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译入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从而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本文从文化翻译观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离骚》两个英译本中涉及到植物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张将直译、意译及注释等方法有机结合去对待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围城》内涵大量文化负载词,展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本文选取翻译适应选择论,通过“三维”层面浅析小说德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体分析译者莫宜佳的适应与选择,进而得知莫宜佳在翻译实践中符合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并恰如其分地进行了适应性选择,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如意译、直译、替换法和增译灵活地处理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题,有利于助力德国读者知悉中华文学和文化。  相似文献   

3.
理雅各《礼记》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理雅各英译的《礼记》为蓝本,对其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理雅各采用了一些主要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脚注、音译和释义等方法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小亚 《海外英语》2014,(13):126-127,148
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许多文化负载词,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对发展翻译事业,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意义重大。基于直译(音译)、直译(音译)加注释、直译(音译)加意译、意译、省译五种翻译方法,该文对《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五类进行描述性分析,指出林语堂针对每种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包含着浓厚文化信息的文化负载词历来是翻译中的难点。杨益宪、戴乃叠翻译的《儒林外史》中,对于具有鲜明、浓厚中国文化物质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依据其与英语文化的关联程度,采取了直译、意译、变通翻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译者在进行中国经典作品外译时,应重视作品中传达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转换翻译,文化负载词是译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能够直接体现整部作品的翻译水平。本文针对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习俗文化等文化负载词,结合杨宪益、戴乃迭《祝福》英译本中的翻译实例,以探讨文化翻译视域下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在探析《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点后,研究汉学家白睿文翻译《活着》中文化负载词所用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提供借鉴,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研究发现,从文化翻译观视角看,《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有:直译、音译、音译+脚注和增译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跨文化阐释视角,本文对《狼图腾》中的草原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它们在葛浩文英译本中的翻译。译者对草原文化负载词汇采用了音译、直译、意译的方法,这种跨文化的翻译方法尊重并保留了原作品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论文基于文化负载词定义的基础之上,围绕着英译本《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归纳总结了译者在对《围城》中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如何使用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提出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应基于译者翻译目的、译者生活文化态度及读者的关注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琪 《考试周刊》2011,(28):44-45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及典故(allusions)等。英汉习语源于生活。纷繁浩瀚.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为了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习语时,译者应当充分了解英汉习语中所舍的文化内涵,视具体情况,或英汉对译,或文外加注.或另添字词。本文从多方面比较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列举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如直译、意译等。直译多适用于文化信息完全或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翻译,而意译多用于无对应关系的习语。  相似文献   

11.
对《孙子兵法》贾尔斯和林戊荪译本中古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词源学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剖析,文化差异和译者的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影响了古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和翻译。译者应尽可能的传达文化负载词所包含的意义,以使目标语读者最大限度的理解源语。  相似文献   

12.
杨晓丽  安静 《文教资料》2011,(2):31-33,88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站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译者在源语认知环境中寻求关联并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作出动态适应。关联理论在W.J.F.詹纳尔的《西游记》译本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詹纳尔为翻译《西游记》中的文化内容,采取了多种手法,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替代法及注释法。本文通过评析具体例句指出,在翻译涉及文化内涵的文本时,译者应灵活采用翻译方法,在忠于原文作者和忠于译语读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实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自建的《论语》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比较分析了《论语》十个英译本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研究发现,由于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语言文化背景,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有所不同。苏慧廉和沃森对于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力求文章上下一致;理雅各、刘殿爵和利斯遵照原文形式;庞德偏向使用简单词汇;安乐哲的文化特色词翻译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道森、亨顿和韦利则偏好根据文化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内涵,灵活使用不同的翻译。对于《论语》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而言,译者如果能兼顾源语和目的语的特色及文化差异,采用简单词汇来直译,或对于难以直译的词汇,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更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董培  张媛 《英语广场》2020,(7):34-36
作为一部描写蒙古族风貌的著作,《狼图腾》一书中带有大量反映蒙古族风土人情的文化负载词。随着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数量逐渐增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成了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以归化、异化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探析《狼图腾》中蒙古特色词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法、意译法、替代法和增词法。  相似文献   

15.
《狼图腾》是一部草原生态小说,记叙了学者姜戎在内蒙古插队的生活经历。本文以小说中文化负载词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探讨其具体翻译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译者对小说中大部分文化负载词汇采用了音译(直译)加注法,另一部分采用意译法。这表明根据语境适当的采用音译(直译)加注法可以极大保留作品中文化负载词汇的异域文化色彩,使作品既能保持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又可以实现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9,(1):126-129
译者背景对文化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调和性、翻译的策略性和翻译的过程性。以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两个译本为例,译者文化背景对其书名、文化负载词、人物绰号等翻译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奈达的五种文化类型分析了《围城》中负载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及语言文化的一些文化词的翻译,并分析了译者在这些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处理上的得失。同时探讨了常用的几种翻译方法的具体运用,并得出翻译手段应变通和灵活以达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本文选取了最为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中医文献典籍,对其中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信息的负载词进行分类和整理,从中医疾病类、中医症状类、病因病机类、中医哲学类及宗教类文化五个层面分析其翻译难点,深入探讨文化负载词中蕴含的文化含义和民族精神传递,并针对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出可采取的四种翻译策略:文化共鸣与直译、文化冗余与意译、文化互缺与异化、文化互鉴与归化,以提高中医的国际传播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也开始为世界所认识和接受。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作者与译者的共同努力。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理论在译者处理不同文化的语言中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三体》一书中包括大量的文化、历史因素,极具中国特色,这于译者而言无疑是翻译的一大难关。而译者刘宇昆能够突破文化障碍,灵活处理,这在翻译领域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萍 《英语广场》2016,(2):44-45
本文以小说《丰乳肥臀》中英文版为语料,梳理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同时从译者的翻译美学和原文的语言特征探讨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