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唱与协调     
合唱教学的协调取决于合唱的均衡与谐和,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合唱的各声部人数的配备,各声部音色的训练特别是男女低音声部的强化训练,同合唱的谐和取决于合唱各声部的音准。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使其通过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来抵制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过在学校组织合唱团队训练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可以使其最丰富、最深厚的艺术感染力通向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温暖、抚慰、激励和震撼。  相似文献   

4.
童声合唱音色透明、音质清澈,被称为"天籁之音"。欧美的童声合唱源于教堂的唱诗班,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很高的水准。我国音乐课的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的声乐教学形式。它能把每个人声音的个性统一到共性之中。学生在演唱多声部合唱时,既要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声部演唱,还要与其他声部协调,对培养学生的音色感、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歌唱教学当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唱歌时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这种喊唱声音位置低、喉音很重、声区不统一、声音缺乏美感,尤其是在高音区,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难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只有正确地建立学生的音准感,在课堂教学中从听力和歌唱两方面来进行音准感的训练.本文采取通过有效的聆听和"轻声"歌唱教学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准感,真正地解决学生歌唱的音准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班级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和训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性的演唱艺术,更是一种音乐要素、音乐技能技巧性较高的综合艺术,对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班级合唱具有普及性、集体性的特点,班级合唱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不同曲调和不同的意境在合唱排练、合唱欣赏、合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合唱作品表  相似文献   

7.
合唱艺术是音乐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音乐特点和表现特点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首先对合唱的产生以及自身发展进行概述,并且对合唱艺术的基本特点进行三个方面的分析,最后以合唱艺术的独特性为切入点,论述了合唱艺术对演唱者进行多声部听觉能力训练的手段和具体方法,从而对合成艺术的基本特点进行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求学生最好能具备一些特长,尽可能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为了响应社会号召,各中小学都开设了音乐学科,但是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文章就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合唱是一种声乐演唱形式,指的是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按照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音乐产生于劳动生产和生活斗争中。最初的音乐是与劳动结合一体的在古代集体劳动生活中,人们为了协调劳动动作,为了减少在劳动中疲劳,以及因感受到劳动的欢乐而发出某种劳动呼声,那就是初期的歌唱。  相似文献   

10.
在声乐学习中,歌唱情感和歌唱技巧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这也是必须要提前掌握的基本知识。中学生歌唱情感的培养离不开歌唱技巧的灵活运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在歌唱情感方面最有效地方式就是对演唱的作品再进行合理地创造,将作品的表达和演唱的情感结合为一体。声乐是音乐中的一大种类,而歌唱情感更是声乐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声乐艺术表现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音乐通过旋律抒发作者情感,学生只有具备情感表达能力,才能更好诠释相关音乐作品,提高自身声乐表现力,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为此教师需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教改积极培养其相关能力,落实声乐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方略,以期有效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行为能力,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易受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让他们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家庭、学校、社会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在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认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其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有目共睹。但对于心智发育尚不健全的小学生来说,网络的开放性,让其极易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因此,我尝试从发掘教材网络德育资源,改善课堂网络教学环境,捕捉并灵活运用课堂生成性德育资源,激发学生积极利用网络的内在需求等四个方面入手,对提升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网络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已成为中学生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中学生通过上网结交朋友、获取知识、发表见解,满足了无限的好奇心。网络带来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或消极影响也已经凸显出来。一部分中学生利用网络玩游戏、聊天、看黄色电影等,这样长时间地上网,对身体  相似文献   

16.
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多年,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演唱时跟着钢琴可以唱准,离开钢琴就跑调,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声音缺乏美感,跑调现象更是严重。在多声部作品的演唱中,音准问题尤其严重。音准能力差导致演唱水平难以提高。影响音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从听力和多声部歌唱两方面来进行音准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听、仿、唱"和二声部歌唱训练,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真正地解决学生歌唱的音准问题。  相似文献   

17.
芒宽乡傈僳族的民歌以多声部民歌为主.1913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傈僳族教民演唱无伴奏合唱的歌唱传统在经过一百年左右的历史沉淀后,已经成为了芒宽傈僳族社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伴奏合唱和多声部民歌这两种歌唱传统相互交融,一起构成了芒宽地区独具特色的傈僳族歌唱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多声部民间歌曲.指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称其为“二声部民歌”.“复音民歌”。民间则有“双音”、“双声”、“公母声”等俗称。很久以来.人们以为中国的民间声乐作品中没有“复音”现象存在。直到本世纪40年代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家在采录民间音乐的过程中陆续发见了大量的这类民歌,才扭转了世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信息网络对中职生产生的不良影响现状,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培养中职生网络道德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声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也是一门表演性学科。它的魅力是其它音乐表现形式无法代替的。本文梳理了声乐审美与声乐美学、声乐心理学的关系,概括了声乐审美的功能、价值和内容,进而提出了加强声乐教学中学生声乐审美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