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数学知识溶入游戏活动中,吸引学生参与,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会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一、在游戏活动中,主动体验概念的内涵案例:“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片段课一开始,就做一个游戏。教师拿出2架纸飞机。师:谁愿意和老师比赛扔纸飞机?看谁扔得又高又稳,持续的时间最长?生1:我最会玩了,我和你比。(很有自信心)(学生输了)生2:我能赢你。我来!(学生又输了)第三个学生仍然输了。学生傻眼了,细心聪明的孩子开始寻找原因了。生:老师,比赛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生(抢着说):我…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中的例1、例2。教学过程描述:片段1:在游戏中引入师:小朋友会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老师也觉得这个游戏挺好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好吗?(游戏开始。)师:谁赢了老师?谁输了?(赢的学生显得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幸在黄山全国小学数学评优课活动中观摩了32节各具特色的数学课,感触良多。案例一:《生活中的负数》游戏:石头、剪子、布。规则:同桌两人玩,记住自己输赢的次数。生汇报:输一次,赢两次……师:赢两次可以用2(板书)表示,但输了两次还能用2表示吗?你能用一种新数表示输了两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 ̄99页。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会初步的概率思想。2.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会玩吗?想不想赢老师?生:想!师:好,我们就来玩一玩。师生比赛三次。师:刚才有没有三次全赢老师的同学?全赢的把手…  相似文献   

5.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自由汇报:做游戏、玩电脑、饲养小动物、打篮球、踢足球、弹钢琴……)师:课堂上玩过吗?生:没有。(大部分学生答)生:玩过,在活动课上我们玩过纸飞机,还玩过……师:我发现你们都非常喜欢玩,乐于参加与玩有关的活动。如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你想玩多长时间?生1:我想玩10分钟,行吗?(教师没有表态)生2:20分钟?(教师还没有表态)生3:玩一节课!师:(竖大拇指)赞同他的观点吗﹖生(齐):赞同!评析:“玩一节课”这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为什么学生一开始不敢这样说?因为我们的课堂还受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制第十册第三单元《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生:玩过。师: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个游戏。游戏规则是:同桌两人为一组,一边进行游戏,一边  相似文献   

7.
教学版断一:第一次猜图形   师: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名字叫猜图形.谁想玩?   (生举手,师指名前来)   师:老师会出示一些数学图形,请同学们为他提供准确的信息,帮他来猜,好吗?   生:好!……  相似文献   

8.
教学版断一:第一次猜图形   师: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名字叫猜图形.谁想玩?   (生举手,师指名前来)   师:老师会出示一些数学图形,请同学们为他提供准确的信息,帮他来猜,好吗?   生:好!……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教学过程一、拍手游戏,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师: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我们来做一个拍手游戏,好不好?生:好。师:那你会拍手吗?生:会。师:拍2下试试。(学生有节奏地拍了两下)师:拍得真棒!老师先来说说拍手游戏怎么玩。可要听仔细了!你们先拍2下,然后老师拍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你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好吗?”我曾无数次地问自己,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然而最近我却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并不好,甚至是一塌糊涂!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采撷于全国小学数学名特教师的课堂实录中。)“”和“△”有规律吗?课堂上,教师在引导二年级的孩子找规律。同学们兴趣高昂,非常投入!最后是一道记忆闯关题:师(出示):你能记住吗?(师隐去图形)生:能记住!一面红的,一面黄的,一面红的,一面黄的……师:你们为什么能记得这么快?生:因为它们有规律呀!师:那么你知道第10面、第95面旗是什么颜色吗?生:知道,…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摆小棒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拿出4根蓝色的小棒,你能用这4根蓝色的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师:好,开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都摆好了吗?(学生齐答)师: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了。想不想看一下?生:想。师:这是我们刚才摆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生:(齐)正方形。师:第二个呢?生:(齐)平行四边形。师:如果拿掉1根小棒呢?  相似文献   

12.
胡彩霞  鲁艳 《江西教育》2007,(20):41-42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教学读写方法 1.游戏引入. 师:剪子包袱锤玩过吗?那我们也来玩一玩,不过是有规则的.  相似文献   

13.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盆豆子,你们猜一猜,这些豆子是干什么用的? 生1:是让我们数数用的。 生2:是帮助我们学数学的。 师:对! 今天我们就是要在玩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师:我们先做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同桌相互合作,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另一人猜他手中有多少粒豆子,然后数一数。看谁猜的最接近实际数。注意:数完豆子后把它放回盆中,别掉在地上。(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师:谁能说一下,你们玩得情况怎么样? 生1:我们玩了4 次,我赢了3次,他赢了1 次。 生2:我们也玩了4 次,我赢了2 次,他…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游戏活动中,有的孩子只能赢,不能输,赢了又蹦又跳,高兴得不得了,输了则一脸懊恼,有的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不止,使游戏活动无法进行。怎样让孩子正确对待输与赢呢?一、成人在与孩子做游戏时,要掌握好让孩子输赢的度和时机。如果想培养孩子对某项游戏的兴趣,可让孩子多赢少输;在孩子对某项游戏已产生兴趣,并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游戏规则时,要让他输几回,切身体会到竞赛性游戏既可能赢,也可能输。二、多创设条件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孩子们在一起玩,有他们自己的游戏规则,输赢都必须遵守规则。如果谁输了耍赖,别人就不…  相似文献   

15.
本课为人教版课标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可能性》的第一课时。片断一击鼓传花,老戏新唱师:古代有一种游戏流传至今,叫做“击鼓传花”。你们听说过吗?是怎么玩的,谁向大家介绍介绍!生1:就是很多人围坐在一起,圈外有一人击鼓,花球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你玩过纸牌吗?上课伊始,李老师课件出示了四张纸牌:5、8、10、A。师:这是四张……生兴趣高涨:纸牌。师:玩过吗?生高声:玩过。师:纸牌还可以玩出数学  相似文献   

17.
一、激趣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生:(大声齐答)好!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生: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个个跃跃欲试)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生:喜欢。(生余兴未尽,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这一次的游戏呀,我来说你来做,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看看同学们能否做到整齐划一.试试吧!  相似文献   

19.
《统计》是苏教版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 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笔者有幸 听了徐斌老师施教的这堂课,现 将撷取的几个精彩片断予以介 绍,供各位同行学习借鉴。 片断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课 师:同学们好!你们喜欢动 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 看看动物朋友。 (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森林里真热闹!你 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 生:是大象的生日。 师:让我们齐唱一首《生日 歌》,祝大象爷爷生日快乐。 (学生唱歌,有的还站起来 表演动作。) 师:我代表大象爷爷谢谢大 家的祝福!  相似文献   

20.
靳颖 《四川教育》2004,(12):32-33
【案例】一、游戏创景,引入课题师:今天,孩子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和上百位老师一起上课,确实是又紧张又兴奋。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孩子们愣了片刻,随即笑着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哇,做游戏了!”“玩什么呢?”)师:玩大家最喜欢的“找公鸡”好吗?(生异口同声、欢快地“好!”)师:今天是谁的公鸡丢了?(生争先恐后“我!”老师请了一位同学上台背对大家,其余拍手唱起歌……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师:看看你们这些小家伙,一做起游戏,小脸都笑开了花。好,今天咱们的老朋友丁丁和冬冬要请大家到一首儿歌中去感受游戏的快乐。(师指课题,生齐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