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灿 《图书馆学刊》2012,34(12):122-124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善本古籍联合目录,但因为著录古籍数量众多,编纂工程浩大,书中难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部分书名、作者著录有误,著者朝代不确,版本认定不当等。这些疏误之处有待修订。  相似文献   

2.
国家出版局版本图书馆1980年编的《古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汇集了建国以来古籍整理出版的丰硕成果,是一部比较全面的检索工具书。但有些问题还值得商榷。先从收录书籍的原则来看,《目录》出版说明四说:“本目录是一个资料性书目,所以对书的内容不予考虑……。”作为资料性书目,果真可以对思想性不予考虑吗?《目录》收录了不少十年动乱时期评法批儒的图书,大都是以理论小组名义编写的。严格地说,这些书都是影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毒草,不是什么古籍整理的成果。版本图书馆为了全面反映出版的书籍,收录这些书也是有必要的,但必须在书名前加特殊标记,或在出版说明中加以说明(最好在提要中加以说明,以供人们鉴别)。再从分类和著录来看。综合类中有“版本·藏  相似文献   

3.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贩书偶记》和《书目答问补正》,皆属近代问世的版本目录学专著,不仅应为一般古籍管理工作者所了解,也是广大文史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本文从版本目录的角度对三书的特点和优劣作一番比较。 1.关于古籍版本的流传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研究古籍版本学产生和发展的标准入手,在分析古籍版本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同书异本的大量出现、校勘工作的蓬勃开展、善本概念的形成、版本目录《七略》的出现,都说明先秦两汉时期已经产生了古籍版本学。  相似文献   

5.
范希曾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底本,撰写出《书目答问补正》一书.范希曾采取补正的方法,保持原书体例,有所侧重,开展不少纠误补阙的工作,蕴含了丰富的编目思想,对于研究古籍的目录版本以及编写古籍举要目录,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随园闻见录》一书,《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附抄本联合目录)》、《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全目录》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增订二版)、《台湾公藏普通本线装书目书名索引》等俱无著录,李春光《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搜罗包括清人著述数百种,也不及载,足见其书之罕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一书的撰编经过,并简介其内容、说明检索方法、最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是清邵懿辰祖孙四代经过一百多年时间撰编的一部查考古籍版本的书目工具书,其内容比《<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增加了缪荃孙序、标注本目、邵章后序、附录三种、编辑后记、综合索引。其检索方法包括从《四库简明目录》中所著录的书名检索,从其中的撰人检索,从懿辰、诸家、邵章所补书目检查其版本,还可检索有关刊刻、版本、藏书、流传各方面的掌故。最后,作者指出此书在著录方法、内容以及笔误等方面的不足。文中列举了不少实例。  相似文献   

8.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中国古文献浩如烟海,前人为之编制各类目录,借以"即类求书,因书究学".本文从史志目录、常用基本古籍目录、古籍版本目录、专科目录、禁毁书目录及辩伪书目录、丛书目录等方面介绍了前人在目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利今人对古文献资源这块丰富的宝藏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六书故》一书的李鼎元重刊本,是该书现存较好的版本之一,但是学界一直对此本缺乏认识。其实,该本和《四库全书》本的底本一样,都是明刊本。自其刊刻之后,迅速在社会流行,成为诸家目录书中的普通古籍,但它的价值却不能轻视之。因为在明刊本不易获得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之嘉惠学界,并且较《四库全书》本更能反映原书面貌,具有更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共编有七部馆藏古籍目录。从内容性质上分,《大学堂书目》《大学堂图书馆汉文图书草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部藏书草目》属于综合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方志目》属于专科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贵重书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录》属于善本目录。这些馆藏古籍目录为我们了解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可以为当下的古籍编目及版本鉴定工作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其在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我们应从地方志的排序,地方志书名、责任者、版本的著录,内容提要的纂写等方面入手,找到编纂地方志目录更为科学、合理的体例.  相似文献   

12.
肖荣 《图书馆学刊》2005,27(1):79-80
以今天的古籍目录著录规则去衡量古代目录作品的著录,可以发现各种目录作品著录所奉之体例并不一致.甚至同书中有时也不一致。因文言文习惯及古籍无标点等原因,使目录作品中书名的著录出现多种样貌。从书目之起源追论古代各种目录作品.可概括出中国古代目录书名著录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汪辟畺《目录学研究》统计,从汉魏到明末,计官书目录六十种,私家目录七十七种,史家目录十四种;又孙殿起《贩书偶记》正续编著录,清以来之目录书一百五十五种,总共三百零六种古代目录书(实际数字还要多,因为它们并不包括释家目录,金石目录和地方目录等)。所有这些目录书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书名。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往往不以为然,其实我们只须稍微注意一下古代目录书的名称,即可发现许多有趣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徐柏容来信:读7期,愿献疑一、二。第13页“香港《史记》出版”条说香港出版了一本写香港历史的书,书名就叫《史记》,我觉得这事未必妥当,《史记》是中国史籍名著,不应再出一本内容迥异的《史记》,不容《史记》出现双包案。否则应属于取书名不当。因此,颇疑“香港《史记》”是否为“《香港史记》”之误,另外,写香港历史的《史记》,似不能如该文所称之为“香港版《史记》”,“香港版《史记》”只能以之称由香港出版之司马迁《史记》。 第11页言书中之序应排于目录之前,甚是。不仅“现代书籍”如是,据我印象,中国古籍似亦大多如是。这种排列次序是合乎逻辑的。但如目录排在序言之前  相似文献   

15.
四川大学古籍所借编纂《全宋文》的机会,对现存宋人别集及其现存版本进行了相当认真和彻底的清理,从广泛收集来的国内外有关图书馆的藏书目录中,通过精心筛选,编成了《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一书。该书自1990年由巴蜀书社出版以来,为宋史研究者检索现存宋人的别集版本目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真可谓功德无量。但是,宋人别集既十分繁夥,又历经七百余年乃至近千年的屡次整理和传抄、翻刻,其版本目录之多,存佚之不一,实在不是一件容易探明之事,尤其像朱熹一类大家和有影响的人物,自  相似文献   

16.
道光《安邱新志》二十八卷,其纂修源自道光《安邱新志乘韦》,经考订得知,纂修者为马世珍初创,张柏恒增订,马步元校订。《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将二书混为一本,对书名、版本、纂修者著录有误。辨析厘清了道光《安邱新志》的纂修过程和版本源流,匡正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著录之误。  相似文献   

17.
醉茶消客所辑关于茶的诗文,没有序跋,首页已失,不知原来是什么书名。南京图书馆早先将其标作“《茶书》抄本”,《茶书总目提要》按照清代《茶书》加以收录,其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定为“《茶书七种》七卷,明抄本”。《茶书七种》七卷现存二份抄本,旧抄本藏在南京图书馆,转抄本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本在《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题作“《石鼎联句》抄本”,副题为“历代咏茶诗汇编”。这些书名不同的抄本,实质上是同一部茶书。  相似文献   

18.
书名刍议     
一有书必有书名,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先秦时代的古籍大多数没有书名。比如孔子编订的“六经”中,《诗》、《书》、《礼》、《乐》、《易》的名称就全是后人加的。而《春秋》也只是当时对编年体史书的通称,在孔子之前就有鲁春秋、周春秋、燕春秋等,孔子只不过沿用旧称罢了。至于“子书”,如《管子》、《孟子》等书名也是后人所加的,其意义不过是人名的替代,即“管先生”、“孟先生”的意思。秦汉时  相似文献   

19.
《岱史》是继明《泰山志》之后的又一部大型泰山志书。《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东北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国家图书馆数据库等对《岱史》的著录多有不同,本文从责任方式、责任者朝代、版本项等方面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20.
我了解刘梅是从她的封面设计开始的。记得是1984年春节之前,装帧设计室送来了我责编的《灯谜趣话》一书的封面样。封面用黑色做底,正中是一只变形的公鸡,又象是一幅迷宫图,还象是一盏红灯笼,下面是黄绿相间的书名;将元宵灯谜的盎然意趣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看刘梅的画和她的封面设计都使人感到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虽然她并不乏现代意识,她设计的《苏联画家十人集》的封面流畅洗练、洋味十足,她为美国作品《你可以说服任何人》设计的封面使全国许多家出版社的同类书设计群起仿效而成为流行的款式,但她设计的古籍图书封面更能代表她的特色。她喜欢以暖调为主,用别人不太敢用的大红、大绿、杏黄来烘托气氛,达到强烈的对比和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