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下,传统家庭以男性为中心,夫妻之间是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不平等关系。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妇女由主内的家庭劳动力变为外出的社会就业者,这种家庭角色的转变使妇女地位上升,夫妻关系趋于平等。本文将对这一转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世致用是儒家经邦治国的指导思想.道光年间再度复兴的经世致用思想仍然具有体系封闭、华夷观念浓厚以及重农轻商等传统特征.在鸦片战争的冲击下,经过经世致用派人物自觉或不自觉的探求,经世致用思想逐步实现了体系的开放、华夷观念的突破以至淡化,并始倡兴利求富.到1861年前后,经世致用思想完成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在19世纪前60年正处于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清王朝在百多年的统治后,帝国的根基正在动摇,而此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向全球扩张,落后的中国成为附庸,并由此接受资本主义近代明的影响,为中国日后的社会变革进行了重要的积累,导致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农会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清末新政的推动等.近代经济思想的转变对农会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理论前提,特定内容,历史走向的分析,说明儒家民本主义与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历史接合点.从而显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决不仅仅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舶来品,它具有自己的理论的源头,文化基因,民族特色和特定内容.其特定内容就是群体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中国近代民主主义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毛诗序是一篇重要的汉人作品,系杂凑先秦儒家关于诗的见解,集中地表现了儒家传统的诗论观。这种诗论观的核心是风动诗教说,把诗歌当作是政治教化的一种工具,误解了诗经的本意。导致这种诗论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源头可以上溯到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大师对诗经的认识。这种认识基本上都是断章取义,大多不顾全诗的内容,有许多违背诗句的原意,从而把诗经当作政治伦理教材,形成了儒家风动诗教说的诗论观。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对社会、生活、生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及知识总结。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渗透着儒家的价值观念及体现儒家的人格理想,而且,通过这些谚语,可以看出汉语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开鹏 《教育探索》2006,(12):81-82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但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等关系上也反映出一些大学生有较为严重的利己思想倾向,因此,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这正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充分体现了"尊重、唤醒、激励生命"的核心理念。如何在生态课堂环境中让教学更有序、有情、有效、有趣进而促使学生个性化成长,笔者结合近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针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的同时,也引入了伦理道德思想,人道主义是其中西结合的思想成果。该思想成果的特色即产生方面为“中体西用”,内涵方面为“返古开新”,价值方面为“改良创新”,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未来的设想,具有反封建和解放人性的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法制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教育法制思想有了明显的进步。一、从法律虚无到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多少世纪以来,中国人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不是靠法,而是靠儒家的礼义。除了只对少数坏人有威慑作用的刑法外,人们一般与法无缘,对法不熟悉,也不感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29):158-159
本文对来自广州市一所初中的初一、初二、初三130人进行了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测量,并对初中生传统价值观在性别、独生子女和年级等因素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上没有显著差异;初中生的传统价值观得分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儒家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现代价值,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由新民民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成功的,但又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造成过急过快的原因,前期主要是国内外客观情况所逼,后期主要是领导决策的失误。转变过急过快致使中国经济发展滞后,政治生活不正常及封建意识形态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经历了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的转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人。教育信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冲击着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着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方式、方法,同时对教师角色的转变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的主宰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顺利完成这个角色转换,就必须从自己做起,从传统角色定位的束缚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环境下重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从传统教师转变为新型教师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管理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伦理文化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进步的。它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共和、民权等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老的中华民族在近代中国习俗变化中逐步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死刑存废本身不能表明一国的刑罚人道与否,笼统的讨论死刑存废是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仅仅是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话,一个国家有权也应该根据国情选择保留或废除死刑。当然,由于死刑的严厉性,如果规定和适用不当,更容易引起违背刑罚人道主义的情形.因此各国对于死刑的规定和适用都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死刑废止论与死刑存置论各执一词,死刑存废之争,如果不从人道主义的精神与原则出发,许多问题是难有结论的,甚至将走向歧途。只有人道的宽容精神才能化解对于犯罪和犯罪人的仇恨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