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知识经济环境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改革,高等教育要发展,必须创新,本探讨了高校心理创新教育的内涵,心理创新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心理创新教育的基础,提出了高校心理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创新意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心理起点,有了创新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和创造欲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的突变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3.
高教管理者心理健康的实质是管理者的各种心理机能的协调和完善,是各种心理机能的充分发展。而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是人类心理机能的最高表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教管理者创新思维的发展水平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激发人的心理活力。发展人的智能。促进人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向成 《教书育人》2001,(12):12-12
在创新教育研究中,人们常常使用创新意识、精神、思维、能力几个概念,现实中一些人对这几个概念所表达的含义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对创新教育理论的准确把握,下面本人就这几个概念谈一点认识。 笔者认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四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在创新教育中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一般说来,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先导观念,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具有创新观念,没有这种观念,就不会产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更谈不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心理方面的特征,是凝聚在人的心理层…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对创新成才有了更多的幢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在网络的信息大海中捕捉机遇、撷取新知、奋发成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利用成才的全新技术平台,强化大学生网络创新与成才心理,学会大学生网络创新与成才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7.
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大,行为和个性也正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全新精神,就要在幼儿各种极其平凡的活动中为他们创造敢敢想、敢做的条件和机会,并要极力鼓励幼儿进行多种带有想象和夸张的创造性行为。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呢?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心理的生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新心理由创新才能、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三要素构成,创新心理的产生是在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构建创新心理的并产生创新心理机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创新心理生成和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新编数学教材重视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性和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答案的不惟一性,这些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教学领域要有效地为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服务,必须促进认真研究拓宽学生创新渠道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创新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在教改实践中,我们体会最基本的主要有以下十条:一、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创新活动只有在一定的心理条件下才能展开。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新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只有在这种条…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习动机确立和持久的心理基础,对于个体理想人格的塑造、个人能力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视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建立合理的兴趣激励机制,以适应创新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景贵 《教育探索》2001,(12):17-19
本从探讨创新教育与心理科学的关系入手,介绍用心理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的最新成果,并从心理科学角度提出了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五点操作性策略:营造创新心理氛围,塑创新人格特征,开发创新心理潜能,矫治创新心理障碍,培养创新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营造宽松的创造心理空间和广阔的创新实践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会学生求异质疑,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改进课堂提问方式和练习方式,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课堂评价,多给学生鼓励和启发;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使学生体验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现代心理科学认为:学生的求知、发展和成才,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过程。从学生求知发展的整体目标和体系来看,学生的品德、文化、身体、审美、劳动、心理乃至创新等方面的素质是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的,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优化,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全创新人格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创业维艰,创业的道路上永远伴随着困难和挑战,心理资本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从心理资本视角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探讨,阐述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和构成,分析了心理资本对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讨论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构了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型,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应用心理资本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此外,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习动机确立和持久的心理基础,对于个体理想人格的塑造、个人能力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视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建立合理的兴趣激励机制,以适应创新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论创新人才的创新心理结构与成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创新人才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创新人才的创新心理结构和成长条件。  相似文献   

17.
1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创新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最适宜于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宽松、安全、和谐、富有创新精神的良好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探索、创新的具有开放性的选择的空间,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好感和兴趣。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或教师讲解及答案,想一想“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能运用于哪些地方”,另辟蹊径。同时我注意善待学生的提问,支持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正确的及时肯定表扬,给予鼓励,以保护创新的火花;不正确的见解,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事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于在新的素质教育改革理念下,教师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教会学生在各种环境中去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专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成科学兴趣和科学理想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任何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太多的约束,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如今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独生子女,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许多学生在回答问…  相似文献   

20.
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开发是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儿童创新素质的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学校教育是培养儿童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和谐、民主、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儿童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发展。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教育观、学生观仍束缚着教师的头脑。在教学中,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消极,过分强调教师权威,师生互动过于集中,使学生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感在下降,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