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常说的新闻“三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由新闻工作者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是新形势下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基本要求。 现在的一些经济新闻往往是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领导不去看,群众不愿看。经济新闻的受众面是十分广的,它广于其它各类新闻。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主体,抓住了贴近群众,也就抓住了“三贴近”的关键,抓住了核心。 一、贴近群众,就是要为群众提供高容  相似文献   

2.
罗莉 《新闻窗》2007,(2):48-49
追求“平民视角”已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成为媒体抓住受众的有效手段。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也应该从“平民视角”上去进行新闻报道,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为群众所爱看,才能更好地让党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才能让党报经受得住市场的洗礼,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些突发事情,而这时新闻报道就应远而生了,在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闻报道对于人们的作用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闻报道所要向人们表现的出来的是人性的力量和精神,这些会渐渐引导人们重新改变对于这个社会的态度和感知。近几年,可以看到新闻报道视角日趋平民化,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已经在新闻行业开始蔚然成风。客观地分析了新闻报道中坚持平民化的视角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坚持平民化的视角,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和掌握大量现场一手资料,重点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真实报道,运用生动形象的报道手法,打造出非常具有人情味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闻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视频新闻,能够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新闻要点,同时也顺应人类的进步发展。目前的各个短视频软件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其中的内容也是看点颇多,成功引起了大部分人群的观看兴趣,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在进行视频剪辑时,要抓住其中的要点,让人一看就能提起兴趣,以有效传播新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活动也不断增多,而对这一类的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科学的报道则是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责任,而且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对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走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今的经济新闻报道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经济新闻报道人员的不专业无法对活动的本质进行剖析与总结,使得我国大部分的经济新闻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报道阶段,同时由于经济新闻报道模式的落后,使得经济新闻报道不能够很好的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了解兴趣,从而使经济新闻报道的市场引导能力大大的减弱。因此本文通过对经济新闻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对经济新闻报道的改进思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活动也不断增多,而对这一类的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科学的报道则是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责任,而且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对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走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今的经济新闻报道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经济新闻报道人员的不专业无法对经济活动的本质进行剖析与总结,使得我国大部分的经济新闻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报道阶段,同时由于经济新闻报道模式的落后,使得经济新闻报道不能够很好的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了解兴趣,从而使经济新闻报道的市场引导能力大大的减弱。因此本文通过对经济新闻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对经济新闻报道的改进思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经济新闻带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数字多、乏味、难理解",会时常出现群众看不懂、专业人士不想看的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对经济新闻报道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经济新闻报道要告别在人们眼中枯燥无味、晦涩难懂,难以深入关注的状况,就要紧跟时代的潮流,用创新的方法去贴合群众,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接受,被大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8.
古典经济学有一个主题思想,即自愿交易会增进社会福利。尽管市场体系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事实不可否认,但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责难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责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是高效率的,但却不能培育德行;二是由于外部性等问题的存在,市场会失灵,因此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亨德森在新近出版的《欢乐的经济学》一书中,以一种坚定的自由主义立场,对这两种责难进行了回应和反驳。  相似文献   

9.
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生活已成为社会的主题,经济与百姓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市场经济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人们对经济报道的注意力不断提高,媒体间的竞争在经济新闻报道方面也显得愈发突出。经济报道欲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必须转变传统经济新闻报道理念,在题材选择上要广开思路、在报道方式上要大胆创新,特别是要重视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因素,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经济报道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经济报道的主角是人。“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就是要在经济报道中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信用档案的历史背景首先,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大背景来看。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三个主要市场机制是:竞争机制(机会均等,包括市场准入、退出)、供求机制(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包括基本平衡、供过于求、供小于求)、价格机制(真实反映供求关系)。但是市场也有缺陷,市场机制失灵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提供、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报道中,片面性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辩证法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则是片面地看问题,往往偏来偏去,好走极端。这几年新闻报道片面性,有下列几种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一、题目要小,切忌大而空泛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题目应该一事一议,选准一个切入点,切忌大而空泛。题目太大,往往会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都不到,文章不但长了,而且没有重点,不容易写好,题目小并不意味着题材不重大,有些题材看起来小,但正因为小,才离读者近,往往成为大题材。抓住群众关心的,看似很小的题材,站在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发表言论,小题目也会产生大反响。 二、不拘泥于报道,要就事论理 以新闻报道为依托的短评,由于部分论据就是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可以省去不少笔墨,有助于短评写得短小。但是,依托不等于是报道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定位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且较为复杂。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是指供给、需求和价格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基础性和决定性地位,政府管制的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入壁垒、外部性与内部性所造成的市场失灵在理论上界定了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边界,为政府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且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余市渝水区界水乡党委书记赖新云在该乡新闻报道培训班上的一番话,耐人寻味,他说:抓新闻报道不能只简单地算经济帐,我们有些人认为,现在乡镇工作一切围绕经济转,抓到了钱就抓住了一切,而新闻报道则要消耗人力、财力、精力,是得不偿失,因此不愿抓宣传报道。本单位的工作也一年到头报上无字,广播无声,电视无影,平平凡凡,死水一潭。我认为宣传报道是不能用简单的数字算出它的经济帐,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有时往往受一则信息、一篇报道的启示,就救了一个厂,活了一个单位,富了一方群众。大家平时喜欢说,工作要有好助手。我…  相似文献   

15.
耳目喉舌作用决定党的新闻工作应植根于群众之中,决定新闻报道必须突出群众观点。如新闻报道脱离群众,反映不出人民群众的心声,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要,那么,它就不可能有效地起到党的耳目喉舌作用,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满腔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创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在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和工作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社会个性化的需求。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主旋律,作为新时代的采编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采用现代化的新方法和思路对新闻事件进行个性化的加工,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创新采编思路,把握好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化,在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健康长久的发展。对此,本文从新闻采编的角度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期新闻报道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晚报经济报道的分量越来越重。那么,如何让晚报的经济报道更生动形象的走进广大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 抓好贴近生活的软经济新闻,增强晚报经济报道可读性。 经济新闻首先是新闻,是对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最新事态的报道。软经济新闻则是指那些带有社会新闻性的经济报道,也就是能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经济新闻。晚报经济新闻报道要为群众喜闻乐见,就不能照搬党报抓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使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时期.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开放的市场绝对离不开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市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中,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我们经济记者的视角必须转向市场,聚焦点也必须对准市场。在报道上要更注重经济新闻对受众的关切度、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竭力使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更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壮大鸣锣开道。 1994年2月13日,《广西日报》在头版头条,用大号黑体字作题,刊登《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走向市场》的重头稿件,记者报道了容县采取“公司 农户”形式组织广大农民进入市场。文章说,这是县委、县政府苦苦思索探求的一条可行的路子,它有效的将能量大、产品牌子响的企业作为“龙头”,“龙尾”则摆向千家万户,充分利用了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使农民产有所出、销有保障,从而空前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形成了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局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这种把经济政策的宣传与群众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宝鸡日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贯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发表了许多引起政府重视、群众关注,在社会上有一定反响的经济报道,并从中获得了一些体会。在经济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这样的难点,正是经济报道的”热点”所在。而且,这些热点、难点并非局部性问题,往往是全局性的问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新闻报道对此必须给予关注,抓住不放。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于1994年开办了每周两个版面的《经济特刊》.并始终坚持在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