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记者因采访被拒、被殴,甚至被打伤、打残的消息,不断地见诸报端,有人还把2003年戏谑为"记者挨打年",可以说记者挨打事件早已不是新闻。然而,近日省会不少媒体关注的一条民工讨账的消息,却让人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故事  相似文献   

2.
到底有没有上帝?一个人如何能做到既匡扶正义惩恶扬善,又以仁人之心去爱你的敌人?宗教旗帜下的罪恶究竟是源于宗教的负面作用还是人心的邪恶—对这些平民百姓也常有疑惑的问题,一位中国政府高官和一位美国基督教领袖将同时给出怎样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先当合格的军人 1987年5月24日,高艾苏在老山1175.4高地前沿采访遭敌军伏击。手榴弹落在他脚下,被战士扔出去爆炸在空中,夺回一条命。冲锋枪弹打在他头顶的岩石上,一时间,战场枪弹横飞,潜伏在草丛的敌特工就要抓他。高艾苏拧开“光荣弹”,套上弹弦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所幸敌人被打退,他得以生还。战评时,扔手榴弹的战士立二等功,高艾苏立三等功。此次遭遇战的特写《当敌人袭来的时候》一发表,前线抢着收藏《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4.
封面人物     
《记者摇篮》2005,(1):59-59
正义让他勇敢,忠诚给他无畏。从1985年开始,栾俊学就采写和发表了大量的弘扬正义、鞭挞邪恶的稿件。1993年他加盟了辽宁日报旗下的辽沈晚报社,从此开始了他传奇般的记者生涯。在那些千钧一发的灾难现场,在那些强敌环视的罪恶窝点,总能见到他勇敢的身影和忠诚的脚步、热情赤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在“世界新闻自由日”那天,湖南长沙发生了一起记者被打事件。被打方乃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栏目的记者,而事发之地,恰恰是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基地长沙“世界之窗”文化旅游景区。近年来,记者采访被打,似乎已司空见惯,因此,几个年头被称作“记者被打年”,《新快报》某记者在2003年一年中,居然5次被打,其中一次竟险些丧命。只是湖南这次“殴记”事件,因为特别的对象特别的时间以及特别的地点,而在全国哗然了一阵子。3个月之后的8月1日,本刊记者在google网站上搜索“2006年记者被打”,竟然有10,30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这让记者提前惊呼:“2006,又一个记者被打年?”  相似文献   

6.
王:前天,又一次从报纸上看到了济南记者因采访被打的新闻,这已不是第一次了,一向温和敦厚的山东人也学会了打人,实在让人诧异。在其他省市,记者被害的现象就更严重了,《山西青年报》记者高勤荣因文招祸并被判刑12年,这些现象显示:记者被害已成为一个较为明显的社会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朱:说起记者被打,其实是个老问题了,我的印象里,出现这样的情况大约在80年代初期。在那之前的很长时间,记者被人们误认为是宣传干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大量晚报生活报涌现,他们在维护公众利益、大胆进行舆论监督方面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这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一些人、一些小团体的私利和丑闻,那么,由此出现的殴记事件也就随之发生。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殴记事件的频频发生,也正恰恰说明了新闻工作者干预生活的力度的增加。王:是的,报纸上就曾登过一个曾经打了记者的人的话,他说,你们记者要是不批评就没事,一批评就有事,并且打了  相似文献   

7.
11月8日是记者节,这体现了社会和国家对记者价值的认可,及记者社会地位的普遍提升.但是近年来,记者在采访中被打、采访器材遭破坏,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更有调查称,记者已经成为仅次于警察和矿工的第三大危险职业.  相似文献   

8.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肯定会遭到嘲笑。要是你在网上搜索一下"记者采访被拒",就会发现,"吃闭门羹"者不在少数。甚至时常会有记者被扣留、被殴打的事件发生,曾经居于强势地位的媒体,如今恐怕只能承认自己是"弱者"了。前些日子,一场大火,让河南兰考一家民办收养所的7名孤儿和弃婴殒命。社会救助以及孤儿收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人民日报》记者就此致电民政部,结果打了  相似文献   

9.
在很多人眼里,记者是个让人羡慕、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记者是舆论喉舌、是无冕之王、工作自由、生活光鲜……但真正做了记者的人才知道,无限风光背后,有不为人知的尴尬、辛酸.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12,(13):8
近期又有记者因采访被打事件发生,表明记者权利保护的现状依然让人难以乐观,也表明不从理论上源头上弄清记者的职务权利,是很难在实践层面对记者的权利进行有效保护的。  相似文献   

11.
怎样搞好城市建设报道?这确实是个太大的题目.作为记者,我跟城市建设打了13年的交道,这一行容易让人感到疲惫,我是知道的;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有多难,我也明白.所以,我要从心底冲自己喊上一嗓子:保持住记者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王菊荣 《新闻知识》2007,(10):85-86
打开网络,任何一个新闻网站,法制新闻报道都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占据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比例。法制新闻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说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司法审判活动、罪犯的犯罪事实以及犯罪的心理特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等等,充满了新奇、刺激、惊险、矛盾。而这些又与社会新闻当中的一大部分相吻  相似文献   

13.
赵金 《青年记者》2009,(13):46-48
作为一种高危职业,记者往往需要面临复杂多变的采访环境,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据2003年《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危险职业排行榜中,记者排名第三,仅次于警察和矿工。在“世界经理人数据”2007年发布的《十大危险职业排行榜》中,战地记者排名第二。而记者被打、失踪、非法拘禁,甚至被害,近年来已经不是新闻。去年,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灾区现场,更让社会关注起记者的职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荣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在小说《鼠疫》中讲:"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造成,人如果缺乏教育,好心也可能同恶意一样造成损害。"[1]97从宏观层面来看,"鼠疫"是罪恶、灾难与世界荒诞的代名词,"对邪恶的感受被影射到疾病上。而疾病(赋予了如此之多的意义)则被影射到世界上。"  相似文献   

15.
微博是时下网络一大热源,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一平台来抒发个人情感、关注国家大事、评议社会热点。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这种载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日增,如何辨别真相与谣言,让微博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面力量,值得媒体人深思。怎样看待微博对记者调查报道的影响及记者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来不认为假新闻会在实质上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甚至于,它从来都没有构成过真正的威胁.这并不因为虚假新闻仅占据着极微小的比例,也不仅仅在于它们很容易被验证识别,而在于与那些显性的假新闻相比,那些潜行在新闻业、像幽灵一样渗透于媒体的东西才是真正可怕的邪恶力量.假新闻不具有动摇媒体公信力的现实影响力,但其他一些势力却能够做到,它们才是真正的敌人.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来不认为假新闻会在实质上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甚至于,它从来都没有构成过真正的威胁。这并不因为虚假新闻仅占据着极微小的比例,也不仅仅在于它们很容易被验证识别,而在于与那些显性的假新闻相比,那些潜行在新闻业、像幽灵一样渗透于媒体的东西才是真正可怕的邪恶力量。假新闻不具有动摇媒体公信力的现实影响力,但其他一些势力却能够做到,它们才是真正的敌人。  相似文献   

18.
苏琴 《河北广播》2007,(5):77-78
采访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新闻性节目中越来越被重视,精彩的采访总是让人长久地记得那个记者甚至记得他们当时提问的神情。这种采访在节目中出现的次数不仅与节目的质量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它将记者的形象逐渐立体地呈现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只要社会达成这样的共识:保护记者的权利就是保护公众自身利益,维护社会正义。那么,保护记者权利就有了非常有利的社会环境。"‘新闻在线’记者被打了!"这消息一下在广西电视台内部炸开了锅。近些年,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被威胁、殴打、通缉,甚至被追杀等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但当类似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同事身上时,其震撼程度还是非同一般。"新闻在线"是广西电视台一档民生类新闻节目,记者接到报料称:玉林某房地产项目存在违规行为,业主和开发商的  相似文献   

20.
赵金  吴飞 《青年记者》2004,(3):54-56
赵:吴教授,您好!近年来,媒体记者因采访被打、遭遇“封杀”的事件层出不穷,新闻媒体甚至把2003年称作是“记者被打年”。今年1月份,中国足协对广州《足球报》“封杀”一事引起媒体和学界对采访权的再次关注。那么,在新闻理论上是如何定义采访权的?采访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