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金艳 《文教资料》2011,(29):141-14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导疑问难,培养学生读中善问的意识;自问解答,培养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合作解难,培养学生读中启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PISA2003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是在问题情景、能力等级、评分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评体系,具有独特问题解决能力测评设计思路。这对我国的测评有许多启示,我们应明确界定测评的核心概念;立足学生,使测评题目情景化、生活化;完善测评的评分细则。  相似文献   

3.
按照一定的理论标准对教育评价技术的质量及结论进行评价称为再评价,再评价就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其目的是对评价者指出其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通过对评价实践的再评价,有助于反思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评价进行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必要的改进,从而切实发挥评价的功能。再评价的方法分定性和定量两种,其中,内容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它是对评价中各种材料的内容及有效性按照评价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和评判的方法。本报告即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香港PISA2003评价报告进行定性的效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PISA是对15岁学生进行的大型跨国评价项目,主要关注在义务教育将近结束阶段学生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情况,从2000年开始施行,每三年一次,循环往复,分别主要评价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今后,PWSA评价将扩展范围,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结果更全面的评价.PISA评价的框架与发展趋势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评价框架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蕾 《中国考试》2007,(12):12-18
国内关于能力测试和题库的探讨有很多,但能力测试和题库的有效结合并没有达成普遍共识。PISA的一大特色就是对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领域的能力测试做了深度解析,对各领域的素养内涵做了明确界定,制定了多维度的建构图作为题库建设的框架。PISA能力测试题库的建构为改进我国能力考查和题库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从事未来职业、融入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在学生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如何测评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中外教育界所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此,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作了有益的探索,时我们进行教育评价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评估调查中,以PISA与TIMSS(即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的英文简称)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PISA是英文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的简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CIECD)策划、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美、英、德、法、…)参加(非成员国也有不少参加)的一项大型、国际性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直觉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要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说话能力是基本技能之一。说话更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自古以来,说话能力很重要,培养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交流技术(简称ICT)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PISA2003通过学生问卷、学校问卷和ICT问卷对国际上15岁学生的ICT表现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1)多数国家的15岁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的经历;在学校使用计算机没有性别差异,但在家里,男生比女生、优势家庭背景比劣势家庭背景的学生有更多计算机使用的机会;(2)对因特网和娱乐的使用频率较高,对程序和软件的使用频率较低,且存在性别间的差异;(3)学生对计算机使用信心高,他们对完成常规任务比完成因特网任务或高水平任务更有信心;(4)学生在家里拥有计算器和书籍较多,教育软件的拥有量最少,且存在家庭背景间的差异;(5)有1~5年计算机使用经历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得分优于使用时间1年以下和从来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的学生;(6)学生完成高水平任务的信心和在数学上的表现呈正相关。PISA2003对学生ICT表现的评价方式与结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ICT的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在2003年增加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该评估项目旨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领域的知识,识别问题关键特征及其内在关系,能够明确界定问题,合理表征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真实性评估、判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PISA2009上海测试的考务实施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测试的实施角度看,不同的测试可以有不同的实施规定和办法,但是这些规定和办法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在相等的条件和情境下参加考试或测试,从而减少测量误差,保持测量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从这一角度来看,HSA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国际化的测试理念,在测试具体实施层面也为国内的教育质量监测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与中学数学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在国际数学界受到普遍的重视,并被引入一些国家的数学课程中."问题解决"和数学课程有紧密的联系,是当前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所强调的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是中学数学课程中要体现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4.
PISA2003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3对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素养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进行了测评。分析研究PISA2003的测评原则与目的、测试框架与方法等,可对我国实施教育质量监控予以一定启示。尤其是PISA2003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解题方法单一性导致了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走向统一,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教师日常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分析得出:"填鸭式"教学、运用"规定"方法训练学生解题以及"标准化"考试是造成小学生解题方法单一性的主要原因.改变小学生解题方法单一性为多样化的策略是:要尊重非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香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秀杰 《成人教育》2009,29(6):10-11
分析香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流程、特点,以期对我们正在进行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内地自2008年来已有15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进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试点招生工作,其培养体系正处于探索阶段,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而有效整合中西文化的香港地区则有着十余年的教育博士培养经验,认真梳理其培养目标、招生入学、课程体系、学习方式以及学位获得等培养体系模式,对内地教育博士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香港的《音乐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鲜明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理念,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课程规划的设计强调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的选择强调照顾到学生不同的音乐背景及专长;教学策略的运用强调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要灵活采用教学方式;课程评估的实施强调包容、照顾和鼓励不同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语文思维能力测验"结果表明,新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新课程下,学业水平一般的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有明显提高,而对学业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新、旧课程对其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新课程对男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女生则影响一般。这些是实施新课程尚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s well as four goal orientations were assessed in a sample of 315 Chinese gifted students in Hong Kong. These students tended to endorse positive perfectionism more than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prefer learning and social goals over performance and avoidance goals. Learning and social goal orientations emerged as significant predictors in the prediction of positive perfectionism, whereas performance and avoidance goal orientations emerged as significant predictors for negative perfectionism.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promoting healthy strivings for excellence through setting different goa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