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兰诗》中“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句,各家注本多释“理红妆”为“梳妆打扮”。讲析者多以全句意思为: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并认为这样表现了姐姐的兴奋心情。我们以为此解未必妥当。句中的关键是“理红妆”三字。妆,《辞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语文第三册的《诗词八首》里,“当”字凡四见。研究一下它们的释义,对文言实词的教学是有用处的。三次见于《木兰诗》。“木兰当户织”,“当”字在课本里注为“对着”。“当窗理红妆”  相似文献   

3.
对《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这一细节描写的解释,长期以来是有争议的。部编中学语文注释者将“当户”注为“对着门”,为此,有的同志写过文章,从古典诗文中引出大量的佐证材料,回答了为什么“户”作“门”解的问题。而这样解释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却没有涉笔。更多的同志对此注释是持有异议的,认为“户”只能作“窗”解,否则,“木兰当户织”于出入有碍,而阿姐“当户理红妆”有失闺秀的检  相似文献   

4.
闲暇无事,习惯爱向同村的学生们借本书看,自然又看一遍现行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诗词七首」中编选的《木兰诗》,猛然对「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两句生出点疑窦。按诗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两句,推出木兰应该是长女,因为古时候对姊有称兄的,长兄不特专指男性,亦包含女性;木兰有弟妹各一人,诗中的「阿姊闻妹来」应改为「阿妹闻姊还」。否则的话,按百战未死的  相似文献   

5.
<木兰诗>中"当户理红妆"中的"理红妆",凡有注的文学作品选、诗选均注为"梳妆(洗)打扮".有关古汉语的字、词典和具有一定工具性的词汇学专著,凡以"当户理红妆"作为书证的,均谓这里用的是"理"字所具有的"整理"这一义项.这种解释虽较"梳妆(洗)打扮"好些,但仍不能视作的解.只有将"理"字注解为准备方是确诂.  相似文献   

6.
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写木兰从军归来、恢复女妆的情景时说:"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那么,什么是"花黄"呢?花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古乐府《木兰诗》,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传统名篇课文。这套教材从1993年起在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至今。但课文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里“帖花黄”的注解一直沿用老教材注法,说“花黄”是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作文或讲话时,于关键性的地方用精炼的语言点明要旨,使内容更为精辟有力。 诚然,文无定法。以什么来“点睛”,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但是在长期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篇作品如果能在恰当的位置引入一二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则会使作品文采大增,这对于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举几例,请大家体会: 1.在描写香港、澳门回归,全国人民热烈欢庆的心情时,不妨引用“爷娘闻女来,出部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样,作品所需的喜…  相似文献   

9.
邓娟 《教师》2013,(6):41-41
那是一堂极为普通的语文课,突然有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木兰要‘当窗理云鬓’,阿姐要‘当户理红妆’呢?"我一时大意,随口说:"你平时上学路上有没有注意过路边的玻璃门窗,是不是可以隐约照出自己的身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应快的学生立马叫起来了,"不对吧,那时是南北朝时期,没有玻璃吧?""那时的窗户应该是镂空的或纸糊的吧?""对着窗户是因为光线更亮些吧?"……  相似文献   

10.
郭冰 《今日中学生》2012,(16):22-23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如果问谁会背《木兰诗》,大多数同学都没有问题。可这流传千年的乐府当年是怎么吟唱的?由于声音无法保存,这成了永远的谜。图形可以保存形象,人们通过远古的石刻、绘画等,可以依稀判断出当年的生活场景。对于声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课文注释:“胡骑(ji):胡人的战马。”《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骑qi(统读)。”《现代汉语词典》中的  相似文献   

12.
《木兰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中第三段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是这样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配套教参对这一句的解读是:"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对于一路疾行奔赴战场的描写,学生很好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木兰的思亲情怀也就成了一个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读透"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即要弄懂:到底是"爷娘唤女"还是"女唤爷娘"?  相似文献   

13.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语文出版社)选人了<木兰诗>一课,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句"云鬓"一词,编者注释为"像乌云一样黑的头发",并注"鬓(bin),脸两侧靠近耳朵的头发."  相似文献   

14.
<正>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多次被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从教二十几年来,对这篇文章的教读已有很多次,每次教学都有很深的心得和体会,现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对已有的资料的考证,对涉及本文的几个问题表明我自己的观点。一、《木兰诗》的年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书下注解里提到《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如果把它定为北方的乐府  相似文献   

15.
《木兰辞》中有一句说:“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有人提出疑义:为什么主人公梳妆打扮时要当窗干一样对镜干一样呢?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窗  相似文献   

16.
郭冰 《初中生辅导》2012,(35):33-34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如果问谁会背《木兰诗》,大多数同学都没有问题.可这流传千年的乐府当年是怎么吟唱的?由于声音无法保存,这成了永远的谜.图形可以保存形象,人们通过远古的石刻、绘画等,可以依稀判断出当年的生活场景.对于声音这无形的东西,想保存它,很久以来人们真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7.
《木兰诗》系北朝民歌,最早著录于南朝梁、陈间智匠所撰之《古今乐录》,后被收入宋朝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中。本两首,流行的是第一首。它与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因此,凡读古诗者,无不读《木兰诗》!凡读《木兰诗》者,无不为其震憾人心的力量所折服。但《木兰诗》中也有一些长期被误解的东西,我们在这里写出来,请同行们指正。  相似文献   

18.
<正>《木兰诗》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成功塑造了木兰这个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气势雄浑,且易记易诵,这主要源于出色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一、结构整齐的对偶手法对偶的运用不但使句式整齐,读起来也铿锵悦耳,朗朗上口,而且又能使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民歌一开始就以对偶  相似文献   

19.
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写木兰从军归来、恢复女妆的情景时说:“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那么,什么是“花黄”呢?花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又称额黄、鹅黄等,是把金黄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案贴于额上.或在额间贴上黄色。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当时佛教盛行,爱美的女性从佛像上受到启发,渐成风气。关于“花黄”的由来,还有个传说——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一得录     
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收效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都表明他们易于接受比较学。在比较中揭示事物的个性,概括其共性,符合从特殊到一般认识规律。教《梦溪笔谈一则》时,我估计学生对文言“但”宇的用法会产生误解,于是,课前收集了有关材料。上课口译时,学生果然将“但”译为“但是”。于是,我先举出下面一些例句:①众宾围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②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