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人教二OOO年版)对用实验研究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所提供的实验装置,由于单摆要分别在摆长约1m且不同的偏角(约小于5。)的情况下,测出单摆振动一定的次数(如50次)所用的时间,并算出其周期。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比较费时问,且不好掌握两次很小的偏角.且在观察单摆的周期跟单摆的振幅没有关系的现象时又不直观。如何使这个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做时既省时间又好掌握,且能观察到单摆的周期跟单摆的振幅、质量没有关系而跟重力加速度、摆长有关的现象呢?笔者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研制出下面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单摆实验是指“用单摆测重力加逮度”的学生实验和描绘振动图象的演示实验。本人通过多次教学实践,发现这两个实验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而造成前一学生实验误差较大,后—演示实验效果不令人满意,甚者不成功。通过反复思索,反复试验,对这两个实验找到了一些改进办法,现简略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单摆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即在摆角很小(小于10°),忽略空气阻力对摆球运动影响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A)、摆球的质量(m)无关,只与摆长(l)及摆球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lg。课本上安排了改变单摆的摆长对单摆周期影响的实验,取摆长不同的单摆,让学生观察、感受单摆振动快慢的变化,并分别测出它们的周期。实验表明:摆长变长,周期变大;摆长变短,周期变小。至于加速度g的变化对单摆周期的影响,课本上未做这方面的实验安排。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些课堂演示实验,遇到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且安全性差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改进,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还进一步学会突破和创新。比如,在学习浓硫酸稀释实验时,为了说明向浓硫酸中滴水的危险性,按教科书所设计的方案实验,沸腾现象不易被观察。原因是水滴沸腾飞溅起的液滴非常小,并且持续时间很短。  相似文献   

5.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动手能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特征。创设科学、高效的演示实验,以物理实验充实教学,是物理学科中体现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对超重、失重演示实验的再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重和失重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必修)的学习内容。 对于中学生而亩,这些概念,不易理解,若在新授课中,配上适当的演示实验,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而一般中学的实验室又没有专门的器材来演示超重和失重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利用身边物品来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设计该演示实验的关键在于怎样把超重、失重过程的瞬间效果定格显现出来。以前很多教师采用如图1的装置,手突然向上或向下加速运动时,让学生观察测力计读数,并与静止时的读数相比较。  相似文献   

7.
1 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的演示实验高中教材中没有演示曲线速度方向的演示实验 ,教材中举了两个生活实例。一个是观察在砂轮上磨刀具的情形 ,当刀具与快速旋转的砂轮接触时 ,就会看到一束火星从接触点沿着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另一个是撑开淋湿的的雨伞 ,让它围绕伞柄旋转 ,从雨伞边沿甩出的水滴 ,也是沿切向飞出的。以上两个生活实例不容易在课堂上演示。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 ,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 ,效果非常明显。取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水杯 ,找一个直径约0 5cm左右的金属小球 (如滚珠、单摆小球等 ) ,用水杯将金属小球扣在桌面上 ,用力…  相似文献   

8.
吴据江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17(7):40-40,F003
传统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很难直观、形象地演示阻尼振动过程中振幅与时间的关系,前后周期间物体振幅的变化情况,振动周期的长短及整个振动过程中周期是否衡定等有关的特性也不能直观地显示,更不用说把振动物体的振幅和周期实时地量化并将振幅与时间的关系图形象地画出来。借助计算机进行物体阻尼振动的演示是理想的选择,它不但能直观显示物体振动的阻尼特征,而且能够反映出振动物体振幅与时间的关系,量化幅值。  相似文献   

9.
1存在问题 高中物理教材和不少大学《力学》教材中有关简谐振动图像演示实验只是给出了如下方案: (1)用以小角度摆动的沙漏来近似演示简谐振动图像(图1a)。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装置做受迫振动实验时,我们发现:一是把手的匀速转动不易控制;二是重物在振动中易晃动;三是曲轴处易滑脱。为解决上述问题,演示实验时我们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安装时,变速轮轴与跨过定滑轮的绳所在的平面垂直,在绳的一端连一小滑环,套在垂直固定于变速轮的杆上,以轮转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并进式实验(或称随堂实验)和学生实验三类,其中演示实验的数量最多。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在各种教学场合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中,有些观察现象型演示实验的演示效果差,不便于全班同学同时观看;有时现象不明显,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笔者对其中一些实验利用视频展示台的摄像头作了一些改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教具是为无机化学原电池教学设计的课堂演示装置,见下图。其特点是可挂在墙上直接在教具挂板上进行原电池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教师的演示操作。该演示教具优于经典原电池实验之处是利用纸上点滴的方法进行原电池实验,因此节省了药品和仪器,同时操...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课程是中学生在中学阶段觉得学习最困难的一门课程,主要原因是中学物理内容抽象,不形象直观,学生不易理解。而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十分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把物理教学搞成习题教学。如何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呢?笔者认为设计新的演示实验,既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突破教学难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设计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个正确清晰的振动图象,有助于学生对振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物理简谐振动教学中,历来都非常重视振动图象的演示,但利用砂摆漏砂拉动纸板获得图象的方法,主要有两个缺点:其一是手拉纸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很难掌握;其二是漏砂成图象的办法,既不易控制,又需借反射镜进行观察.因此实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近我们设计了一种SJ—18型简谐振动图象演示仪,经过试用,能简便地演示单摆和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J2513型激光光学演示仪演示干涉与衍射图像时往往需要在黑暗中进行,即使在阴天光照较暗的环境中,使用光栅也只能观察到零级和一级明条纹,给教学尤其是演示实验带来不便。为了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观察干涉与衍射图像,不少教师采用J2515型双缝干涉实验仪来演示此实验:用摄像头把干涉或衍射条纹信号送入计算机,再投影到屏幕上。这样做节约了教学时间,学生无须挨个从观察孔中观看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初中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 ,营造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进行教学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创新动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示范性是学生认识实验、接触实验的第一步 ,做好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激发创新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长期传统封闭式的教学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 ,也使教师惰于创造。为此 ,在教学中我从自身做起 ,潜心挖掘教材 ,对演示实验中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图 1例如 ,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  相似文献   

18.
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一节的教学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按照教学的要求,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轮流观察实验现象,再通过课件模拟演示。由于学生轮流观察,既浪费时间,又不可能看清布朗运动的全过程,而课件模拟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提高实验效果,便于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布朗运动现象,我利用数码相机和背投电视(也可以用带视频卡的电脑)结合显微镜的方法,演示布朗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卤化银晶体具有对光线敏感的重要性质,它作为光敏材料长期占据照相工业的统治地位。而高中化学在介绍卤化银的感光性时,没有安排合适的演示实验,学生不易理解其反应原理。鉴此,本人按照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尝试选择科学简便的方法为这个重要性质提供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配套演示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方案。既加深了学生对该反应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