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完美小孩 金晓宇不到15平方米的卧室内只有一窗、一床、一桌、一柜、一书架.书架上零散堆放着书籍,更多是不同语种和版本的辞典.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唇边一层薄须.绝大多数时候,金晓宇就这样没有表情地坐在这里,面对着电脑.  相似文献   

2.
丁之丹 《围棋天地》2011,(7):104-104
我的书架上数围棋书最多,少说有五百本。不过有一套书是不上书架而放在书柜里的,那就是日本出版的1961年全十二期《棋道》。之所以不轻易示人,一是书已老旧,担心散架,再则它作为自己围棋生涯中的第一套读本,格外珍惜。  相似文献   

3.
第八袋烟:棋书老人与棋书夕阳用最后的余辉拥抱着一切。望着夕阳,望着被夕阳涂成桔红色的书架,老人恋恋不舍。我还能看见几次这样的夕阳呢?还能看见几次夕阳下的书架呢?二次,三次,还是五次?老人自言自语着,他知道这样的时候不会太多了。人总是要死的,就像跟前的夕阳,曾经普照万物,最后也不可抗拒地要落山一样。  相似文献   

4.
邢乐仁 《垂钓》2005,5(10):44-47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抱着“不再糊里糊涂钓鱼”的目的,我来到了位于武汉东湖湖畔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拜访了鱼类学家曹文宣先生,向他倾诉我和钓友们的苦衷。他透过厚厚的镜片看着我,认真地听着“钓鱼靠运气”的故事。他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叹息摇头,然后站起来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鱼类生态学》递给了我。  相似文献   

5.
2008年夏天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特别的一年,随之而来的却是留洋球员人数越来越少,从当时的十多人急剧减少到了几个人。这次我来介绍一下自己以前的一些留洋球员签名。杨晨:第一个登陆德甲球队的中国球员。1998-99赛季转会到德甲法兰克福队,并帮助球队成功保级。第一个赛季就攻入八个进球,这对于一个刚转投五大联赛的中国球员来说是巨大的成功,当时他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和旗帜,我们以他为荣。2002年夏天,杨晨还是离开了法兰克福,转会至圣保利。这张签名来源于三年前我给一个官员写信,那个官员送了我一套2000-01赛季的签名卡,里面还有著名教练马加特。能收到一套卡我倍感兴奋。希望虫虫们在写信收到礼物的同时,不要忘记感谢那些特地给你们回信的官员们,也许以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相似文献   

6.
朝闻道 《篮球俱乐部》2011,(9):59-61,58
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想了解他,知道他,懂他,卢比奥也不例外,在他的书架上,摆满了"手枪"马拉维奇的传记,而今,他终于正式登陆NBA,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延续偶像留下来的伟大足迹。  相似文献   

7.
趣闻荟萃     
意大利木匠里维马奇的家乍一看与其他人家没什么两样,但仔细一瞧再用手触摸一下,就会发现:他家除了桌子、椅子、书架是木头造的外,其他如桌子上的盘子、酒瓶、酒杯、灯罩、书架上摆放的大小不一的书籍,甚至门口晾衣绳上用木夹子夹着的内  相似文献   

8.
爱上天使     
1994年,我爱上了一个让我奋不顾身的人。如今,他离开了我的视线差不多快一年了,一年里,我在思念中度过。他给了我关于足球的记忆,然后又残忍地剥夺了我对足球的热情。因为,对于我而言,爱上足球,只因为有他。我不敢说他是神,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已,一个普通的意大利人。纯正的意大利血统,淡蓝色的眼中的深蓝色忧郁,他更像一个王子,一个优雅高贵的王子,球场上他把一切处理得恰到好处,尽显王者之风。有人说,是那一年的那个点球造就了他,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他的名字,我否认,或者说我抗议,一个人的失误是不应该被铭记一生的,尽管我是因为那个点球,那场比赛而认识了他,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每每看到那些黑白色的记忆,我心痛的不是那  相似文献   

9.
我的桥牌     
傅强 《桥牌》2014,(10):55-55
这么个标题,有点自私,每一个人视自己如生命般的爱恋,通常都是贪婪想独霸的,但他又与世间万物一样,美好,却从来不只属于我一个人。别人的桥牌不好妄加评论,只请你和我一起认识他一我的桥牌,曾经深爱,现在依然……初初见他,便即倾心,彼此相属的熟悉感扑面而来,相信每一个如我般爱上桥牌的人,都有一双天生拿牌的手,手指轻巧地握着13张牌,温柔协调地打开,一颗心安稳地舒适自在,心底里的烦躁,欲望,企盼似乎都找到了正正好的依靠,慢慢地沉淀下来,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0.
何谓网球人?一日为专职从事网球运动者,包括职业运动员、教练员、官员等。二日为网球迷。当今,找网球人,不乏其人,而作为完全的网球人却不多见。举世闻名的大牌球星阿加西曾说过:“我离不开网球,但网球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由此可见,阿加西还不能算完全的网球人。本文的主人公,虽不是专业从事网球运动,更无法与阿加西相比,但他却把自己的全部都付与了网球。可称一个完全的网球人。他就是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网球俱乐部的路天宇。  相似文献   

11.
说起做剪报,那还要从我年轻的时候说起。那时候,我是一个非常痴狂的影迷,最喜欢的电影演员是孙道临,不但看过他主演的所有电影,有关他的任何一条消息,我也如数家珍。每次从报刊上看到他的新闻,我都非常兴奋,后来就渐渐产生了做剪报的想法。我把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有关孙道临的报道全部剪了下来,然后粘贴在一个大册子上,看到好看的图片,也不放过。没过多久,这本孙道临的明星剪报就变成了厚厚的一大本。直到今天,它还摆放在我的书架上。每次拿出来翻阅,都会让我找回过去的美好回忆。不过随着结婚、生子,再加上工作压力的增大,后面的很多年里,我都把剪报忘在了脑后。  相似文献   

12.
杜文杰 《中华武术》2004,(12):48-49
一年前,肯尼亚著名的男子长跑运动员意外地收到了一份足以吸引他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邀请,这个邀请是卡塔尔田协官员希望他像同胞斯蒂芬·切罗诺(男子3000米障碍赛世界冠军,现名沙希恩)一样移居卡塔尔,条件是他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和奖励。然而,他却断然拒绝了。 凯姆博伊说,"我知道这个条件对我意味着什么,但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学习和访问我还是经常到邮电部赫鲁普萨专家处学习与邮票有关的知识,专家也介绍我去找其他部门的专家学习,时间长了与邮电部的某些官员也搞熟了,通过他们都能学到一些与邮票有关的学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赫鲁普萨专家的办公室遇见了依·许米特,他的谦逊有礼的风度和朴素和善的外貌,竟使我一时没有意识到他就是我所敬仰的著名邮票雕刻家,当专家向我介绍以后,我没有放过这个机会,立即要求能约个日子到他家里去访问,他欣然同意了,临走时他还热情地对我说:“非常欢迎您到我家里来作客,我一定等着您。”  相似文献   

14.
龚辉 《围棋天地》2011,(3):222-222
那一天,我信步走进了书店,来到棋书前,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三国演义与围棋春秋》的书,非常意外。因为我以前有过这本书,而且是我的藏书中较为珍贵的一本,扉页上有邵震中九段的签名,可后来这本书借给了一位棋友,一去不回。现在这本书已经是再版了,当时我便亳不扰豫地买了一本。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遥远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5.
汪彦平 《网球》2008,(9):98-99
作为WTA空降到北京的常驻官员,大卫·苏梅克(David M.Shoemaker)现在一周要学三次汉语,而且还取了一个中文名字"舒德伟"。他说,现在自己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融入中国的工作环境,"我渴望来中国。在北京领导新的办事处是一个重要的职业机会;个人来说,经历一种新文化,让中国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同样让人兴奋。"  相似文献   

16.
《电子竞技》2008,(10):76-77
我关注一个人已经很长—段时间了。不错.是一个人。而不是妖精。妖兽.或者是羽灵、羽芒。他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男人。我注意他,并不是因为他长的帅气。事实上.他长的虽说不至于到出来吓人的地步,但是也仅仅是马马虎虎而已。头发乱的象鸡窝.胡子长的都可以养小乌了.衣服一缕一缕地挂在衣服上,脸上的污垢弄下来都可以养花了。一看就知道是个要饭的。象这样的一  相似文献   

17.
健步如飞的贾森·威廉姆斯丝毫看不出有要出手的迹象,突然间目不斜视的他手臂一抡,篮球从他的背后划出一条美妙的弧线,将企图断球的对方防守队员目瞪口呆地抛在一边,像长了眼睛一般,稳稳地飞向另一个人──克里斯·韦伯。韦伯接球跳投,篮球应声入网。整套动作配合得行云流水一般,丝毫不拖泥带水。国王队似乎找到了一对完美无缺的二人组合,并且这两个人之间感情也相当强烈。 “坦白地说”姆斯说道,“我见到他之前还以为他是一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家伙,更别提会想到有朝一日会相处到这个地步。但是我必须说明,他本人与我想像中截…  相似文献   

18.
侯伟辉 《围棋天地》2013,(10):106-107
一本心爱的棋书就如同一个忠实的老朋友,总能在无意间勾起你的些许思绪,为你打开一段尘封的回忆。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我深深尊崇的棋士加藤正夫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将近九年了。多年来,每次在家中走过客厅里的大书架,看到书架中层最醒目处那本沉甸甸的《刽子手——加藤正夫对局集》,我都禁不住驻足良久,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体育》2008,(2):100-101
2007年12月14日 和父亲的争论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在浏览我的博客,关于我在上面写的事情,尤其是合同的事情,大家有很多争议,我刚刚还和父亲争论了一番,你也知道父亲和我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我主张的是有多大能力签多大的合同,他老人家的想法正好与我相反,他主张不论薪金多与少,签下合同就要按照合同上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的发小     
付饶 《网球》2013,(7):84-85
已经离开杂志社、离开北京六年的我,在一千公里外的上海,买了房子,娶了妻子,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一旦回想起远方的吴总、老谢、火车、陈老师、元元、奥利文……那些青春、二逼还自我感觉光辉的岁月里,包含着躁动的上进、成长的不安以及单纯的感情。与这些人和杂志社过往的点滴,涌上心头,都是温暖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