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项调查显示,近7成的父母认为,如今信息时代,知识纷繁,竞争激烈,孩子从小必须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否则,将来难以立足社会。所以,他们总是督促孩子超前参加多家教育机构的兴趣班、特长班等等,为了让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有的家长竞把孩子吃饭时间压缩到15分钟……  相似文献   

2.
陈建翔,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妇联"与你共同成长·家庭教育示范传播工程"首席指导。主要著作有《家教新主张》、《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父性教育四堂必修课》、《学习化中国》、《教育哲学对话》、《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作用何其重要!父亲的关爱和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当今许多家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了孩子的父爱缺失。这期"本期关注"让我们"聚焦父爱",一起来了解和探讨父爱和父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于是,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而且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近几年来,家庭教育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关注父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读者给本刊打来电话,诉说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和难题,同时询问解决办法。本刊综合大家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特请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郭瞻予教授为家长朋友们解疑答难。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的课标,面对新的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评价体系,我们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异同,吃透语文教材的特点,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要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反思转变观念,改进教学策略。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建宪,男,汉族,1954年6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著名民间文学理论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民俗学专业硕士点指导组组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主要论著有《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玉皇大帝信仰》《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等,译著有《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世界民俗学》《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年轻的父母们普遍重视子女的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这是值得肯定的好现象。然而,由于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施教经验,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对孩子学前阶段的教育步入了误区,比如,有的家长把学前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开发孩子智力、  相似文献   

9.
关鸿羽,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北京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记忆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管理研究会秘书长,出版了《提高智力的方法》《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学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学》等多部专著。  相似文献   

10.
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认为: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习惯的培养,如果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又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然而,目前我国一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却非常缺乏这样良好的习惯。他们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六小”作风,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习惯问题,可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客观地说,培养青少年的良好习惯,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担负的责任。那么,就家庭而言,家长究竟该如何培…  相似文献   

11.
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而怎样疼爱才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清醒的认识,有的甚至步入了亲情之爱的误区。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树立科学、正确的爱子观念,本刊特请胡东芳教授做指导。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广大中小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他们的思维水平也有显著提高,但是由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思维方式的不成熟,使他们在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惑。因此,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十分必要。那么,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教育,使之贯穿于家庭教育活动之中。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向葵教授就开展家庭心理教育诸多问题.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需要有计划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家长教育孩子,从是否有计划来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无计划,随意性进行教育。孩子考试不好,教育一通;孩子打架了,教育一通;或者是家长忽然心血来潮,想给孩子“上上教育课”,于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肌体的一个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天然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子女终身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和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民族素质奠基工程的基础和质量.随着我国一胎代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如何更新观念,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质量,成了每个家长和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笔者通过社会调查和分析思考,深深感到。目前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上因受陈旧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普遍存在着这样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望子成龙、期望…  相似文献   

15.
谈及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魏明霞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总体上讲,幼儿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倾向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不少家长忽视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统美德、自立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陈建翔,教育专家。199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研究员。家庭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家教新主张》《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父性教育四堂必修课》《他们影响了一亿家庭》《教育哲学对话》《有一种美,叫教育——教育美学思想录》等。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在部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进行了招收自费生的试点,并对适当提高非义务教育收费标准问题进行了研讨。这项学校收费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合理?带着这个问题,本刊编辑走访了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副主任陈良焜教授。陈教授在其北京大学永泽园的寓所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相似文献   

19.
常艳春 《家教指南》2007,(12):11-14
谈及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魏明霞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总体上讲,幼儿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倾向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不少家长忽视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统美德、自立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认为: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习惯的培养,如果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又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然而,目前我国一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却非常缺乏这样良好的习惯。他们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六小”作风,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习惯问题,可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