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驻马店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松江 《天中学刊》2004,19(5):65-66
驻马店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着各业比例不合理、种植业结构中构成比例不合理、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等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有: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内部结构比例,积极扩大农产品的转化及深加工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充分认识农村产业结构中的突出问题,从固原县自然条件、农业结构现状出发,从长期抗旱着眼,从抗灾保丰着手,拓宽农业发展的思路,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以退耕还林种草为切入点,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积极扶持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县域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产业升级,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选择。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农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2004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的鼓舞下,青岛市农业结构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了调整步伐。随着我国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青岛市农业结构还存在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偏低、绿色食品发展不快、市区间发展不平衡、农产品附加值低和森林覆盖率还偏低等问题。青岛市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现有农村经济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根据地域特点、市场供求关系挑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完善市场机制,形成竞争、开放、有序、多样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推进农村小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兴办乡镇企业。把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在调整过程中要走好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几步棋。要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小城镇建设应因地制宜,东部重点可放在建设农村工业小区和发展农村小城镇上,中西部地区宜重点建设县级以上城市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建制镇。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和农村改革的深入,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日益发展,小集镇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服务性行业和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科技兴农的开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乡土技术人员日益短缺。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的比为1∶1 0 0 ,我国则为1∶1 2 0 0 ,平均每万亩耕地不足1名农村技术人员。而大批农村乡土科技人员的培养,主要要依靠…  相似文献   

7.
商丘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突玻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市场农业。围绕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应采取如下对策: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的合理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加大力度发展乡镇企业,形成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强化农业投入机制,增强农业造血功能;加强政府的引导,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重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培育农村经济能人,形成农业发展带动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干部管理方面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张永利 《考试周刊》2012,(32):194-195
本文分析了昌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指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有效的转移途径: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完善政策体制;扩大劳务输出;扶持返乡创业,等等。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形势下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内农业大开发背景和中国加入WTO的国 际形势,我省农业设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甘肃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应从五方面入手:一是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品牌农业;二是调整农 林牧三者的配置比例;三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农业;四是调整农业人才结构;五是转变的 政府职能,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昌黎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原因以及旅游和农业资源优势的分析,认为该县应依托其丰富多样又富有特色的旅游和农业资源优势及雄厚的产业基础,将农业、旅游业、生态旅游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通过四业的整合效应,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与农民收入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中的首要难题,严重制约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以及我国农业及社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出通过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实施绿色证书制度,发展效益农业,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信息一体化的正确选择,而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是入世后我国农业的主要课题和中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职业农民是社会发展和后工业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职业群体,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传统农民存在结构不良、数量减少、素质不高等问题,职业农民具有素质较高、市场意识强、流动较为自由等特点。可以从建立法律法规、实行职业证书制度、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完善多施教主体等方面进行职业农民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毛泽东始终关注、系统调查、长期研究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富裕中农是属于中农而与富农密切相关的一个阶层,富裕中农的理论是对农村各阶级更细致、更深入的划分和研究的成果。对富裕中农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成熟的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可以发现富裕中农的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5.
农民成人教育是推动农民流动有序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民流动的演化趋势是农民成人教育变革的客观基础。当前,农民流动呈现出规模减幅化、去向技能化、主体分层化、功能生态化、方式信息化、动机多维化等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些趋势隐喻着农民成人教育的六个转向,即教育理念从补差转向普惠,教育指向从知识转向技能,教育方式从讲习转向参与,教育内容从普识转向特色,教育时效从短暂转向持续,教育目标从生存转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应该覆盖所有有劳动力的农民,不同的培训对象适合不同的培训模式。当前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为高涨。培训师资的水平是决定农民培训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农民文化知识培训、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农民技能技术培训、农民生产经营管理培训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当前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农民培训在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制定划分富农标准的过程是中共对中国革命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土地革命的中前期,中共没有一个统一的富农划分标准,各革命根据地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各自作出解释,不仅标准五花八门,更存在不当和错误;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和中共大批领导人的努力,毛泽东在领导中央苏区查田运动的过程中,制定并颁布了比较科学的富农标准,为以后制定正确的农村阶级政策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在任弼时等领导人的努力下,中共的富农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富农标准的确定,是制定正确的农村阶级政策的前提,也是中共事业兴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工业化在空前增进人类财富的同时,也制造了空前的环境危机.环境权正是这种环境危机和对环境危机反思的产物.国际社会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确立作为一项新型基本人权的环境权,付出了持续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共识.中国自古就有敬天保民、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但在追求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亿万农村人口尚生活在有害的环境中.确立以环境权为中心的环保理念,尽快改变农村恶化的生态环境,确保每一个人生活在健康、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是当代中国一项十分迫切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为中国无产阶级寻找革命的同盟军是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研究农民问题的出发点。在"立体地看农村"和对中国农村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此时毛泽东的农民理论,这是党随后实现"上山"战略转移的思想前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谋求自身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而言,农民只有转变劳动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转变思想观念,向西方已经完成从"小农"到农业劳动者角色转变的国家学习,才是中国农民真正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