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测》1983,(5)
在日本,自一九八○年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后,目前正在出现一股“科学技术热”。日本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依靠它发展社会经济.并非始自今日,其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的“明治维新”时期。一、移植西方科学技术的“和魂洋才”一八六八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新政权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建国方略,除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外,还全面地采纳了以西欧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当时提出的“和魂洋才”的口号表明了日本人学习西  相似文献   

2.
<正> 科学技术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立国战略创造了为世界瞩目的日本经济奇迹。然而1998年,日本经济陷入战后5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期。为了重新振兴经济,日本政府除采取“紧急经济对策”缓解当前燃眉之急外,主要是依靠推行“面向21世纪的先导性科学技术计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日本的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创造了经济高速成长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民生活富裕,人均寿命大大延长,达到世界第一。但是进入90年代,日本陷入未曾遇到过的经济萧条,经历了所谓空白的10年严峻时期。为了打破这种状况,真正实现的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目标,日本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根据该基本法,日本政府于1995年制定了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其目标是为了改善日本科技活动的环境,提高研究开发的能力,促进科技成果顺利向社会…  相似文献   

4.
<正> 一、地方科委目前面临的形势“科技兴市”的提高,对地方科委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地方科委目前既面临着大好形势;又面临着严峻考验。所谓“机遇”。 1、党央中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提高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 2、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的领导,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地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载体——科技人员在发展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肯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为科技人员施展才华、发挥知识的潜能,制造了空前的宽松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庆祝中日建交十周年,加强两国科技文化交流,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发展,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日本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日本生活用品陈列会”在西安举行。这个陈列会是由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具体筹备主办的。  相似文献   

6.
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后,经济迅速发展,近15年来,我国以平均9%的高增长率一直领先世界,超过了20世纪60-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时期平均7%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当今,人们把科学、技术、管理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鼎足而立的三大支柱。在研究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时,着眼点往往从“技术差距”转移到“管理差距”上。美国把管理视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是一个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在管理上的成功,因而管理和技术被看作是日本现代化的两个轮子。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在这个问  相似文献   

8.
编者絮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然而,这个真理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日本可以说是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方面搞得相当成功的一个典型。冯昭奎同志的文章《从“科技是生产力”看日本科技发展——兼谈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建议》,论述了日本科技高速度、高效率地向生产力转化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并结合日本的经验,对我国科技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经济再生,日本政府努力落实2013年6月推出的《日本复兴战略》。该战略提出了“日本产业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以及“国际拓展战略”,强调了制度改革和科学技术创新在日本经济再生中的关键作用,重申了要强化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作为科技创新总司令部的职能,推出了推动跨部门的战略性创新项目、设立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应该怎样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党和国家制定了“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的方针,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已在发展工农业生产中显示了威力.研究科学、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课题。关于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作用,科学技术必须与经济、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在推动学科协调均衡发展、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稳定和培养地区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鼓励提高申请质量、控制申请规模,但面上、青年、地区基金申请项目数仍在逐年增加;以生命科学部为例,2007年申请项目数是2000年申请项目数的3.10倍.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后,申请书、申请项目的质量情况有什么变化?本文在统计生命科学部近年申请项目数、申请单位数增长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反映申请书、申请项目质量的一些指标,如未通过初审项目比例、同行评议结果分布、申请单位获资助比例和申请数大于200项单位获资助比例情况等,分析了申请项目的质量状况;根据上述申请数量和质量情况,结合贯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联系当前科学基金管理现状,指出各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管理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申请质量、控制申请规模.  相似文献   

12.
尔玉 《青海科技》2012,(3):88-91
最新考古发现推翻了2012年世界末日说,然而此前15%的地球人相信此一说法。甚至有人晚上不敢脱衣睡觉。玛雅文明为何衰落?地球真的将延后7000年灭绝吗?玛雅文明的衰落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古时候,有13个水晶头骨,能说话,会唱歌。这些被玛雅人视为神明供物的头骨,象征着和神明的心意相通。这些头骨里隐藏了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秘密,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  相似文献   

13.
玩个痛快     
战场永远都是新式武器的试验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列舰凭借坚甲巨炮决定了战争的格局;航空兵和装甲部队则主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这一点在今天的伊拉克战争中也毫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我所科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是以开展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基础性科研机构。从1986—2003年我所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计316项,获资助总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八五”期间(1991—1995年)累计获资助94项,“九五”期间(1996—2000年)累计获资助85项,“十五”前3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移民,是为了改善生态恶化地区环境状况,以及提高该地区民众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人口迁移。由于人们的滥采偷猎等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为保护和修复这里的特殊生态,政府安排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移往他处居住,这就是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三江源区开始实施的移民项目。根据三江源移民规划办公室制订的《三江源生态移民总体方案》,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迁出地涉及玉树、果洛等共4州  相似文献   

16.
现在,什么话题最让你头疼?没错那就是又涨价了!吃、穿、住、用、行,几乎所有跟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都涨得离谱。有人做了番调查说,我们的物价赶英超美,甚至比美国还要贵。中国物价到底有多高?最近,有网友经过比较后发现,在美国,除人工服务(如理发  相似文献   

17.
用量水堰法研究了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小流域的流出特性.3个小流域的特性是相似的.年流量(Q)随年降水量(P)的增多而增加,Q/P为38.3%~64.6%.P-Q的差数在718mm~1125mm之间,大体上是稳定的.根据流量曲线推定,小流域的滞容水能力在流量水平0.04mm/h~2mm/h之间不少于255mm~285mm.在雨季观测到的暴雨最大流量水平为8.9mm/h.仅在雨季骤性暴雨时才可能产生小的表面流出峰,其流量约占暴雨雨量的1%~2%.从10月至翌年1月共4个月的旱季流量合计一般在124mm~164mm之间,基本上是稳定的.旱季流出主要是深层的基底(地下水)流出,因而与旱季的降水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对于金砖国家而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在巴西的福塔莱萨,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金砖国家的财政部长签署了成立金砖发展银行的协议。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协议,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进入了机制化的进程,它将对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副热带经圈环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平洋副热带经圈环流是太平洋热带和副热带上层海洋进行热交换的 桥梁,其变化可以影响太平洋热带和副热带之间的热结构,从而影响全球气候。本文简要介 绍有关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想象一下你开着不用加油而是采用压缩空气制动的"气车"去上班;办公室的电灯和空调都是由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多余的电能还能供街道上的路灯和红绿灯使用;泡咖啡的水是从收集的雨水中循环的再生水,盛水的瓶子不是塑料而是从植物中提炼的有机物质制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种绿色的节能式生活将会照进我们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