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论丛》2005,(3):F0002-F0002
2003年11月,武汉图书馆与武汉市作家协会合办的“武汉地区文学系列讲座”,拉开了“名家论坛”周末讲座的帷幕。讲座以“追踪时事新闻、捕捉社会热点、解读文化现象、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0期,听众达6万余人次。“名家论坛”讲座得到了武汉市文史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2005年5月与武汉晚报合办以来,拓展了主讲人和选题的层面,  相似文献   

19.
董小玉 《新闻界》2006,(3):38-39
“画传”热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像一股旋风很快就吹遍了中国的大小城市,在各个书店中占据着显要的位置,并引起人们的追捧。画传可谓一种新的题材,传媒中流行的“画传”指的是以图片、照片等为主,辅以简短精炼的文字、资料,反映传主的生活历史、生平状况、精神面  相似文献   

20.
今年,文化类节目再次成为引起电视业界和普通观众广泛共鸣的现象.文化类节目形态的演变,既是内容元素的增量扩展,更是形式元素的创新应用.文化类节目的流行隐藏着社会文化的心理需求变化,具有社会结构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