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社会环境下,高校推进“智慧党建”是引领高校治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主动变革,是加快高校党建创新的现实需求。高校“智慧党建”必须以加强党的领导为目标,以实现对高校治理的总体引领为导向,以激活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活力为抓手,以牢牢把握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为重点,积极进行路径创新,从顶层设计、受众细分、话语模式、人才队伍、大数据运用等五大方向集合发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置学时少,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持续发展的“心”需要的问题,讨论了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与特性,使新媒体能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出路,开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心”时代。  相似文献   

3.
基层辅导员是高校对青年大学生从事思想引导、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直接影响者,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的直接实施者和主导者。文章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在网络思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辅导员网络思政“写手”的概念和角色定位,并从“四力聚合”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写手”能力提升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客体内容”“行为方式”“主体素养”三个核心要素的分析,构建了以“参与内容范畴”“行为积极性”“参与素养”为基本维度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特征描述的三维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可综合描述大学生个体网络政治参与特征;可进一步对其群体做统计分析,以实现有效分类,从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分类引导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躺平”这个词常被引申为没有奋斗欲望、对生活无欲无求。“躺平”现象在大学生中存在并蔓延的现状令人无法忽视,这一现象的成因主要包括社会压力、教育内卷、家庭经济和网络环境等外在原因以及个人奋斗精神的缺失和跟风心理下的盲从等内在原因。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存在会逐步消解其奋斗动力,影响其人际交流,制约社会发展。要消除大学生“躺平”现象,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需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构建积极向上的良好家风,营造奋发有为的校园氛围,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开始进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们登陆互联网,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国家教育部为了普及网络知识曾提出:“2001年起中小学将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在条件成熟时将其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校园网”建设成为各高校设备投资的首选。随着校园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及普及,逐步形成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上新生代”。“网络”的发展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变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理论与方  相似文献   

7.
网络在给当代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思想道德上的冲击。特别是一些垃圾信息、色情内容、暴力新闻、“西化”思想等不良思想的出现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应该加强网络德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是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湖州电大“学历+技能”型农民大学生教学模式是落实《纲要》精神,在浙江电大“基于网络、导学结合、四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的,它包括导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导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基于网络,教学相长,四维互动,农技为先”。学习模式可以概括为:“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学用结合,创新创业。”它创新了培养湖州地区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紧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模式,对促进电大服务新农村建设,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探索地方开放大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网络具有两面性,怎样使用它,给大学生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大学生“触网”是“收粮食”还是“拾垃圾”?取决于大学生自己。本文就网络对大学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作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出现,给英语改革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从“互联网+”入手,构建几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模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微信+移动网络等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以期达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实现学生个性化、主动化的自主学习,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审美文化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设计了《网络时代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掌握“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影视文化”、“书法、绘画、音乐基础”、“中外文学作品”、“网络文化”等5个方面得出某些数据与结论,为我区高校审美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分析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对高校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影响,指出了高校应借力“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引导的正面影响力,及时消除负面影响,构建新时期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使之成为促进和提升大学生学习认知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四阶”自主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意在通过思政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该教学改革试验以教师的“导”为起点,引导大学生按照学术研究之“查”“阅”“思”“辩”“书”的顺序展开练习,在查文献、读精品、深度思考、互动交流和书写归纳等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逐项设疑解惑,在反复练习中既加深了对既定学习主题的理解,又提升了科研素养,继而回归到教师“导”的初衷。试验证明,在大学生“四阶”自主课堂中,作为“主角”的大学生和作为“配角”的教师都实现了在大学课堂本该实现的角色回归。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已变为大学生群体学习、社交与就业的重要生活样态,文章探讨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正负面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文化的广泛性和快捷性、虚拟性和互动性、开放性和自由性、平等性和宽容性、多元性和自我性、变化性和流行性等特点,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休闲素养教育、加大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校园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等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等有效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原则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体,需要得到心理的呵护与帮助。较之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有自身的优势而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咨洵,做到“网上”与“网下”互动、“中立”与“干预”结合、“校内”与“校外”互补。为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构筑健康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促进了"90后"大学生文化观念和思想道德、消费方式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让"90后"大学生对网络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校园网络思想教育的和谐性和文化性,发挥网络的舆情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儒家“五常”思想承载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品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儒家“五常”思想中汲取精髓,深入挖掘其中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资源,积极将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儒家“五常”思想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在修身立业、财富积累、人际交往、终身学习、信誉至上等观念的培养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观念、思想和文化上与时俱进,实现“三个转变”,设置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如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育、输送更多的人才资源一直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大学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精神状况和大学生“精神成人”等相关命题进行理性探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辩证关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19.
“四史”红色资源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对推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较大意义,是确保大学生可以以史为鉴、形成坚定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为发挥“四史”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中的重要作用,需要从其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出发,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四史”红色资源融合的意义,并从提高“四史”红色资源认知度、优化思政教育观念,落实“四史”教育实践的要求、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等多个角度寻找“四史”红色资源在教育中融入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学习强国”是由中宣部打造、立足全党、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学习平台,在内容上具有权威性、综合性、思想性和时效性等特征,在形式上有着智能化、组织性、积分制和公益性等特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当前,“学习强国”平台在被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过程中,还存在着高校重视度不够、师生积极性不高、平台体验感不佳的问题。对此,一要着眼长远规划,构建完善的融入机制;二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融入氛围;三要立足平台功能,更好打造融入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