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比喻和比拟手法的运用,在苏轼的山水诗里已形成创作自觉,由此给诗作带来富于奇想、理致、谐趣和人情味的艺术风貌。同时,这两种手法深层地反映出诗人圆整浑融的山水观。  相似文献   

2.
苏轼在山水艺术创作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艺术美学思想.在他看来,水是天下至信之物,具有至真、至形、至善的特点,是"不变性"与"可变性"的统一.以此为基础,各种山水景物既体现出"漠然无形"的特征,也体现为有机的整体形象,并蕴含无限的内在意味.山水艺术作品就是要通过"平淡至味"的艺术意象来体现水之至信的本性和山水漠然无...  相似文献   

3.
我国唐朝山水诗人和日本江户时期的许多汉诗诗人皆以山水自然为素材,来表现其政治思想和人生态度。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自王朝时期就受到中国汉诗的影响,创作了不少优美的汉诗,但也由于各自时代背景和中日文化传统的不同,两者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徐昌才 《初中生》2007,(1):31-33
在古代山水诗人的笔下,山水诗是一个充满灵性、显露生命的童话世界.山水诗人总是怀抱赤子之心,与自然相亲,与生命同行,用生花妙笔抒写了一曲曲鲜活灵动、生机盎然的天籁之歌.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苏轼近三千首诗词中有关陶渊明的内容,说明陶氏对苏轼作品的题材、思想意义、感情诸方面影响甚大。从艺术风貌来看,陶对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儒家提倡积极用世,道家推崇用自然辨证观处世,释家讲究智慧超脱。苏轼在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中,"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用融汇了三家智慧的"旷达"傲视困厄,使"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和谐融合。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苏轼将"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本文仅从其山水散文中探寻这种苏轼式的旷达。  相似文献   

7.
词为伴随歌乐宴饮衍生出的文学样式,直至北宋仍被视为游戏之笔.其问虽经过形式与内容上的变革与开拓,但是这种变革与开拓总是渐进式的.苏轼的谐谑词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范例,它们虽然没有彻底摆脱以往谐谑词俗狎的特点,但是其中所体现的苏轼对谐谑词的开拓,尤其是主旨与功能的拔高却是不容忽视的.它们表现了苏轼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与自我的超越,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悼亡诗词是我国历代文学史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作品为数不少,颇具特色,引人注目。通过分析苏轼的《江城子》,比较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悼亡之作,探讨那些悼亡诗的内涵,可以发现,不同的悼亡诗词书写哀悼之情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苏轼诗”中反映民生疾苦的诗、针贬时弊的政治讽判诗、抒发个人情怀的诗、清新亮丽的咏物诗这四个方面论述了苏轼诗“诗言志”、寓物托讽、驰骋想象、蕴含深邃等诸多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与苏轼同为仕途失意的文人,被一贬再贬至偏僻荒蛮之地。逆境中,他们选择寄情山水,并写下了饱含深刻生命体验的山水游记。二人的游记由于不同的个性思想和美学追求,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精神:一者是孤峭幽寂、凄神寒骨的执著、深情之美,一者是挥洒自如、自然畅达的洒脱、智慧之美。  相似文献   

11.
苏轼,集诗、词、文、赋、书、画等才能于一身,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他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的经历使其在山水诗这一领域建树颇多,此类诗作内容以自然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读者的美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刻哲理,因此含有深刻的美学特质。此文就苏轼山水诗的美学特质展开简单的论述,以体会其隐含诗文中的真情。  相似文献   

12.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不但成熟完美,而且独具风格,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和李白独特的漫游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创作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本文试图透过苏词把握这种弥散于其各体文学创作中的独具魅力的个性色彩:兼济与旷达相兼的情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创造精神;景、情、理的妙合无间。这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也是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相似文献   

15.
陈涛 《现代语文》2006,(3):13-15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苏轼《和陶游斜川》 苏轼是非常推崇陶渊明的,他一生共写了109首和陶诗。其中《和陶游斜川》写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当时苏轼由广东的惠州贬谪到海南儋州已经两年了,北归之望,已趋渺茫。两年前的四月,六十二岁的诗人独与幼子过负担过海,儿孙们痛哭江边,以为死别。七月酷暑诗人抵达儋州,无处可居,父子二人住在摈榔林下,后来得军使张中帮助,僦官屋以庇风雨。立冬后,风雨不止,官屋破漏,以至“一夕或三迁”。即便如此,第二年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岭南,还是遣使将苏轼父子逐出官舍,苏轼只好买地筑室,起屋五间,潮州人王介石和当地百姓运甓畚土以助,亲躬泥水之役,诗人才得以有安身之所。  相似文献   

16.
文人与酒的关系,在特定的年代,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分三个方面对李白和苏轼的人生加以观照,分析他们不同的醉与痛,比较二人人格精神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苏武寓惠时期,是他的思想和感情跟劳动人民获得更深广的结合,艺术美学观臻于进境,爆发新的闪光,花拥果硕的丰收期。他在这期间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色可归纳为四点:一、毫端有神,穷尽岭南山水的意态;二、发于肺腑,歌吟惠州人民的懿行;三、笔锋吐愤,谴责统治阶级的虐政;四、恣情任性,林举自由纯朴的乐土。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陶渊明的地位被推向了顶峰。苏轼在时人的感召下,对陶渊明有着特殊的感识。他平生尤其是晚年之所以创作大量的《和陶诗》,源于其与陶渊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两人都曾胸怀大志,关心黎民百姓,希望建功立业;都是感情丰富、注重情趣之人;在挫折中都能表现出达观的人生态度;都具有真率自然、不拘一格之性格;都具有共同的诗学观点。但苏轼的《和陶诗》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模拟,其中既有对陶的认同,也有对自身精神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诗歌中有一百二十多首有序言,其诗序的实质就是直接以“文”的形式作为“诗”的一部分,就是“以文为诗”。苏轼的诗序内容丰富、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诗序与诗歌正文在内容、用韵、意蕴、风格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在诗歌整体中,超越诗序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意义与审美风格才会呈现出来,诗序只有在诗歌整体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与功用的最大化。“文”成为“诗”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苏轼就这样以诗序的形式对“以文为诗”作出了发展。而苏轼笔下的诗序之所以有如此风貌,既根源于宋代的文化思潮,也是苏轼精神主体之彰显、内在素质自然流露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苏轼与庐山     
千百年来,庐山以其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与便利的水路交通博得无数诗人的青睐,络绎而来。苏轼于元丰七年来庐山,写峰岭瀑泉以咏风貌景物,游寺观结交高僧名道,绍圣元年再过庐山。另还题咏庐山物产、庐山历史人物,与庐山有关的唱和诗、赠行诗也时有所用。本文试作归类浅析,并认为这些诗多为精品,随物赋形,形神兼备;纵横议论,无不诙谐,见机锋见睿智见妙趣,旷达情志寓其中,好言理的宋诗特征在诗中表现极为明显。庐山也因其诗而播其声名,并丰富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