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水书支撑着水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用水族古老文字镌刻的墓碑十分罕见,这是研究水族古代习俗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识读水书碑文,应在基本掌握水书文字的基础上,找准视点,摸清脉络,方能抓住突破口,准确地破译其文意。  相似文献   

2.
水字是水族人民的古老文字,水书是水族人民的古老典籍,是水族的百科全书和易经。水族先民为了满足生存和理智的需要,把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加以吸收,并结合水族的传统思想,形成了水族的阴阳五行思想,同时以水书的形式将其记录和传承下来。水书是作为水族阴阳五行思想的载体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水书》是水族宝贵的典籍,与水族人民当今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水族社会中,《水书》的传承、教育极具神秘性,对子孙后代影响深远,其教化功能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4.
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书写而成的民族古籍.水书阴阳五行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水书·阴阳五行卷》则是水族水书阴阳五行思想的集中反映和代表载体,按照阴阳相配、五行相生的理论,配以“四雄”择法,对水族社会中的丧葬、婚嫁、营建、节日、出行、占卜、生产等活动进行解释、预测和干预.虽然《水书·阴阳五行卷》科学成分与宗教成分并存,但不失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水族现今主要居住于贵州山水秀丽的南部地区三都、荔波、独山、都匀、榕江等地,是“百越”民族历经上千年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有其独特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的古老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为数不多,水族便是其中之一。水族的文字被称为“水书”,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在水族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流传的水书版本中约有400个单字,大概由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借用汉字三类文字构成,从中可以了解到古老的造字方法,以及汉族与水族文化的交融。水书的内容主要用于嫁娶、建房、丧葬等重大典礼的选时择日。关于“水书”的来历…  相似文献   

6.
水族是中国具有自己文字的17个少数民族之一,“水书”是水族社会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字和水族典籍,一直至水族民间广泛运用,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古老而神秘的水书具有宝贵的学术地位和文献价值,开发水书旅游产台客观上能够促进水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和水书文化的本土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书是水族独特的文字,也是水族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赍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理论概念,水书文化的本土传承需要民族文化自觉、民族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水书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是要最大限度地搜集水书文字,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水书和相关研究成果,遵照“有见必录”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水书文字进行甄别、查重,制定《水书文字字符总集》;对选定的水书文字进行形体规范,制定《水书文字形体规范标准》和水书文字编码字符集方案。搭建高水平的水族文字信息化平台,对加强水族文字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书是水族的文化典籍.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水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内容博大精深,目前出版的水书译注,一般读者不易看懂;水书译注应当更加大众化,以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水书学术研究和传承普及发展.因此,水书译注的体例,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水书传承式微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水书"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狭隘"传承方式限制水书的发展传播;也有学者认为"文革"的破坏对水书传承是重大打击;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外出务工年轻人越来越多,使得学习水书后继乏人等等.但这些分析都只谈及水书式微原因的表面现象,并非真正触及水书传承式微的深层次原因.事实上,水书正走向消亡深层次原因在于水书生境的剧变,即社会发展进步,水书服务水族大众的社会功能的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11.
水族族源问题是民族学的研究范畴。以水族民歌音调特征为基础,将水族民歌音调特征与诸水族族源地民歌音调特征进行对比,从音乐学的角度切入水族族源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从水族民歌音调所包含的遗传密码中论证水族族源问题,从音乐文化的角度旁证水族族源。  相似文献   

12.
“旭早”是以水族歌谣为基础,采用寓言、传说、故事的表述方式,应用“双歌”的音调叙唱,以民俗为载体的民间说唱艺术。其流传特征主要是在群众聚会的礼俗场合演唱,由一人主唱,众人帮和。参与聚会的人既是听众也是帮唱者,且演唱必有醪酒助兴,既自娱也娱人,是水族社会民间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稻作文化,不仅包含了对水稻的起源、流变及水稻本身和生产技术问题的研究,还涵盖了由于水稻生产而影响所及的民间生活方式和生产习俗等。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稻作民族,在漫长的稻作生产中,逐渐在日常劳动、饮食、民居、语言、民间文学、舞蹈、信仰等方面形成了稻作文化积淀深厚的一系列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走水尪”是一种产生于闽南地区,随闽南籍移民带到台湾,并在移居地落地生根的特色民俗活动。闽台两地“走水尪”民俗虽一脉相承,但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无论是具体形式还是其文化意义,都产生了差异,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探析这一民俗在两岸之间的传承与变迁,阐明要发挥传统闽南民俗活动的文化纽带作用,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水族传统体育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舞蹈,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和生产劳动.现今依然活跃在当代水族社会中,发挥着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持民族强壮与生存、愉悦身心等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传承处于艰难的境地.因此,对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综合考察与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承水族传统体育舞蹈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水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保持开展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逐渐减少,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都是以现代体育为主,水族武术和一些民间技艺已濒临失传;部分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变换了其内容或形式,转化为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17.
水族是由南方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单一民族 ,具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装饰艺术。本文通过水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歌谣中 ,便可窥视到其中蕴含着深刻文化寓意的凤凰、鱼、蝴蝶、虎、龙等事物在水族装饰中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吉祥文化 ,以便让更多的读者对水族文化载体有较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打手键既是一项具有强身价值的传统项目,又是具民族特色的水族民间游戏之一。打手键取材和玩法简单,利于幼儿玩乐。将打手键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传承和发展水族文化。文章围绕打手键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