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农村考生上国内著名高校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因此,国内著名高校纷纷调整招收农村考生的政策. 对于这些出于消除城乡、阶层教育不公平良好愿望的政策,姑且借用人大的"圆梦计划"统称之.那么,"圆梦计划"到底在圆什么梦?笔者愿意多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袁春宇 《成才之路》2012,(1):98-I0015
正自主招生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学生?教育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部署的通知,明确"自主招生试点中,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等适当倾斜"。记者联系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生部门,发现各校都已出台"倾斜政策",并在酝酿行动。如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中国人民大学的"圆梦计划",北大也表示,要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扩至更多县级中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考期的来临,高考加分中的违纪现象不断暴露出来,使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信力蒙受了巨大损失。与以往相比,特权阶层参与乃至操控加分过程成为突出特点。要以信息公开为核心加快阳光高考工程建设,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目标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以优化高教资源配置为基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还高考招生制度以科学、公平、公正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2007,(8):43-45
恢复高考的三十年,也是高考和高招制度不断改革的三十年,其中,2003年开始的部分高校自主招考是非常引人关注的一项举措。它与其他一些改革措施一起,打破了“大一统考试,整体化录取”的旧格局。但是,和很多新事物一样,自主招考从一开始就成为争论的焦点,“对传统高考心怀不满,对自主招考心存疑虑”可以说是目前许多人对高考真实心态的写照。自主招考与统一高考谁更能保障教育公平?自主招考是否能完全取代统一高考?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李立国  吴秋翔 《教育研究》2020,41(3):95-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价值基石。在高考招生政策中,伴随着70多年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政府推行过具有鲜明特征的倾斜性招生政策,实现了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到发展平等的政策转变逻辑。特别是自2012年先后实施的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以及地方专项计划,构建了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招生的公平性政策体系,标志着新时代党和国家着力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与原有倾斜性招生政策相比,专项计划实现了三大转变,从照顾性政策向普惠性发展政策转变;从加分为主的分数型政策向拥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等学校集中录取与培养的政策转变;从个体录取机制向大规模集体式的专项录取模式转变。未来要进一步精准人群定位,扩大招生高等学校,严保政策执行和关心学生成长,促使政策更好地惠及受助群体。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权利、机会等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其中分配标准是关键。不同的分配标准,决定了不同人群的现实处境。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招生政策,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标准,到教育“革命”时期政治标准被突出强调,“文革”后学术标准被重新确立,进而到当前经济实力成为影响机会分配的重要因素的变革历程。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1,(9):13-16
另辟蹊径还是"掐尖大战"报不报"辅导班"吃不准偏科学生会吃亏有人"裸考",有人"强化"焦点提示:声势浩大的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可谓高校招生改革的重大突破,因为这一举措打破了高考的唯一性。但当这一改革进入第九个年头时,人们发现,"高校获得了更多招生自主权,学生获得了更多选择权"的改革初衷似乎并未实现,而高校却陷入了一种集团作战的混乱局面。疲于奔命的考生、迷茫的  相似文献   

8.
“阳光工程”是落实高校招生公开、公平、公正的一项重要创新,是维护高校招生“绿洲”、“净土”声誉的重要举措.也是招生战线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精心设计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它使高校招生体现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正含义。在高校招生领域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而铺出的一条教育公平的新路。为此,教育部针对今年和以后高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各地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考为宗旨.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
潘晨聪 《上海教育》2014,(12):10-10
本刊讯同济大学在2014年自主招生中首次面向农村地区推出的“筑梦计划”,入选考生名单近日基本确定,来自全国19个省份114名农村地区优秀学子有望成为同济大学新一届学子。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高考公平,缩小各省的高考录取率差异,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协作计划”和 “跨省生源调出计划”。但今年“跨省生源调出计划”公布后,却在江苏、湖北等地引发风波。本文分析 了这一风波的成因,并指出改革高考录取制度是扩大高考公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冒名顶替上大学”再次引发舆论关注。对于这一因信息不发达,招生录取不公开、不透明而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该怎么处理,才能维护教育公平与正义?本文提出了全面清查冒名顶替者、救济被冒名顶替者,以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新开设的一些选修课程,在大学及一些教师看来是课程创新,却时常引来“无 聊”“低俗”“哗众取宠”的舆论批评。这到底是舆论对大学课程开设的无端干预,还是大学的课程开 设陷入了无聊低俗? 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大学教育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各类大学几千所,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层次、特色,给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志愿选择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高等学校只有数百所,一听学校的名字,人们就能大概知道它的办学性质、层次和属地.而且,当时大部分考生所能报考的院校,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的省属院校,能够面向全国招生的外地院校则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4.
倾斜性招生政策是近年来我国面向贫困地区弱势学生实施的重要举措。使用国内某“双一流”大学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国家专项与高校专项两类学生的在学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两类专项学生受惠于倾斜性招生政策得以被录取,尽管高考成绩显著更低,但在各类能力自评得分方面没有劣势。不过,进入大学后,国家专项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和高校专项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发展方面的自评得分均存在显著劣势。此外,高校专项学生入学时的毅力优势也在大三消失。在学业成绩方面,受学业基础较差影响,两类专项学生大一课业成绩显著偏低,且均在人文学科方面表现不佳。国家专项学生所获得的高考降分越多,大一挂科率和挂科数均显著越高,平均成绩显著越低,且在人文学科中尤为明显。研究认为,“双一流”高校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专项招生政策时,应根据各自往年生源情况科学分配各学科专项招生名额,给予专项生更多的志愿填报指导,尝试放宽专项生转专业限制,并为专项生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发展支持,在保障弱势学生入学机会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其在大学期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生源竞争"考验"高校招生制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年初自主招生"抱团联考",年末又现"聚散离合":另一方面,"洋大学"抢滩中国,使得国内高校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高考不再是唯一出路,本质上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大学与考生双向选择。升学路径多元化,生源竞争"考验"中国高考!  相似文献   

16.
马扬 《教师博览》2010,(9):19-20
吉林省高考分数6月21日晚才对外公布、一场激烈的高分考生争夺大战却早已经在各知名高校之间展开。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参与争夺战的高校不仅打名气牌,还用巨额奖金铺路.甚至服务贴心到家、激烈的生源争夺战背后,高校争夺的究竞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北京大学2010年高考招生工作中的一项新举措,引发了人们的各种争议。人们提出的种种质疑的背后,涉及教育公平、人才选拔以及社会诚信等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汇》2009,(11):8-8
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被退档而引发热议。人们普遍质疑的是,综合素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能否杜绝弄虚作假?可见,社会上一边呼唤素质教育,一边又对综合素质评价之类的高考改革大加反对。  相似文献   

19.
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移民”现象,到90年代渐成气候,而经过21世纪的洗礼,这股风愈演愈烈,它所带来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它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各地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这是对教育公平的正面挑衅,凸显教育机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2,(19):17
原春琳在2012年6月29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2012年7月2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大幕已陆续拉开,为确保国家招生政策执行不走样,教育部6月29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今年重新调整发布的招生录取工作"十条禁令"。其中明确规定,在录取工作结束前,高校不得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签订"预录取协议",或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承诺吸引生源。此次公布的其他9条"禁令"还包括:严禁省级招办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等学校指名投放考生档案;严禁省级招办对已录取考生违规变更录取学校;严禁高等学校利用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