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瑜 《科协论坛》2007,(4):149-150
我国社会不公正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凸显,政府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社会和公民的需求是我国社会不公正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只有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才是解决我国社会公正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服务及社会公正的涵义,指出目前我国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分析了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必要性,拟提出在社会公正目标下提高我国公共服务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孙燕 《学会》2010,(12):7-10
在制度性、规模化的公共服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整齐划一的公共服务所不能解决和包办的微观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和问题,从而促进社会机体的健康发展,是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为样本,从社会多元治理的视角,分析了社区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参与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合作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机理,提出小规模需求的服务生产供应模式,以最大程度、更有效率地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民社会的培育以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设好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培育起完善的市民社会,让市民社会很好地承担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转移出的职能;要在我国顺利培育起完善的市民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好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学会》2015,(7)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成为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和培育公共服务市场的重要制度安排和普遍措施。"如何为所购买的公共服务定价"成为政府购买服务实践中的难题,而合理定价是保障公共服务质量和培育公共服务市场的重要因素。目前,政府购买服务定价存在单方定价、定价总量较低、定价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社会组织这一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进而影响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建议从建立定价参与机制、合理测算成本、调整价格结构、分类购买服务等方面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乔新生 《学会》2014,(7):38-39
<正>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提出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这是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在现代国家中,政府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可以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政府与市场主体、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一种相互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政府可以向市场主体购买公共服务,也可以向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对天津农村社会管理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针对天津农村地区开展了调研活动,围绕调研的基本情况,对天津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对未来天津农村在城镇化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社会管理模式与公共服务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邓金霞 《学会》2016,(4):12-15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为何买""凭何买""谁来买""向谁买""买什么"以及"怎么买"这些关键环节还存在种种不足,需要从理念、能力、制度、平台、环境、实施步骤、人才等方面进行调整,为带动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9.
《学会》2014,(5):24-24
<正>福州市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1)编制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目录,做好与原有已转移社会服务与管理职能的归类和整合工作;(2)制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办法,编制购买服务的政府采购目录,安排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经费,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  相似文献   

10.
王名 《学会》2013,(12):36-38
随着进入发展型新阶段,我国社会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全社会公共需求发生显著变化,既有的以行政为主体的公共服务供给及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二是我国社会组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积极作用。以此为背景,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领域。2012年和2013年中央财政先后安排共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累计847个项目,涉及10多个省市的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救助、受灾群众救助、教育培训等领域。一些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地自2003年以来,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4,(11):40-40
<正>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近日青海省出台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办法》和《指导目录》,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主体责任、购买范围、购买程序和方式、购买资金安排及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实施办法》的出台,将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组织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对于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整体提高公共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公共服务品牌的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体现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应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搞好社会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13.
袁兆亿 《学会》2014,(8):22-25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现代行政管理变革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不仅体现在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制度设计上,而且体现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上。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推进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绩效,拓展行政管理创新空间,延伸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不但要深化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要提高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努力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新模式,在战略层面上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并发挥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绿色制造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调产品生命周期考虑环境因素,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利用.绿色制造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制造企业三部分组成,其建设模式可采用骨干制造企业示范带动模式、中小制造企业集群模式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模式.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标准推动社会治理的模式设定有助于标准化资源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更好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推进了公共服务的规范化、协调化建设。通过分析标准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契合性,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标准的主要利益相关方进行效力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治理标准的开放模式以实现标准制定的民主参与和均等化,促进标准推动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使社会事业与工、农、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共同推进“标准化+”战略改革。  相似文献   

16.
邓国胜 《学会》2014,(5):19-2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2014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层面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创新方面的作用。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哪类社会组织最有活力呢?哪类社会组织最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并能够及时、高效、创新性地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呢?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13,(5):40-40
<正>日前,从北京市委社会工委获悉,2013年计划安排8000万元市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向社会组织购买500个公共服务项目。2010年以来,本市已连续3年累计投入2亿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1029个。  相似文献   

18.
《学会》2015,(10)
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产生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在这两者分离与融合的过程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转型社会的特征要求政社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合理的定位。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政社关系的制度性定位体现在两者要由纵向的管理转为横向的合作,而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要具备信任理念、制度环境和契约机制等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戴建中 《学会》2011,(8):32-33
<正>胡锦涛总书记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20.
李涛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7):24-25,30
社会创业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创业形式。它具有企业化运营、社会使命驱动的混合特征,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回报,具有显著的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创新性和核心资本的社会性。它在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构建主动型福利机制、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产出、弥补公共服务不足、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凸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