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习方式变革的紧迫性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所组成的封闭环境下,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输出的知识,学习偏重于死记硬背、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得到的知识在质和量上都有其局限性。因此,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接受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究其原因,在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接受性学习方式有三大弊端: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积极体验、合作、实践,为学生构建出了一种民主而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设置体育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将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结合,接受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言之,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  相似文献   

4.
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教师将由教学过程的中心角色转变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的设计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转变。学生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总之,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能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 多年以来,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教师讲解、学习听并记录,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聚精会神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的时候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  相似文献   

7.
林杰 《华章》2013,(17)
本文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分析这堂音乐课中的歌曲教学,目的在于能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合理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组成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而不是机械地从教师或课本上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能改变学生以往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多渠道地获取知  相似文献   

9.
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入了许多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1.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 1.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被动学习、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化。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角色由课堂权威者向课堂参与者转变。教师们自觉地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中改变家长制的做法,实现教学的民主化。即需要教师“以人为本”,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  相似文献   

14.
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学要素之一的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起什么作用,是新课程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探究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  相似文献   

15.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式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的宗旨是:“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一种学习理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伟 《学周刊C版》2010,(1):80-80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是教师扮演主角.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的配角,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还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采用单向传播的传统做法,而且具有更多的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本文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三个主要活动中.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在英语阅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倾向于一种被动接受和封闭性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简单识记和机械模仿,教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讲授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内容,而学生要做的就是聚精会神地记,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也是各自为战,缺乏交流与合作;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片面地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为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验能力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