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0年末,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会计核算原则:“实质重于形式”,这是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十二项会计核算原则后新增加的,它对规范单位会计行为标准,从事会计工作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计惯例,该原则是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交易或事项时经常不自觉地运用的原则,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就是一例。它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之一。笔者拟就这一原则发表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早在1989年之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便提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而我国直到2001年才提出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这一原则,本主要谈谈这一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不断地发展和完善,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性,这对于规范和指导我国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应用和实质重于形式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原则是会计核算中应遵守的重要原则。探讨该原则在收入的确认、或有负债的确认、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关联方关系判断、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确定等会计核算方面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念及重要性探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分析,力图找出该原则更为有效的应用方法和途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可靠有效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交往加深,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当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将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之一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在经济发展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事实的密切相符,从而提高了输出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是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会计核算原则。在我国已客观存在于财务会计的实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之中,明确其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体现,有利于把握原则的内涵,进一步运用该原则规范会计实务操作。  相似文献   

8.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体在资产的确认,收入及在固定资产借款费用中的体现,说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改革的重大突破,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具体应用和会计人员应注意的事项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结合会计实务,说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高质量的要求,应对该原则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广泛研究并将之列入我国会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概念的产生,"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上的应用,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运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伴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同步改进。应适当淡化程序性操作,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贯穿于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全过程,加大案例教学和实证教学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被广泛应用,该原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能够更好地为投资者等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整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不能因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而滥用这一原则,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是贯彻这一原则的保证.会计人员必须注重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于立 《河西学院学报》2010,26(2):124-126
2007年1月,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实施,新准则虽然做了很大的变动,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仍然被保留下来.该原则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经济决策、约束企业的虚假会计行为越来越被财务人员重视.本文着重探讨该原则在具体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同时对在运用过程中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波 《华章》2009,(19)
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相一致时,会计人员应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专业判断,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但不能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否则,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存在的铁路估价交付资产的情况,建设单位暂不作冲转处理的做法,认为:第一,不符合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第二,不符合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原则;第三,不符合会计核算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故提出可用会计估价列帐、正式交付和会计报表的两种方法去处理。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会计制度》已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这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企业会计制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谨慎性原则的创新。新制度充分借鉴了国际惯例,对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和运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谨慎性原则的充分贯彻实施为补充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会计核算问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通常表述为“充分预计损失,而不预计可能实现的收益。”其内涵是不可预计可能实现的收益,而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以避免经营的风险,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从而保护企业的种种利益。这一原则,多年来一直是影响各个国家会计工作的重要原则并被广泛运用于会计准则之中。谨慎性原则的提出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给企业经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  相似文献   

19.
艾大力 《当代电大》2003,(12):19-22
1 名词解释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负债  流动负债  收入  费用  账户  会计科目  会计分录  盘存账户  集合分配账户  跨期摊提账户  费用账户  财务成果账户  原始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序时账簿  普通日记账  备查账簿  平行登记法  财产清查  未达账项  财务会计报告  资产负债表  客观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可比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  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  谨慎性原则  重…  相似文献   

20.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运用,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从《企业会计制度》开始生效为标志,我国在运用稳健性原则方面已经和国际惯例接轨,实行了“广泛的稳健性”原则。正确理解这一原则并将其运用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