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抓台式出发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发技术是决定游泳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现代游泳比赛的名次常以百分之一秒来决定,所以出发速度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游泳的摆臂式、抓台式、团身式、洞式、鞭式和蹲踞式六种出发台出发技术的技术要领及各自的优劣之处,指出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应选用不同的出发姿势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3.
刘幼琼  迟爱光 《游泳》2003,(5):12-14
出发是游泳运动员的重要技术之一,出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泳成绩的好坏,特别对短距离比赛项目来说影响更大。研究表明,运动员通过训练改进出发技术,比赛成绩至少可以提高0.10秒,通过训练还可提高出发稳定性,减少出发犯规,因此,在游泳训练中必须重视出发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出发技术辅助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洪  于仙贵  程燕 《体育科学》1998,18(4):53-56
为改进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出发技术,采用观测和实验方法,通过拍摄运动员陆上和水下出发技术录像以及出发计时,对出发技术进行运动生物力学诊断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和不同泳姿提出相应的入水启动方式,并研制出发训练辅助器材,对出发预备姿势、腾起角度以及飞行远度和入水角进行控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出发技术辅助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影像解析、实验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14名健将级以上游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振动训练运用在平时的力量训练中,经过9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游泳运动员出发的反应时、出发效率以及转身动作改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9周振动频率为30 Hz,振幅为2 mm的振动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结合,振动刺激能够有效的提高游泳运动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对提高游泳运动员的出发、转身蹬边速度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竞技游泳的出发台出发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泳出发台出发技术包括摆臂式、抓台式、团身式、洞式、鞭式和蹲踞式,分析其技术要领和各自的优劣,可对不同泳姿、不同运动员运用不同的出发技术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为游泳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旨在配合教练员用科学手段,对我国高水平选手的出发技术进行科学诊断,分析存在的主要技术症结,并为改进技术研制了红外出发器。  相似文献   

8.
对游泳运动员出发转身下肢力量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裘进 《体育世界》2006,(3):24-25
短距离游泳比赛中,出发、转身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出发、转身技术;运用各种训练方式提高出发、转身能力,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马保雷  仲宇  乔金灿 《游泳》2010,(2):45-47
蹲踞式出发技术从出现至今一直备受重视,其优越性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实践运用方面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证实,世界高水平运动员都已普遍采用。1998年规则的改变(使其优势更加明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大出发台的出现,以及最近国际游泳联合会决定在出发台上增加出发起跳器,这些因素必会进一步促进蹲踞式技术的采用和演变。  相似文献   

11.
世界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体型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希思 -卡特体型测定法测试了 81名世界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的体型。结果表明 ,世界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平均体型分值为 3.81 - 3.2 6 - 3.2 0 ,最优秀运动员体型的平均分值是 3.5 0 - 3.42 - 3.5 8,中国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平均体型分值为 3.85 - 2 .5 0 - 3.75 ,中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总体均值和最优秀运动员值。提示 :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存在最佳体型 ,运动员体型中的中因子分值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期我国优秀竞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探讨,说明影响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主要是运动员“厌水现象”的出现、运动伤病、文化素质、意志品质、家庭等方面的因素。运用训练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有关知识进行探讨研究,希望能对延长我国优秀竞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高运动成绩、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等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通过对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采用蹲踞式和抓台式2种游泳出发技术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以期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方法:使用Kistler测力台和高速摄像机记录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从准备姿势到入水的整个过程,通过对2种游泳出发技术参数的统计对比分析,总结这2种游泳出发技术的特点。结果:从游泳出发技术上来看,男性采用蹲踞式的加速蹬伸时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腾空时间、腾空距离、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出发总时间大于抓台式,而入水角度较小;女性采用蹲踞式的加速蹬伸时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腾空距离、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大于抓台式,而腾空时间、入水角度、出发总时间较小。从性别角度看,男性采用蹲踞式的加速蹬伸时间、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入水角度小于女性,而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腾空时间、腾空距离、出发总时间较大;男性采用抓台式的加速蹬伸时间、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入水角度小于女性,而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腾空时间、腾空距离、出发总时间较大。结论:从游泳出发技术上来看,蹲踞式在滞台阶段加速蹬伸时间较长,但地面反作用力较大,且获得了更大的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弥补了其滞台时间较长的缺点;在腾空阶段,在腾空时间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蹲踞式具有明显较大的腾空距离,则蹲踞式在该阶段更具优势。从性别上来看,男性的加速蹬伸时间较小,且地面反作用力较大,但平均水平腾空速度较小,减小了男性在滞台阶段的优势;在腾空阶段,男性的腾空时间明显大于女性,但其腾空距离也较大。  相似文献   

14.
靳钢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617-618,520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作为中国游泳运动队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竞技水平将直接影响中国游泳的未来。对加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和中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为中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旨为在全面提高和发展我国游泳运动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近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高水平(决赛和半决赛)自由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进行分析,其中男、女各224人共历时7年.通过各分段时间与最终成绩的相关分析,以及历届不同水平、性别的优秀运动员在各个项目上的分段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任何项目上,不论水平高低,自由泳运动员都呈现较为类似的时间分配模式,其中在短距离项目上,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前后半程的分段时间差越小并趋于均衡;在中距离项目上,男子运动员后半程保持速度的能力优于女子,历届世锦赛的获胜者在每个分段上处于领先位置,尤其在途中的游速上;同时长距离项目上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途中的分段时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加速)且变化较小,而水平稍差的运动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减速).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保持总分段时间分配特征的前提下,通过技术优化和力量训练来提高分段成绩,进一步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6.
用流水游泳池进行速度感觉练习与表象训练,来提高运动员100米自由泳前程50米速度感觉能力。实验将24名运动员分为A组(流水游泳池练习和表象训练);B组(表象训练);C组(控制组),每周3次共4周。结果为:1.A组速度感觉能力有明显的提高,2.单手5次划手频率感觉指标是有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3年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以及2005年南京十运会三次游泳比赛的分段成绩、参赛女子运动员的年龄的分析、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出发、转身、途中、划频、划幅、游速等)的比较,分析当今中外优秀女子400m、800m自由泳选手的技战术特点,了解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明确赶超的目标,寻找突破的方向,为我国今后在女子长距离自由泳项目上的发展提供技术参数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肖峰 《体育科研》2003,24(4):35-37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并与具体带训实践相结合,分析总结了少儿女子游泳运动员速度训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33名优秀男女蹼泳运动员42项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研究制定出我国青少儿蹼泳运动员身体形态主要指标选材预测表和男子体密度推导回归方程,建议蹼泳选材时,注重选拔身体围度大、流线型好,头型为高中头型或高狭头型的运动员从事蹼泳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