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 《世界文化》2012,(9):11-13
在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中,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作为"迷惘的一代"最杰出的代表,可称得上美国小说创作这一片天空最耀眼的双星。长期以来,关于两人的比较层出不穷,到底谁优谁劣大家争论不休。当然海明威可以凭借诺贝尔文学奖占据上风,但在美国极具影响的兰登书屋评选的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的榜单上,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2位,而海明威的两部上榜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则分列第45位和第74位,远远落后。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相似之处颇多,最重要的是无论在作品中创造的角色,还是生活中的本人,都体现了"迷惘"这两个字。两人年龄相仿,菲茨杰拉德只比海明威大3岁。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坛,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与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以及辛克莱·刘易斯等小说大师并驾齐驱,成为“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在作品中,他不仅以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批来自美国南方的热血青年在美国现实社会的所见所闻,更以细腻多情、极富诗韵的语言展现了这些“追梦者”所经历的纷乱复杂的情感波澜。其短篇小说《美国序幕》就是这样一部以“迷惘”为情感底色,交织着希望与失望、追求与幻灭双重情调的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3.
正"迷惘的一代"是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学界的一批作家。虽然他们活跃的时间不长,但短短的十年里,群星荟萃的"迷惘的一代"作家们佳作频出,为美国文学史书写了灿烂的一页。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特里·伊戈尔顿特别强调过文学的历史性。历史语境对  相似文献   

4.
正十年前,在美国普渡大学,我有两个月的游学经历。有一天,在普渡所在的小镇,印第安纳州西拉法叶城的唯一一条主街(main street)上的一家书店里闲逛时,发现了一本书,题为American Bloomsbury(《美国的布鲁姆斯伯里》)。作者是美国传记和报告文学作者苏姗·契佛(Susan Cheever)。Bloomsbury指的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一些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松散团体,包括著名作家伍尔夫、福斯特和经济学家凯恩  相似文献   

5.
正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在美国文学史上是一位着力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伟大作家。同时,她又被称为"拓荒时代"的挽歌作者。挽歌是对无法挽回的往昔发出的追颂和悲叹,是对薇拉·凯瑟后期作品的准确概括。在小说《一个迷途的女人》中,以福瑞斯特太太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她随着时代  相似文献   

6.
写什么无关紧要,关键是由谁写的。对那些被退稿的作者来说,这话可能不失为一句格言。只要是在他们的手稿上签上某位著名作家的名字,出版商就会热心多了。如何来应验这种说法呢?假如有位著名作家在他的稿子上签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那又将会是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7.
肖雅 《世界文化》2009,(6):16-17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集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福斯特的作品文风清新淡雅,虽然人物的个性并不复杂,但命运安排往往令人不可预测却又铺叙自然。  相似文献   

8.
决斗     
在外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读到描写决斗的情节.在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有一段关于连斯基与奥涅金决斗的精采描写;在法国大仲马的小说<基度山伯爵>中,作者用了整整3节描写基度山伯爵与仇人马瑟夫之子阿尔培拟举行的一场决斗;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螳·吉诃德>中的主人公,是个时刻都以骑士自居,四处惹是生非、找人决斗的狂士;英国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的长篇小说<艾凡赫>,细致地描绘了富于浪漫色彩的比武、决斗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世纪英格兰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久前发表了他的一部新作《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作品在西班牙语国家刚一问世,立刻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作者在接受意大利《团结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一新作的创作过程以及今后的创作计划。《团结报》,罗马  相似文献   

10.
封三这幅画中的老妇人看上去比我们的母亲岁数还要大,象是我们的曾祖母或十分年迈的祖母。除此之外,她似乎生活在一个远比现在平静和悠闲的时代,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这幅画的作者,美国画家惠斯勒(1834—1903)绘制这幅油画时,带篷马车在美国刚刚为火车所取代。惠斯勒的作品宣告了一个新的绘画时代的到来。在此之前,绘画作品大多色彩平淡,缺乏生气。当然,他的作品也有其恬静的魅力,这种恬静犹如回忆中的一天,你为阴雨所困,独自在宁静的室内与书为伴。  相似文献   

11.
正杰克·伦敦(1876—1916)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学者阿尔弗雷德·卡辛有一句常常被引用的关于杰克·伦敦的话,他说:在回顾他的生平事迹时人们深深地感到,"杰克·伦敦最伟大的作品是他亲身经历的故事。"这句话首先强调伦敦一生的经历非同寻常,具有故事性。杰克·伦敦的生平与他的创作之间有如此难以隔断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伦敦的许多小说素材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自己的经历,而且他的经历本身确实富有传奇色彩。杰克·伦敦的一生是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博弈的一生;他的一生又是内心激烈斗争的一生。他的一生是有作为的一生,而成为著名作家并不是他生活的全  相似文献   

12.
吴超平 《世界文化》2009,(11):50-51
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威廉·萨姆赛特·毛姆(1874—1965)是少数游历过中国的作家之一,中国是其创作中的一大元素,中国人的身影时常闪现在其作品中,如小说彬色的面纱》、《人性的枷锁》、《信》,戏剧《苏伊土以东》以及札记《在中国屏风上》等。毛姆的作品有助于西方读者及今天的中国读者对20世纪初中国的想象。然而,在既定的帝国主义霸权话语的前提下,毛姆的作品只有话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1449—1492)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庇护人、收藏家、外交家,佛罗伦萨的统治者,被同时代的人尊称为"伟大的洛伦佐".洛伦佐本人很有文化修养,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几乎所有收录意大利著名作家作品的选集都收录了他的作品,有人认为他代表了他那个时代诗歌...  相似文献   

14.
评论家们当时称他的作品为乡巴佬艺术,但是美国人民今天发现他的想象力真正地触及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米哈依尔·努埃曼(Miklla"N。'a,m。,185。一1075),黎巴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诗人。他的作品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对阿拉伯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菲附近的一个僻静处有座古怪的城堡,城堡上矗立着方型高塔,那是美国著名作家、艺术家及博物学家欧内斯特·汤姆森·塞顿曾经住过的地方。多年来,他的书一直帮助人们了解动物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一、不需抄题。只填出正确答案,并标明题号。二、来稿请注明“大赛”二字。三、正确答案,将在本刊第6期公布。1.《伊利亚特》和《奥德塞》的作者是古希腊的诗人()。2.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嘲讽了当时盛行的骑士和武侠精神。3.《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之一。4.法国作家()墓志铭上写的是:“吾寓于生、吾寓于死、吾固重生、尤重于死、生有时限、死无穷期”。5.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通过90多部小说,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半期整个法国社会的生活画卷,其中代表作是《人间…  相似文献   

18.
《人证》的原作者森村诚一森村诚一是日本著名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观众熟悉的电影《人证》的原作者。他作为小说家登上文坛以来已有20多个年头,发表的单行本达150多本。他的作品写政治、经济、国际问题等硬题材的占80%,其余均为写男女爱情关系等软题材的作品。他...  相似文献   

19.
正《血疫》是由美国纽约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自1994年作品问世以来,《血疫》已经售出了三百多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在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长大,之后就读于波莫纳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拥有英语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对非虚构类纪实文学和新闻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着手创作。他尤为擅长科普类写作。1984年,他的一部天文学题材的作品《第一道光》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1992年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高危地区的危机》的文章,后来他将这  相似文献   

20.
社会生活本身的色彩琳琅满目,反映在《红楼梦》和坡作品中的色彩也是五彩缤纷的,是构成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色彩表现在书名上,也运用于象征、心理和色彩的调配等艺术方法上,色彩描绘亦即作者审美思想之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