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教职[1995]12号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提出的“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教育班等途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2.
积极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国家教委职业教育司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大学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思路,“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教育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此可见,包括电视大学在内的一批成人高校,主动地、积极地向高等职业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杨敖80年代初,我国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和城市相继举办了以培养高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大学。十余年来,经过探索和奋斗,职大不仅为社会培养了30余万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  相似文献   

5.
略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宋尚忠从80年代起,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继举办了一批以培养当地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成为职教...  相似文献   

6.
大泉州战略将使泉州经济再一次腾飞,黎明职业大学作为泉州地区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也将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等方面,论述了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黎明职业大学如何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并在服务一方,造福于民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扩招对职业大学办学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从我国近代兴办实业学堂算起,职业技术教育已有130余年的历史,但职业技术教育因其发展过程的起落与曲折,至今仍是我国教育领域中一个比较年轻的组成部分,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被提出并付诸实践,只是近20年的事。自1980年我国首次在苏南一些中心城市创办职业大学后,在短短的几年里,全国各地办起了120多所短期职业大学,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职业大学率先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轻职业,重研究轻应用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跳出来,打出为地方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不断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对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对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调整,已逐步建立起多形式、多主体的开放式高职办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门性实用技术人才。而就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来看已呈现出多样性,其中包括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地方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等。本文拟就普通高校举办高职教育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普通高校举办高职教育的优势普通高校办高职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它一诞生就…  相似文献   

9.
原国家教委在1995年下发的《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和建设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的通知指出,要“积极推动并做好职业大学的各项政策和建设工作,使职业大学办出特色,为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有关成人高校开展高职教育的思考杨定亚《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一文指出:“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其中已明确成...  相似文献   

11.
1994年8月31日,教委职教司刘来泉同志在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经验左云现场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纲要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问题提得非常明确,也提出了原则要求。一是职教自身客观存在初、中、高层次体系,一是职教与普通教育体系间的关系。目前我国职教体系事实上已经存在,但还很不完善和规范,尤其矛盾比较突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还很薄弱。因此,要在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重点中专学校举办职业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纵观我国职业大学30年的办学史,职业大学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一面旗帜,开创了地方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职业大学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最早开展了高等教育市场化就业机制、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地方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探索;职业大学作为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文教办(教卫委),北京市、广东省高教厅(局),天津市第二教育局: 现将《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并做好职业大学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工作,使职业大学办出特色,为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附件: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明确方向办出特色推动职业大学的改革与建设孙明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80年代初,我国一些地方和部分中心城市相继举办了一批面向地方经济建设,而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培养高、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新型高等学校──职业...  相似文献   

15.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有政策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一批高等职业院校,如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兴起的职业大学,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做出了贡献。但从总体上看,高等职业教...  相似文献   

16.
20年弹指一挥间,经历了不平凡的旅程,金陵职业大学迎来了 20岁的生日。这是金陵职业大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盛大节日,也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界和南京市的一件大事。 金陵职业大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始终高举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以“特色、质量、规范、效益”为办学准则,本着“社会需求就是办学方向,企业满意就是质量标准,适应经济就是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经受了各种困难的考验,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闯出了一条改革新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又着重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适当扩大规模的重点是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具体规划:“到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30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80万人,专科生450万人。”…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的重点。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职业大学深深植根于社区的沃土之中。职业大学以社区的经济和社会为支撑,同时为社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为一种“相互作用大学”。①美国休斯敦大学清澈湖分校校长T·斯托弗认为:“推动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应是这类新型大学的第四方面任务,它与学校所具有的传统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的任务具有同等重要性。”“因此,为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职业大学永恒的使命。职业大学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及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积极推动社区…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发展高职途径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几年前,国家在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教育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上述途径通常称为“三改一补”。时至今日,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更宽,行动更快,步子更大。这从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及各地办学实况得到证实。《行动计划》第30条再一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0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  相似文献   

20.
论职业大学的历史作用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职业大学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她的办学特色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意义。本分析了职业大学的历史作用,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办学体制诸多方面论证了职业大学将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继续发挥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