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紧扣课后练习,摈弃繁琐分析 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摈弃逐段烦琐的分析,根据课后练习题的提示,让学生体会、品味“幽静”、“断断续续”、“随便说说”、“纯熟”、“深”、“陶醉”等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指导学生逐一领会。 师:(当学生读到“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时)。从“断断续续”这个词语中,你看出什么来了?(板书;断断续续) 生;可能是因为远,有时听到见,有时听不见。 师: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相似文献   

2.
《月光曲》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此曲的过程,表达了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美好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如何通过对课文中难点的剖析,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难点一:“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理解“断断续续”这个词是领会这句话的关键,可以设问:①“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本课指什么?(帮助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钢琴声忽有忽无,一会儿响,一会儿停,说明琴弹得很不熟练。)②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断断续续的钢…  相似文献   

3.
[本课系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九册选学课文。我对这一内容设计了“揭题”、“探究”、“拓展”等三个教学环节。其中“探究”又由“质疑”到“置疑”再到“研究释疑”,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  相似文献   

4.
《月光曲》这篇传说,描绘的意境较深,感情丰富,学生不容易读懂。因此,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理解“三境”(即人物的心境、弹琴的情境、乐曲的意境),领悟贝多芬不同凡俗的情怀,以达到教学目的。一、发展思维,感受“闻曲入情”的心境。传说一开始,就从形声两方面,给贝多芬散步创造了幽静的环境。教师提示学生思考“幽静”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贝多芬的心情怎样?学生可以从秋天夜空的月亮,碧流缓淌的河水,镇郊蜿蜒的小路,茅屋传出的琴声等综合表象,感受到环境的“静、雅、美”和贝多芬心情的愉快、平静、舒畅。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人物心境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思考“贝多芬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会怎么想”的问题,他们的思维就能活跃起来。他们认为,贝多芬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听一位年轻教师讲授《香山红叶》,他在总结课文时说:“作者是以香山红叶来比喻老向导人老心红……”此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提出疑问:“既然用红叶来比喻老向导,为什么要写红叶是‘半黄半红’、‘伤了水,红得又不透’呢?”这位教师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回答说:“比喻嘛,哪能样样相同呢?”听了这回答,那学生似乎不很满意。这倒引起我对那学生所提问题发生了兴趣。课后,我再读课文,细加揣摩,觉得那学生提的问题,确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今写出我之拙见,供大家商榷。《香山红叶》一文是否用“红叶”来比喻“老向导”的呢?是的。课文最后一段:  相似文献   

6.
1.多方引导,促进思考 《月光曲》一文着重叙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反映了他的创作感情逐步深化的历程。课文条理很清楚,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认真读一遍课文,很快就能把故事情节叙述出来。但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即他创作《月光曲》的直接缘由,课文没有具体的阐述。抓住教材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首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教师可以以这样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昕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而且弹的正是他的曲子时,会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IAO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尹思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安排了“揭题———探究———拓展”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生:我想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有关。生:我想它是写一种树。师:他们说得对吗?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举手回答问题。)生:我对树的样子很感兴趣。(教师板书:样子)生:我对树生长的地方很感兴趣。(教师板书:环境)生:我想它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叫它“旅行家树?”(…  相似文献   

8.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9.
师: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是文中从哪到哪写的内容?生:这个内容是从第二小节到倒数第二小节写的。师:当时贝多芬已是世界著名音乐家,经常到世界各地旅行演出。有一年秋天,贝多芬来到莱茵河畔的一个小镇上演出。演出后,已夜深人静,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板书:在小路上散步)他一直在小路上散步吗?(不是)他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贝多芬走近茅屋。(板书:走近茅屋)师:他为什么不再散步,而走近茅屋呢?生:因为他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板书:(听)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师:贝多芬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为什么就走进茅屋了?他当…  相似文献   

10.
<月光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是一篇老课文,这样的课文在教材中数量不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课文怎样教出新意,闪耀出新理念的光芒?我在执教该课时,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戴永青 《湖南教育》2007,(11):29-2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传世佳作,现为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有幸观摩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新课改教学实践课。其中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课堂中质疑探讨时有些同学说“群童抱茅”是杜甫的败笔。理由是“南村群童”中“群”字说明不是个别,有多个人,而且“欺我老无力”,  相似文献   

12.
陈杰 《湖南教育》2007,(3):33-33,42
在进行《赵州桥》第二自然段探究学习时,我问:“你觉得赵州桥与我们现代的桥相比,最大的创造性在哪里?”意图当然是让学生结合课文领会赵州桥“坚固”的特点。学生开始交流讨论。忽有一“愣头青”提问:“老师,要是台风来了,会把赵州桥搞垮吗?”“哈哈哈”这一问引来全班一阵轰笑。  相似文献   

13.
有位老师在教《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具体、形象地帮助学生解决了课文中的疑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加深了。具体做法是:当讲到课文第三小节时,老师问“一纵一纵”的“纵”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纵,猛然向前或向上。”有个学生举手反对,他说:“有时候我也看见过日出,太阳不是一纵一纵的。”其他学生也都睁大了眼睛望着老师,等待着老师的答复,那神情仿佛在说:是啊,太阳出来怎么会一纵一纵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你们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过大海,但是一定看过描写大海的书,那些文章里所描绘的海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有的说:“波浪滔天”,有的说“一浪赶一浪”,有的说“波涛汹涌”。这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下了一起一伏的海面。老师模仿波浪,打着手势问学生:“从远处望去,这一起一伏的海面是不是‘一纵一纵’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点头回答。老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板书,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小木船》时,我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充分运用了板书。一、明确梗概的提问。我先范读课文.然后提问:“本文是不是介绍小木船的?”学生回答“不是。”我又问:“这篇课文实际上写了什么?”(“我”和陈明的友谊)“小木船在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边自学课文,  相似文献   

15.
《惊弓之鸟》的故事逻辑性很强,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我重点围绕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 更赢为什么能够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2. 课文按怎样的思路安排内容的?3. “惊弓之鸟”这一成语怎样应用?我的做法是:一、通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学生初渎课文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教学,教师抓住最能体现邱少云崇高品质和英雄行为的词语———“纹丝不动”,让学生根据这个词语提出能帮助读懂课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主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确定了课文的主问题之后,将学习探究的过程交给学生,由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读悟,对课文语言文字进行探究。到了结课阶段,形成了如下的板书: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什么要?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什么情况下?烈火烧身怎样?千斤巨石结果?自我牺牲战斗胜利下面是教师利用板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片段实录:师:同学…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实录一、抓关键问题,概括“写了什么”师:今天我们要讲一篇与青山有关的课文,课文题目是——青山不老。我想知道怎样的山才是“青山”?生:就是长满绿树的山。师:“不老”,是什么意思?生:“不老”就是不会老的意思。师:那我就奇怪了,青山本来就不会老,它原本就是四季常青、千年不变的呀!这不是废话吗?作者又何必用一篇文章来强调“青山不老”呢!  相似文献   

18.
《曼谷的小象》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的字里行间,饱蕴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读来感人至深。在讲读课文时,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呢?我提出可比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我先以《曼谷的小象》写什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同学不加思索在回答:“当然是写曼谷的小象。”“是这样吗?”我再次提出疑问:“请小朋友再读一读,想一想,曼谷的小象后面还有谁?”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根据教材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变化地组织教学,能引起学生的读写兴趣.小学语文第七册《月光曲》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意境深邃,是学生喜爱的一篇好课文.为了引起学生读的兴趣,我在讲读“贝多芬弹奏了《月光曲》,兄妹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这一段时,放了配乐朗诵录音,并打  相似文献   

20.
《镜泊湖奇观》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我采用“质疑探究”的方法,组织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创新。一、故事引入上课前,我把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神话故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美丽动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师继而提问:你们想知道有关镜泊湖的内容吗?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二、破题质疑抓住课题,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2.奇观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