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立意义是语义关系的典型,它可以通过反义词等多种语言资源体现。同时,这些表达对立意义的语言资源又可以用于创造句法环境在语篇中建构对立意义,因而被称为对立触发语。本文将对立意义资源创建为包括"词汇-结构-关系"三个次系统的对立触发语框架。依据所建框架,本文分析了新闻、广告、文学、学术等各类语篇中对立意义的建构现象。从语篇视角审视对立意义建构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语篇作者通常基于人类思维中的二元对立概念,利用对立意义资源创建语境将两个人物、事件或事物建构为对立关系,并赋予它们对立的评价,从而拉拢读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对立意义建构是语篇作者用于意义表征的有效修辞策略,是作者联盟受众的有效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对语言塑造的角度,分析汉英动物义位在不同文化模式下形成的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和对立关系。这种对等和对立表现在两个方面:同一语言系统内部和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同义聚合和反义聚合关系。由于文化差异现象产生的“非自然意义”容易引起文化信息解码过程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静态语义和动态语义是语言体系中两个性质相互对立的语义集合。语境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是动态语义生成的必要条件。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是同一载体的两个语义层次。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寓于逻辑结构之中,对逻辑的结构的分析旨在揭示隐性的语义成分,并对其客观的真实性作逻辑的指证。语言的创新决定于心的功能,即指人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以及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用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意义研究,在其表现意义方面主要是指情境下的意义。同一言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会有所不同,即同一言语在不同语境下对所要表达的信息会有所差异,这就涉及到语言的重点和信息焦点的表达方式。英汉语虽然差别甚大,但是两种语言就其在表现信息焦点问题上有共同之处,都是通过语音、语序、词汇、句法这四种手段。本文旨在语用学意识下,探究它对信息焦点翻译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语言学家一般把语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语境即语言内语境,是指语言本身的环境,如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篇章内部的种种关系等;广义的语境即语言外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说话时的具体情景以及对话双方的情况如身份、职业、文化素养、社会经验等.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通论》中把语境分为小语境和大语境.小语境指的是语言内语境,即上下文;大语境是指语言外语境,包括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和心理语境.  相似文献   

6.
语义对立词是一种具有两个相反意义的特殊词语。这类词语给理解和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就此提出了四种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即通过语境或语言上下文、使用范围或对象、语气语调或态度表情以及搭配关系等不同角度来判定语义。  相似文献   

7.
语境对语义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语境参与意义的合成的层次和深度,语境与意义的关联的体现,即表现与表达,阐明语境与意义的紧密关系,并认识到所有语境最终表现为现实语境。现实语境对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语境最终都是参与意义合成的。有语言的时候,语境与语言一块起作用;没有语言的时候,语境则可以单独表达意义语境与意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跨文化情景语境的含义及要素作了说明,并从交际双方关系、交际场合和非语言行为等方面阐释了跨文化情景语境对话语意义解释的制约作用。话语意义的解释依赖于语境,人们的语言交际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尤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借助于合适的语境,听者才能理解会话意义,进而获得说话人意欲传达的信息。反之,交际双方就无法正确获得话语信息,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语言教学要求语法教学应突破传统的句子模式,上升到语篇层次和真实的语境中,应服务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语法与句子语法相对立,注重语境下语义和表达的过程分析,突显了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所作的语法选择,建构的是互有联系、上下连贯的信息,使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在同一个句法结构中得以实现,从而使学生不仅仅是"学"语法,而是"用"语法进行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0.
刘璇 《华章》2011,(31)
语言符号是文化的载体,并可以为文化所标记.根据标记理论,语言现象的分布存在着一种对立的不对称关系,即有标记与无标记的二元对立,对立的两极之间不仅具有意义和形态上的不等值,更重要的是受“评价性不等值”的制约,即文化标记的制约.文化标记能够决定语用意义的表征形式,制约语用意义的推断,导致语用意义的变更,得益于其同时对语言文化特征和逻辑意义的解构,为人与人之间有效传递、交换、沟通信息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