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玲 《科教文汇》2007,(10Z):42-43
当代新型人格特质论——“大五”模型是目前比较完善且有价值的人格观点。与此同时,众多研究者借鉴“大五人格”模型.研究形成了类似于成人的少年儿童“小五”人格结构模型。本文拟从“小五”人格模型角度谈谈对儿童人格培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司的精神与人格,是现代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本文将现代公司置于法律体系下,并结合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观点,建设性地对“法人人格”做出创新性阐释,全方位地推进现代公司法人人格建设。  相似文献   

3.
齐善鸿  刘明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185-187
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伦理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将企业“人格化”,进而拓展了法学意义上法人人格的概念。提出了基于企业伦理的法人人格概念,给出了健全法人人格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健全法人人格对企业的意义。最后,指出了建设健全法人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旨在为大数据网络环境下馆员服务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湖北等地部分高校图书馆及国家一级、二级公共图书馆基层馆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图书馆赋能、工作自主性、网络交互、馆员前摄型人格、馆员服务创新以及个体层面的特征信息,探讨大数据环境下馆员服务创新的作用机理,构建网络交互与工作自主性对馆员创新服务影响路径模型。[结果/结论]图书馆赋能、馆员前摄型人格对馆员创新服务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交互调节了工作自主性与馆员创新服务的关系;图书馆赋能通过工作自主性影响馆员创新服务;馆员前摄型人格调节了图书馆赋能与网络交互的关系,对馆员创新服务的正向调节通过网络交互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5.
谢章明  解登峰  刘征宇 《科教文汇》2014,(10):93-93,101
通过心理传记学研究探讨曹操的主要人格特点。采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和心理传记分析法,结果表明曹操具有“机智勇敢”、“乐观开朗”、“赏罚分明”、“目光远大”、“奸诈狡猾”、“残忍狠毒”六大人格特征。通过对该评定结果与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分析曹操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人格健康状况实证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格健康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部分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介绍了“学科馆员”内涵及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科馆员”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包括“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智能管理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智能导航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合作咨询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用户个性化Web定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严哲 《现代情报》2013,33(3):24
首先,简述了九型人格的相关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将某图书馆馆员划分为9种人格类型。其次,构建了以人格假设——工作绩效为核心的研究模型并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型人格"视阈下的人格假设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预测力,从九型人格——工作绩效的回归方程来判断,人口属性特征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最终,笔者引入人口属性特征作为控制变量,修正了该方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馆员继续教育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然性,“科学馆员”的高素质要求及目前高校图书馆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状,提出馆员的继续教育是培养“学科馆员”的主要人才保障及为培养“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及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进程中,图书馆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平台,图书馆功能的创新与发展,关键取决于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培养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对图书馆员进行创造教育;继而,对图书馆员进行人格测试,因材施法;对馆员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加强创造技法的学习,并促使馆员将创造成果付诸实践,使创新成果实用化,同时,在实践中培养馆员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有史以来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教师人格是实现“不言之教”的隐形教育力量。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人格是人的重要方面,塑造人不能无视或忽视人之格。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教师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人格成长。可以说,教育亦应是“人格熏染人格”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温丽娜 《科教文汇》2007,(10X):40-41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健康的人格是其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实践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这两个不同但又同属于“大德育”的范畴的两个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对于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员学者化"质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徐兴余 《情报杂志》2003,22(5):105-106
探讨了“馆员学者化”的内涵和导向错误及形成这种观点的成因,分析了馆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学科馆员”才是馆员努力发展的方向,才是提高文献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学科馆员”岗位职责及其所需求的人员素质要求,在结合我国高校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放系统是培养“学科馆员”队伍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制度是“学科馆员”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人才引进是“学科馆员”制度能够深入发展的保障;科学的人才激励、竞争机制是实现“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学科馆员制度是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新举措,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范绍伟  李运娟 《科教文汇》2007,(12X):162-162
“浩然之气”在美学意义上体现着人格的独立与自主,表现着人格的伟大与崇高,是自由伟岸人格美的经典体现。其原因是善与美是相统一的——善与美在本质要求方面相同;善与美在体悟方式和完满境界方面形同。追求道德“至善”的过程,也是个体自身的自我肯定、个体价值自我实现的过程,即人格美体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理解"职业倦怠"及其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高校年轻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重点阐述了包括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提升年轻馆员对职业价值的认同;把握机遇,完善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职业适应力;满足合理需求,增强年轻馆员事业进步的动力等在内的遏制年轻馆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理念下农村教师面对学生犯错误时,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克服困难,而不是一味的教训。同时指出了教师的人格修养是学生接受这种“帮助”甚至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整个人类生存与延续方面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曾将“天、地、君、亲、师”供奉一堂,使为师者为“无所不知”的人之楷模。备受尊崇。很少有人怀疑教师有人格及心理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怡 《科教文汇》2007,(3S):103-103
关于李商隐的人格,文学史上褒贬不一,贬抑性评价多于赞扬性评价。本文肯定李商隐的君子人格。李商隐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他自幼受到儒家理念的熏陶,师从堂叔父,堂叔父耿介的性格对李商隐君子人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走入社会以后,令狐楚以及众多友人让他的君子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文学教育对他君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